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的女儿 萧红到底是不是被自己作死的?

编辑:
发布时间: 2020-12-13 20:00:37
分享:

文/十点君

她两次怀着前男友的孩子开始新的爱情

抛弃过男人

也被男人抛弃过

有人说她是狠心的母亲、作死的“文青”

可也有人爱她坚持自我的至真至性

也许,

在中国现代小说史里忽略萧红是一个不可原谅的疏忽

而萧红自己却说:

“当我死后,或许我的作品无人去看,

但肯定的是,我的绯闻将永久流传。”

萧红

民国四大才女之一,

她被称为“文学洛神”

1911年萧红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一个封建地主家庭。母亲早亡,父亲性情冷漠,除了在祖父的园子里玩耍的时光之外,童年的萧红并没有感受到什么家庭的温暖。也许是传统家庭给予她的温暖太少,也许也是这样的情感荒漠造就了萧红。

对传统的“背叛”

1925年,萧红的父亲将她许配给家境殷实的小官僚之子汪恩甲,萧红开始并没有排斥,但是随着了解的加深,她越来越受不了汪恩甲身上没落公子的习气,而在北平读大学的表哥陆哲舜却与喜爱读书的萧红拥有许多共同语言。

1929年,祖父去世斩断了萧红对家庭的情感,退婚不成的她离家出走,追随陆哲舜至北平读高中,两人在北平同居。但是陆哲舜是结了婚的!得知他们同居后,家里断了他们的经济支撑,两人渐行渐远,颓丧地回到了老家。

这是萧红对封建传统家庭的第一次抗争,她第一次遵循自己的内心选择与自己欣赏的人在一起。只是她没有意识到对手的强大,或者说当时执意出走的萧红并没有切肤地感受到现实生活的重量足以毁灭一个不成熟的男人的爱情。

▲萧红和汪恩甲同居的东兴顺旅馆

1931年,从家人的软禁中逃回北平的萧红生活无着,而汪恩甲却追到了北平。萧红这次没有拒绝,1931年底她和汪恩甲一起回到哈尔滨,在东兴顺旅馆暂时安顿下来。但汪恩甲的家庭再不愿接受萧红。同居以后萧红很快便怀孕了,汪恩甲的哥哥却替汪恩甲强行休了这个“不知廉耻”的女人。

已有五个月身孕的萧红就这样孤零零地住在在旅馆昏暗潮湿的地下室里,她倔强地活着,好像听不到外面的嘲讽似的仍然在写作。欠了旅馆几百块钱,老板叫嚣着要把她卖到妓院抵债。

后来的故事正如电影《黄金时代》里刻画的一样,哈尔滨遇上了连续27天的强降雨,萧红在湍流的洪水中跳上一艘小船逃出了旅馆。

▲汤唯在电影《黄金时代》中扮演“萧红”

1932年八月,萧红的女儿出生。其实萧红在得知自己怀孕时就产生过打掉孩子的想法。当时的中国百业萧条,饿殍遍野。一个连出卖劳力的男人都养不活的社会,如何能够养得活一个写文章的女人?因为无力支付高昂的手术费,萧红只得做罢,只好在女儿出生的第六天就将女儿送给了别人。后来萧红在作品《弃儿》中重述了自己怀孕后被困东兴顺旅馆,生女后不得不将女儿送人的生死经历。

有人因此认为萧红是一个“狠心的母亲”。但是,据在萧红临终前一直照顾她的骆宾基所说,萧红曾在弥留之际拜托友人去寻找她的女儿。十点君更愿意相信,萧红将女儿送人不是一个母亲的决定,而是一种被时代劫持的女人的无奈与萦绕一生的痛苦。

孕中迎来春天般的爱情

1932年,因为拖欠租金而被旅馆关在地下室的萧红给出版社去信求救。出版社一时筹集不到萧红在旅馆欠下的巨款,但是为萧红送去了一棵精神稻草——萧军。

文人萧军为萧红的才情所倾倒,两个相知的灵魂像两块磁石强烈地吸引着对方。萧红说,“三郎是知道我的。” 没有油灯的地下室不再昏暗,爬着虫子的床铺也不再肮脏。热恋中的萧红像在春天里重新吐芽的枝条。她为萧军写下《春曲》:

这边树叶绿了,

那边清溪唱着:

姑娘啊!

