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到了这个年龄,家长要注意保护孩子的隐私,尊重孩子的想法

编辑:寻香
发布时间: 2019-12-11 16:49:00
分享:

家长总是想尽一切办法,想知道孩子的内心在想些什么。因为怕孩子做错事,怕孩子有一些奇怪的想法,怕他们交到不好的朋友而受影响。不可否认,出发点都是善意的,但是这样的行为真的好吗?孩子的隐私就不需要保护吗?

思思刚上小学三年级,她喜欢把自己的想法写在日记中,发现妈妈会看自己的日记后,思思有点生气。她故意在日记中写:“我真的很难过,妈妈总是偷看我的日记,还会翻我书包,其实我没有什么事情是她不能知道的,妈妈这样做我很生气。”

思思妈妈看到孩子这样写,忽然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她心想:我关心孩子有错吗?这么小的孩子难道不需要家长给予正确的指引吗?虽然她知道这是孩子的隐私,不过思思妈妈认为小孩子在父母面前是没有隐私可言的。

这样的事情听起来老套,但在很多家庭里都发生过。孩子并没有做错什么事,也不想刻意隐瞒父母什么,只是他们有自己的小秘密,家长一再窥探是不尊重孩子的行为。小孩子的隐私并非幼稚,也是需要被保护的。

孩子到了这个年龄,家长要注意保护孩子的隐私,尊重孩子的想法

在孩子小一点的时候,他们喜欢父母陪伴在身边,这种心理会随着年龄增长而发生改变。当孩子七岁之后,他们接触了更多的人和事,进入了小学校园,孩子慢慢有了自己独立的想法,家长就应该尊重孩子的思想。孩子会有悲伤有快乐,有自己的烦恼,不一定都要向家长倾诉,在自己解决的过程里,也能成长。

也许家长会有疑问,有一些事情是不能由着孩子的,万一孩子有危险的想法,如何才能了解到呢?

如何很好地了解孩子的想法,同时又能保护孩子隐私,这些方法还是有用的。

一、用亲切的语气跟孩子沟通。

不用要求孩子分享他日记的内容,像朋友一样,给孩子分享生活中的快乐,包括自己遇到的趣事,都可以和孩子讲讲。到最后别忘了加上这样一句重要的话:“宝贝,妈妈愿意和你分享所有的快乐,如果你有烦恼的时候,也希望你告诉妈妈。”态度尽量轻松平和,这样孩子以后才愿意和妈妈讲心事,不用追问,他自己就主动说了。

二、给孩子独立的空间。

如果孩子有不想说的事情,我们就不要一个劲地追问,家长也尽量少一些好奇心,孩子的生活会越来越丰富,是我们了解不完的,给他们独立的空间。不过多干预,孩子反而会变得很轻松,就不会保留太多秘密,有什么就直接告诉家长了。

三、遇事跟孩子一起讨论。

灌输式的教育效果不会太好,但交流就不一样了,遇事和孩子讨论一下,问问他的想法,他是如何认为的,这样用尊重的方式和孩子沟通,他们更能了解道理,明辨是非。就算孩子遇到问题,也不会轻易走错路,因为他们知道哪些事是不能做的。

四、锻炼孩子自己解决隐私中的问题。

孩子有心事的时候,大人多数能察觉,比如孩子有一些异常行为,或是心情不好。孩子无论如何都不说,我们可以给予支持和鼓励,平时给孩子树立独立的榜样,让他们自己想办法去解决。过于担心没有意义,反而会导致孩子焦虑。

孩子的隐私需要被保护,就像思思在日记中表达的,本来没有什么,是妈妈的行为让她有了情绪。我们都要调整内心,学会尊重孩子隐私,处理好孩子隐私的问题,让孩子心理更健康,心态更阳光!

相关阅读
热门精选
孩子 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