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黄的名人 中国黄氏历史上最重要的十三位名人

编辑:
发布时间: 2020-12-12 21:26:41
分享:

悠悠中华,巍巍黄氏,在历史长河中,黄氏历代先贤始终为民造福,为国争辉,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许多感天动地的事迹,对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作出了极大的贡献。现在我们来看:中国黄氏历史上最重要的十三位名人!!!

黄歇,楚国江夏人,原籍楚国属国黄国。战国时期楚国大臣,是著名的政治家。与魏国信陵君魏无忌、赵国平原君赵胜、齐国孟尝君田文并称为“战国四公子”,曾任楚相。黄歇游学博闻,善辩。楚考烈王元年,以黄歇为相,封为春申君。赐淮北地12县。

黄霸,字次公,汉族,淮阳阳夏人,西汉大臣,事汉武帝、汉昭帝和汉宣帝三朝。

黄霸自幼攻读法律之学,少有大志。汉武帝末年,捐官出仕,先后任河南太守丞、廷尉正、扬州刺史、颍川太守等地方官职。汉宣帝五凤三年,出任丞相,封建成侯,总揽朝纲社稷。甘露三年,黄霸去世,谥号定侯。黄霸善于治理郡县,为官清廉、外宽内明,文治有方,政绩突出,后世常将黄霸与龚遂作为“循吏”的代表,并称为“龚黄”。

黄香,字文疆,今云梦县人,以孝闻名,以才著称,忠孝两全,德才兼备,是东汉著名的孝子、贤臣、清官。

黄香从小孝敬父母,其“扇枕温席”的孝行载入《三字经》,被列入中国古代“二十四孝”之一。他自幼聪慧过人,12岁时受到江夏太守刘护的赏识,被署为门下孝子,举荐到朝廷。汉章帝赏识他的德才,授予其郎中之职,后晋升他为尚书令,官至魏郡太守。汉章帝当着诸王百官称赞他“天下无双,江夏黄童”。黄香因此被誉为“天下无双的国士”。

黄凤麟,湖北江夏郡黄州黄冈县黄鹤乡仁义村人。《湖北通志》之“人物志·选举表”和《江夏历代黄氏世恩》中记载:“隋炀帝乙丑科进士第一,黄凤麟,字魁熹号江夏逸叟,黄州江夏人。历官宏文馆编撰、直学士、比部员外郎、侍御史”,系中华黄姓历史上第一位状元。

黄守恭,字国材,号一翁,唐贞观三年生。先祖黄元方,唐淮南道光州固始人,任东晋晋安郡太守,后隐居侯官黄郑巷。紫云黄氏开基祖。

黄岸字宗极号魁杰,唐初隐士黄冲公子,入闽始祖黄元方字彦丰嫡系十一世孙。黄帝一百零一世孙。唐圣历戌戊年以才德兼全科登进士,官历翰林史馆学士、徐州牧、升广西桂州剌史。自福唐候官黄巷迁入莆阳县延寿里国欢院、定居莆田,黄岸为入莆黄姓之始祖。

黄巢,曹州冤句人,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出身盐商家庭,善于骑射,粗通笔墨,少有诗才。

黄仁泽,又名黄讽,字仁讽号仓山生。福州侯官仓山下林人, 唐乾宁乙卯科武状元,官节度巡官。

黄峭,讳名岳,字仁静,号青岗,后裔尊称峭公或峭山公。福建邵武人,唐昭宗工部侍郎,娶三妻,共生二十一子。唐朝末年,兵连祸结,社会动乱。峭山公恐因“多男多惧”,聚不如散,于是遣散诸子到闽粤赣各地繁衍生息,以避不测之祸。诸子临别,峭山公吟诗一首,为各地子孙后代日后相认证据。此诗流传逾千年,而今峭山公的子孙已达一千多万,遍布大江南北、东南亚和世界各地。

黄庭坚,字鲁直,号清风客、山谷道人、涪翁等,又被后世尊称为豫章黄先生。书法为“宋四家”之一;文学以诗词为主,诗风奇崛瘦硬,力摈轻俗之习,开一代风气,是“江西诗派”开创人。出于苏轼门下而与苏轼齐名,世人并称“苏黄”。

黄道婆,又名黄婆或黄母,松江府乌泥泾镇人。宋末元初著名的棉纺织家、技术改革家。由于传授先进的纺织技术以及推广先进的纺织工具,而受到百姓的敬仰。在清代的时候,被尊为布业的始祖。

黄飞鸿,原名黄锡祥,字达云,号飞鸿,幼名飞熊。原籍广东省广州府南海县西樵岭西禄舟村,生于1856年8月9日南海县佛山镇。南拳流派洪拳名家岭南武术界的一代宗师,也是位济世为怀、救死扶伤的名医。

黄兴,汉族,原名轸,改名兴,字克强,一字廑午,号庆午、竞武,曾用名李有庆、张守正、冈本、今村长藏。近代民主革命家,中华民国的创建者之一,孙中山先生的第一知交。

相关阅读
热门精选
孩子 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