七都 七都的古桥

编辑:
发布时间: 2020-12-12 17:27:04
分享:
作者:陈志强

七都镇境内湖荡密布,河港纵横。以前,东太湖南沿有七十二港三十六溇之说,这些溇港大部分在七都。镇北是三万六千顷的太湖,洞庭东山西山近在眼前,秀色可餐,收眼近观,芦苇青青,白帆点点,耳边不时飘来阵阵渔歌。太浦河、横沽塘河、中塘河、北塘河、横路港、东联圩港、西联圩港等河港横贯着,蒋家港、叶港、吴溇港、月字圩港、大圩田港、长圩港等河港纵穿着,长漾、稽五漾、迮家漾、南西漾、汪鸭潭、东藏荡、西藏荡等数十个大小不一的湖荡漾潭如繁星点缀在沃野之上……全镇水域面积约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一,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水乡泽国。

水多桥也多。七都俨然是一个古桥博物馆,现全镇尚存有各式古石桥37座。位于东庙桥村的东庙桥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于南宋绍定年间,至今已历近八百个春秋,是吴江全区现存最古老的桥梁,但仍完好无损,静静地横卧在碧水之上。

令七都人骄傲的是,七都不仅有全区最古老的桥梁,而且在全区现存四座明代桥梁中占有两座。位于望湖村的洪恩桥建于明成化六年,让人称奇的是,该桥将底盘石和桥墩脚直接筑在地基上,充分显示了造桥者利用当地小粉土质等特殊因素而造桥的聪明才智。

位于隐读村的广福桥,始建于元至正十四年,明嘉靖十六年重建,该桥的拱券以分节并列和纵联分节并列两种方式砌置,具有明显的由明向清过渡的时代特征,这在吴江全区所有古石桥中是绝无仅有的。

在七都不少古桥上,对联这一我国独特的文学形式展现着隽永典雅的身影。这些对联凝聚着七都先哲许多的心血和智慧,记载着七都悠久厚重的历史,其存在为七都古桥增添了丰富的内涵。双塔桥上的对联:“唯上上田,农桑兴大利;活泼泼地,兰若宛中央”,真切地描述了当时七都蚕桑业的繁盛景象和桥堍浮碧庵的美景。甫里桥上的对联:“万顷具区留禹迹;陆家甫里忆唐贤”,描述了大禹治水在七都一带留下了足迹,记载了唐代著名诗人陆龟蒙当年隐居在陆家港的情景。儒林塘桥上的对联:“儒林东西分限界;笠泽南北砥中流”,记载了以前七都、庙港以五界亭河为界,其东属五都、其西为六都的地情。张公桥上的对联:“赤脚张三,威名震湖上;劫富济贫,恩泽布四方”,描述了清初太湖流域义军首领赤脚张三英勇抗击清军和劫富济贫的史事。

2019-12-25

相关阅读
热门精选
孩子 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