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德太子的一周 日本古代称为“倭国”,这是日本人最不愿意听的,其实是误解

编辑:
发布时间: 2020-12-13 07:22:20
分享:

作者:枯木

我们一衣带水的邻居日本,不管近代其如何宣传或标榜,也不论其如何粉饰和美化,其实就其历史文化经济等,一直很难脱离中国的影响。就拿国名来说,也是经过诸多变迁,历经倭人——倭奴——倭国——大和——日本,最后也是得到中国承认才得以使用的。

我们先来说说日本人的起源。从现代考古和基因研究得出结论,日本人是古代绳文人和弥生人不断混血形成的,而不论绳文人还是弥生人,都是古代中国人。

从古地理地质学研究得知,在一万年前,日本列岛和亚欧大陆是连接在一起的,随后随着海平面上升而隔海相望,因而也会渡海交流。可以佐证的是,在我国出土的古越人的绳纹陶器,经过鉴定是在1万以前的产物,日本同样也出土过类似的绳纹陶器,经过鉴定和我国出土的绳纹陶器时间是在同一时期,甚至稍晚一点。

因而,不论从基因生物证据还是历史考古证据,都证明了日本人的祖先都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先民的后代子孙,这是毋庸置疑的,也是得到日本国内学界的普遍认可。

在古代,日本文化经济落后,一直没有文字,迨至八世纪中叶的隋唐时期才开始依据汉字创立日本字,因而其隋唐以前的历史记载,大多只能依据我国的历代史料进行研究。现在日本最早的文献史料,依据的就是两本书:一本是《古事记》,一本是《日本书记》,都是用汉字书写的,并且都是唐代以后编纂成书,并且大多借用中国典籍上的文字,拿来描述上代所传承之传说,许多模仿了中国的故事,多有杜撰,因而先前历史就应以我国更早记载为准。

我国关于日本最早的记载是东汉时期的《论衡》和《汉书》。其中著名思想家王充成书于东汉时期的章和二年的著作《论衡》,其中的《恢国篇》有:“武王伐纣,庸、蜀之夷佐战牧野。成王之时,越常献雉,倭人贡畅。”,《儒增篇》有:“周时天下太平,越裳献白雉,倭人贡鬯草。”,《异虚篇》:“使畅草生于周之时,天下太平,倭人来献畅草。”。

其中的“鬯草”是一种香草,古代用来酿造郁鬯酒,作为祭祀典礼使用。现在有的人认为是郁金香草,这是错误的,因为郁金香起源于土耳其一带,不可能在日本有。依笔者拙见,“鬯草”是茅草的一种,原产于吴越之地,春秋时期齐桓公称霸,出师楚国的理由就是“苞茅不贡”。

而日本和吴越以前相连,物产相同,大陆架下沉后,日本也产这种香草,因而最早进贡给周天子。后来大概是发现吴越之地也有分布,因而楚国成为专门进贡祭品的国家。其实不但茅草,现在植物学研究发现,有很多日本的物种和中国南方地区,隔海间断分布,这就是很明显的证据。

回归话题,王充的《论衡》中的“倭人”,其实就是现在的日本祖先,有的学者认为是越人,其实也没错,因为是同一祖先。可是严格意义上说,可以肯定是日本,因为在同时期的《汉书》中对“倭人”有明确记载。

《汉书》是东汉时期史学家班固约于汉章帝建初时期成书,其中的《地理志·下》中有“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云。”,而乐浪郡于汉武帝元封三年开郡,包含如今的朝鲜,隶属幽州。可以看出,当时日本并未列入中国版图,而且有上百个小国家。《汉书》和《论衡》同时期成书,一经对比,就知道“倭人”指的就是如今的日本。

那么,“倭人”究竟是什么意思呢?难道是犹如古代中原地区对周边少数民族的贬称一样吗?古代中国对周边少数民族称“四夷”,即东夷、南蛮、北狄、西戎,“倭人”难道也是贬义吗?其实不然。

在东汉时期许慎的《说文解字》中,这样解释:“倭:顺皃。从人委声。”,“皃”同“貌”,指人的仪态、样子。因而“倭”的意思就是“顺从”的意思。因为“倭人”指的是该国人相对比较顺从、和顺,因而并非后来的贬义,反而是一种褒义。可见,在汉代称之为“倭人”并不是对“四夷”相同的贬称。

