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爱打人、屡劝不听?剖析2大常见原因

编辑:孤春
发布时间: 2019-11-29 12:42:00
分享:

不少父母抱怨,孩子脾气一上来,就会出手打人!为什么孩子听完父母苦口婆心的劝说,当下答应不会再打人,却一再出现暴力的行为?到底该怎么避免让孩子养成使用暴力的习惯?

面对孩子打人的行为,不少父母都感到很苦恼。为什么孩子理当有足够的认知、理解能力,了解打人是不对的,却总是屡劝不听?提出2个常见原因:

1、高估孩子的能力

有时候父母误以为孩子已有充分的理解能力,但其实孩子口语表达能力仍不足,因此即使说教许久,却仍然无法改变孩子的行为。或许就代表父母想使用的解决方案,距离孩子能达到的能力,还是有一段落差。当孩子听不懂,又不知道该怎么做,便会通过自己惯用的方式,来得到他所想要的,因而容易让亲子之间产生冲突。

2、平时练习不足

当孩子情绪很激动时,有时无法想起来父母之前告知的规矩,或已答应遵守的约定。若父母观察到孩子总是无法达到要求、遵守亲子间的约定,可以多给予孩子练习的机会。例如:当父母陪孩子玩游戏、看卡通等,观察到孩子出现了一些情绪,可以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或者陪伴他思考如何解决遇到的瓶颈。当孩子的问题被解决,知道该如何处理,通常情绪也会相对较稳定,更能冷静应对。

家长不妨参考市面上的教养书籍、文章,看看哪些育儿想法、理念与家中的价值观接近,可尝试在家中进行,建议可试行2~4周后,再依状况做调整,提醒家长新的原则或规范的建立,都须要一段时间学习及适应,切勿频繁更换原则或规范,避免孩子混淆,难以配合。

当孩子已经上了幼儿园,也可以跟老师进行讨论。若孩子在幼儿园没有这些状况,可以多多参考老师是如何引导孩子的,在家如法炮制一番后,若有见效,可能代表孩子目前可以接受这个方法;若仍然无效,也不知道问题在哪里,建议再寻求专业人员的协助。

相关阅读
热门精选
孩子 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