春天来了。

从1932年到1938年,和萧军在一起的六年是萧红短暂的一生中唯一一段生活相对稳定的时间,虽然他们仍然为口粮而挣扎。依靠萧军为别人当家教的微薄薪水,他们常常饥一顿饱一顿。萧红把他和萧军的生活都写进了散文集《商市街》里,里面描写过令人心惊的饥饿:“我拿什么来喂肚子呢?桌子可以吃吗?草褥子可以吃吗?”“屋子虽然小,在我觉得和一个荒凉的广场一样,屋子墙壁离我比天还远,那是说一切不和我发生关系,那是说我的肚子太空了。” 可是全心投入在爱情中的女人大概是任何困难都愿意忍受的,“只要他在我身边,饿也不难忍了,肚痛也轻了。”

▲萧红与萧军

这个时期也是萧红的文学创作的鼎盛时期。1934年,她写出了自己的成名作《生死场》,充满深情地描写东北贫苦人们的生活。鲁迅先生认为萧红描写的“北方人民的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已经力透纸背”,他还亲自为《生死场》写了序言,推动《生死场》的出版发行,与萧红结下了不解的缘分。

▲萧红,摄于鲁迅先生家门口

爱情可以是一个女人所有的生命源泉。可萧军却不是一个专注于感情的男人。他们在一起的时候,萧军多次钟情于其他女子。将“爱”与“真”视若生命的萧红忍受不了这样的背叛,但她又爱萧军太深,因此两人常常爆发争吵。而且萧军脾气暴虐,在两人交往的后期,竟然还动手殴打萧红。

1936年7月,在鲁迅先生的劝说下,萧红东渡日本以求距离和安静的环境可以缓解她和萧军之间的矛盾。她常写信给萧军,内容详细到把自己睡的席子都画了上去。可是谁知萧军竟然再次背叛,钟情于朋友的妻子许粤华。甚至在明白自己与许粤华没有未来的时候,希望萧红从日本回来,以这种形式上的干预来结束他自己与许粤华的恋情。

▲1937年1月萧红从日本回国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祭拜鲁迅先生

1938年,在一次次受伤后终于心灰意冷的萧红决意与萧军分手,即使她当时已经怀上了着萧军的孩子。萧红说:“我不知道你们男人,为什么那样大的脾气,为什么要拿自己的妻子作出气筒,为什么要对妻子不忠实!忍受屈辱,已经太久了。”

历经波折,却只渴望老百姓的生活

1938年5月,孕中的萧红嫁给了端木蕻良,她非常感激端木能接受这样的自己,只希望自己能过上平平凡凡的老百姓的生活。从她的口气中,我们已经听不到爱的光芒,只能够听出一种女人在炽烈地爱过又被深爱之人所负之后仅存的对生存的一点点想法。

▲萧红与端木蕻良

可是端木蕻良是一个没有为生活担忧过的人,他生性懦弱,不太懂得照顾别人。当萧红怀孕八个月时竟然留下萧红独自去了重庆。萧红挺着大肚去寻夫,终于晕倒在重庆的码头上。

萧红说,“我所有的路都是一个人走的。好像命定要一个人走似的!”她用一个天才文学家的敏锐给自己的人生下了一个最悲戚的注解。

▲呼兰河,萧红在香港时日思夜想的故乡

萧红生下的孩子第三天就夭折了。1940年夫妻二人为避战乱逃到香港,但身体羸弱的萧红染上了肺结核。于是萧红在病床上开始她的长篇小说代表作《呼兰河传》的写作,以她的故乡呼兰小城为背景,描写封建思想背景下北方农民的悲剧,像一个经历世事沧桑的老者在回忆自己颠沛流离的岁月,满纸透出对故乡的眷念和对家乡人的同情。

完成了《呼兰河传》,萧红又马不停蹄地写就了《马伯乐》第一和第二部。她拖着病体,与死神争抢着时间埋头写着,她打算再接着写《呼兰河传》第二部。可是战时的香港医疗资源十分匮乏,谁知又遭庸医误诊,萧红最终于1942年1月23日在贫病交加中离开这个世界。

有媒体曾经评价萧红“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世人讥讽萧红是一个只知道依靠男人的蠢女人。而萧红说,“当我死后,或许我的作品无人去看,但肯定的是,我的绯闻将永久流传。”

聪慧如萧红,早已看穿了世人浅薄。

▲萧红,一个在苦难中仍然笑着的女人

看过好多萧红的照片,十点君发现照片里的她总是笑着,或者温婉地坐着,单凭她乖巧的容貌和表情谁也看不出她背后的颠沛与辛酸。

这个只活了短短31年却辗转了15座城市的女人,没有因为时代带给她的经济困窘而苦闷消沉放弃尊严,没有稳定生活却依然坚持陪伴在爱人身边,在旧时代的思想桎梏里能无视生活中的冷眼与绯闻,在战乱的颠沛中仍然坚持精神的追求。

十点君觉得,如果萧红生活在我们这个时代,她大可以是一个独立的女性,凭着自己的才华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建立一个温暖的家庭。

所以我们没有资格嘲笑萧红,因为我们在苦难面前未必有她勇敢。我们甚至没有资格同情萧红,因为我们在颠沛的生活里未必坚持得住自己。萧红的追求因为那个暗淡的时代而愈加闪着熠熠的光,甚至穿过时空照耀到现代人的生活里来。

萧红曾说“只恨自己不是男人”,“女性的天空是低的,羽翼是稀薄的”。而她自己则倒在了时代的尘土里,成为那个时代的一道永远的疤痕。

正在共读《嫌疑人X的献身》

相关阅读
热门精选
孩子 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