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牛角尖 如何说服“爱钻牛角尖”的人(太实用了)

编辑:
发布时间: 2020-12-13 02:48:56
分享:

现实生活中,常常会遇到一些喜欢认死理、钻牛角尖的人,他们固执己见,还爱狡辩。对于这类人,我们纵使把“他们如何错”的观点讲得天花乱坠,也不见得能让他们心服口服。那么,我们该如何驳倒“钻牛角尖”的人?我们可以把己方“为什么正确”的观点诠释清楚,让论敌自己去琢磨,自觉放弃狡辩。

小时候,马云就以比尔·盖茨、李嘉诚为榜样,希望也能像他们一样,实现自己的梦想。中学时,马云第一次去大街上“练摊”。由于没有经验,一连好几天他都没有卖出一样东西。而他的同学却很顺利,收获颇多。

为此,马云很是沮丧。父亲知道后,好心劝他说:“那你可以把你的同学当榜样,向他们多请教呀。”

马云听了,不以为然地回答说:“我才不呢,我的榜样可是比尔·盖茨、李嘉诚!”

父亲笑了,反问他:“但是,比尔·盖茨现在能告诉你怎么卖出更多的东西吗?”马云一下子被问住了,不好意思地笑了。

在对方给定的错误参照物上分析“为什么”。伟大的教育思想家陶行知曾说:“人生若选错了参照物,便也就没有了自己。”小时候的马云目标远大本身是没有错的,但他总是用些不现实的东西标榜自己,就让自己脱离了地气。他的父亲用马云的参照物去对接马云的难题,让马云看出自己的不切实际,盲目地参照,只能让自己失去自我判断。

有位私营企业老板腿有残疾,高位截肢。经过十年拼搏,他终于成了闻名遐迩的雕塑家。他虽事业有成,但仍觉世事不公。一次,他对朋友诉苦:“如果我不残疾,会更有成就。”“你现在也很成功啊,家庭、事业、金钱还有荣誉,样样都有,成功不过如此。”朋友安慰道。

“不,如果我不残疾,可以去世界各地,找世界最牛的雕塑家学习雕塑。”他激动地说。

朋友说:“如果重新选择,你没有小儿麻痹症,没有截肢,谁能保证你还会以这样的方式努力?你没准像正常人一样,早就下地干活,哪还有时间坚持学习,掌握一技之长呢?你应该感谢上帝给了你残缺的身体,同时也给了你坚强生活的信念和立志成才的勇气。所以,每个人的人生都是对的,只有不甘心生活的人才是错的。”雕塑家老板听后,才恍然大悟。

在对方提出的假设条件中分析“为什么”。人不该去埋怨命运的不公,而是要学会在逆境中成长。面对雕塑家老板对命运的哀怨,朋友从他假设的条件下开始推导,假如没有残疾,他未必会这样努力和成功。这个原因的分析是建立在对方的假设条件之下,所以,雕塑家老板也不好再争辩什么。

一个出家不久的小和尚,师父每天让他下山化缘,小和尚每天都要往返于一条长而坎坷的山路,时间一长,小和尚心生倦意。师父问他有何感觉,小和尚答道:“行路难。”

师父又问:“缘能化到吗?”

“缘倒是能化到。”小和尚勉强应道。

师父轻叹一声,说:“既然能化到缘,路难行又有何妨?如果你处于荒山野岭之中,无路可行,那才真叫难!”小和尚顿悟,从此不再抱怨,终成得道高僧。

从对方的既成结果里分析“为什么”。当你看到了没有脚的人,你还会抱怨脚上穿的鞋子不好看吗?行路虽难,但好歹可以化到缘。老和尚正是从小和尚“缘倒是能化到”这句具有结果意义的话语中提炼反驳他的观点,他深入分析“能化到缘就不该抱怨”“能化到缘就不叫难”的原因,让小和尚顿悟了。

对于那些不到黄河不死心,到了黄河心不死的倔强者,如果你跟他较劲,那只能蛮劲顶牛;反倒是转变思路,解释清楚“为什么正确”,比反驳论敌“为什么错误”更讨巧省力

相关阅读
热门精选
孩子 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