然而,由于当时交往并不多,因而对日本并没有详细记载。然而到了东汉,随着日本前来中国的增多,记载也开始详细。在魏晋时期成书的的《三国志》和南北朝成书的《后汉书》中,详细的记录了古代日本的地理位置、风土人情以及被中国册封的历史。

在《三国志》和《后汉书》对日本的记载,基本相同,然而侧重点略有差异,《三国志》对国名、风俗人情等详细描写,而《后汉书》则记载了很多历史事件,言简意赅。如《后汉书·列传·东夷列传》:“倭在韩东南大海中,依山岛为居,凡百余国。自武帝灭朝鲜,使驿通于汉者三十许国,国皆称王,世世传统。其大倭王居邪马台国。乐浪郡徼,去其国万二千里,去其西北界拘邪韩国七千余里。”,指出具体位置和距离。

针对古日本的风俗记录,“男子皆黥面文身,以其文左右大小别尊卑之差。”,并指出和春秋时期吴越之地会稽一代风俗相同。同时讲到有“持衰”习俗,也就是日本人常航海,前来中国,让一个人不洗沐,不食肉,不近女色,跟随在船中。若是行程顺利,则照顾其家人并给与财物;若是不顺,就将之杀害,似乎是上古“巫术”的文化遗存。

最为重要的是,在历史文献中,记载了中国册封日本的年代和名字。《后汉书》:“建武中元二年,倭奴国奉贡朝贺,使人自称大夫,倭国之极南界也。光武赐以印绶。安帝永初元年,倭国王帅升等献生口百六十人,愿请见。”。这个历史事件,记载了汉光武帝封日本为“倭奴国”,并给于印绶,和后来日本发现的国宝金印相吻合。

1784年,这枚金印在日本九州博多湾口的志贺岛上被发现,印面正方形,边长2.3厘米,印台高约0.9厘米,台上附蛇形钮,通体高约2.2厘米,上面刻有篆体“汉委奴国王”字样。其中的“委”通“倭”,表示“大汉随从”的意思,同样没有贬义,只是指出从属关系。由于当时日本有上百个小国家,相互争战,因而光武帝赐封金印,说明了这个日本国家的正统,并予以支持。

到了汉朝末年,中国三国鼎力,而日本也是群雄并起,《东夷列传》:“桓、灵间,倭国大乱,更相攻伐,历年无主。有一女子各曰卑弥呼,年长不嫁,事鬼神道,能以妖惑众,于是共立为王。”。记录了当时倭国日本女王统一历史,《三国志》则记载了详细年限,“景初二年六月。倭女王遣大夫难升米等诣郡,求诣天于朝献,太守刘夏遣吏将送诣京都。其年十二月,诏诏书报倭女王曰:‘制诏亲魏倭王卑弥呼:带方守刘夏遣使送汝大夫难升米、次使都市牛利奉汝所献男生口四人,女生口六人,班布二匹二丈,以到。’”。

看来,到了魏晋时期,日本女王卑弥呼统一日本后,国力有所增强,而中国当时的中原魏国,为了笼络日本,因而把“奴”字去掉,变成“亲魏倭王”,后代一直延续使用“倭国”称呼日本。

到了隋朝,倭国进入飞鸟时代,虽然在位的天皇受到了物部氏和苏我氏两方势力的挤压,然而整体国力却变得比较强盛,向着盛世“奈良时期”发展。此时,日本对自己从属于中国感到不满,于是首先想从名字上予以更改。

《隋书·卷四十六·东夷列传·倭国列传》记载:“开皇二十年,倭王姓阿每,字多利思北孤,号阿辈鸡弥,遣使诣阙。上令所司访其风俗。使者言倭王以天为兄,以日为弟,天未明时出听政,跏趺坐,日出便停理务,云委我弟。高祖曰:‘此太无义理。’,于是训令改之。”。看得出此时倭王开始自大,认为自己皇权天授,和上天、太阳是兄弟并列,不愿意承认是“汉倭奴国”或“倭国”,隋文帝自然是予以训诫。

后来日本又来国书进行试探,大业三年进贡,其国书称“日出处天子至书日没处天子无恙”。隋炀帝非常不高兴,于是下令主管外务的鸿胪寺卿“蛮夷书有无礼者,勿复以闻。”。然而也派遣文林郎裴清出使倭国进行宣慰。

到了唐朝盛世,中国成为万邦思慕朝拜的圣地,日本自然也不例外,频繁派遣遣唐使前来中国学习文化科技,同时开始创建文字。并且对倭国的称呼感到不满意,有两个原因,一个就是不愿意承认是中国的附属国,希望对等外交;一个就是骄傲自满,认为自己国家强大。

这在《旧唐书》和《新唐书》中都有记载,“日本国者,倭国之别种也。以其国在日边,故以日本为名。或曰:倭国自恶其名不雅,改为日本。或云:日本旧小国,并倭国之地。其人入朝者,多自矜大,不以实对,故中国疑焉”。看得出,当时日本就想改国名,然而中国认为日本是兼并了原来倭国的后续政权,并且骄傲自大,因而并不同意其改名。

《旧唐书》:“贞观五年遣使献方物。太宗矜其道远,敕所司无令岁贡,又遣新州刺史高表仁持节往抚之。表仁无绥远之才,与王子争礼,不宣朝命而还。至二十二年,又附新罗奉表,以通起居。”,看来因为国名和礼仪问题,双方发生争执,日本遣唐使悻悻而归,后来又借助新罗的国书表达歉意,双方继续往来。

此时,日本玩起了文字游戏,于是产生“大和民族”的说法。在日语中,“倭”与“和”都发同样的音,都是“は”。日本在无法得到中国同意更改“倭国”、“倭人”的时候,用汉字“和”来代替,同时为了显示自己的强大,用了“大和”来表达,当然,这只是在国内的称呼,在国书上自然只能用“倭”,而不能用“和”。

关于“大和”,有的人认为是起源于公元3世纪的日本政权所在地的大和地区,其实是一种美化,因为大和在日语中读作“亚马托,并非和“倭”同样发音。当然,由于汉文化的影响,圣德太子引用了《论语》中“礼之用,和为贵”有可能,这也是其选用“和”代替“倭”的原因之一。

然而,在未得到中国的允许下,日本由于文字采用的是汉字,自然只能在国内做文章,可是在对外关系上,必须得到中国承认才能更改名字,于是日本便想方设法求得改变。然而这个过程极为曲折。公元668年高句丽被唐所灭之后,日本在公元669年遣使入唐朝贺,提出更改国名。《新唐书》记载:“咸亨元年,遣使贺平高丽。后稍习夏音,恶倭名,更号日本。使者自言,因近日所出,以为名。”。然而并没有明确的历史记载,说明唐朝同意其修改。

日本僧人瑞溪周凤编纂的《善邻国宝记》中有记载,公元671年郭务悰出使倭国时,所携带的国书中有“大唐皇帝敬问倭王云云”,可见在671年前日本还是“倭国”。并且郭务悰回国后不久,倭国爆发“壬申之乱”。天武天皇上台后,中断了与唐朝的外交关系。

那么是什么时候日本终于得到中国的认可,更改成“日本”国名的呢?据唐朝学者张守节记载“武后改倭国为日本国”,可是具体时间并没有记录。从考古资料来看,目前最早发现“日本”这一称呼的是2011年出土于中国西安的《祢军墓志》,该墓志作成于678年。依笔者猜测,大概武则天当时为了炫耀国威,显示自己远抚诸夷,因而日本才得以改名。

然而,在国内,对日本的称呼,从唐朝一直到明代都是倭国和日本并用,并且在明朝因为日本浪人入侵,称之为“倭寇”、“倭奴”,于是“倭”字变成贬义,其实探究其本意并非如此。也是日本人的恶劣行径使得“倭”字的字意发生转变,完全咎由自取。

清代闭关锁国,日本在吸收东方文化精髓之时,还虚心学习西方技术,因而国力迅速提升。近代则受军国主义影响,侵略中国,荼毒生灵,得到“鬼子”、“日本鬼子”的咒骂。

综上所述,日本从倭人——倭奴——倭国——大和——日本,经历了漫长的时期,最终得到中国的承认才得以改名,也是不易。作为一衣带水的邻国,一直在中国文化的熏陶下,很难脱离汉文化的窠臼。从名字的演变,也可以得出某种启示,那就是名字和印象都是自己的行为导致,而不是他人赋予的结果。

2019/12/27榆木斋

相关阅读
热门精选
孩子 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