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化市 泰州一兴化市

编辑:
发布时间: 2020-12-12 11:22:16
分享:

兴化市,县级市,隶属于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古称昭阳,又名楚水,历史悠久。南荡遗址文物证明在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兴化就有人居住。兴化建县始于公元920年,五代杨吴武义二年,划海陵县北设招远场,不久改招远场为兴化县。1987年12月兴化撤县建市。

兴化古称昭阳,又名楚水,历史悠久。南荡遗址文物证明在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兴化就有人居住。春秋、战国时期为吴楚之地。周慎靓王时为楚将昭阳食邑。秦为九江郡地。汉至隋唐历属临淮、广陵、江都。兴化建县始于公元920年,五代杨吴武义二年,划海陵县北设招远场,不久改招远场为兴化县。故有“昭阳古邑”、“海陵旧址”之称。北宋时期,初属扬州,改隶泰州。宋高宗建炎四年,升高邮为承州,割兴化而属之。明清时代属扬州府高邮州。1912年废府制,兴化直隶江苏省。1941年2月兴化成立抗日民主政府,先后隶属苏北临时行政委员会,苏中行政委员会,苏中第二行政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曾建立过“兴东县”、“溱潼县”、“沙沟县”,后撤销并入兴化。1948年12月,兴化解放,属苏皖边区二专署领导。1949年5月兴化隶属苏北扬州专区。1950年1月兴化隶属泰州专区。1953年1月泰州专区撤销,兴化隶属扬州地区。1983年3月扬州地区撤销,兴化属扬州市。1987年12月兴化撤县建市,仍属扬州市。1996年隶属新设立的地级泰州市

兴化市位于江苏省中部,里下河地区腹部。东邻大丰、东台,南接姜堰、江都,西与高邮、宝应为邻,北与盐都隔界河相望。境内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政区东西最长、南北最宽各55公里。总面积2393.35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1949.65平方公里,水面积443.7平方公里。兴化市属北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区。常年雨水充沛、光照充足、气候温暖、四季分明、无霜期长,气候资源十分丰富。

风景名胜

兴化县署

兴化县署始建于北宋淳化年间。北宋天圣年间范仲淹任职兴化,筑海堤、建学馆、兴城市,实践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平生抱负。二零零九年兴化市对宋县署进行移址重建,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复建了正门、谯楼、仪门、大堂、两庑及当年范仲淹所建梅岭、梅亭。在两庑设立了范仲淹纪念馆。

李中水上森林公园

李中水上森林公园位于兴化市李中镇,是都市人回归自然休闲的好去处。李中水上森林占地面积1550亩,其中森林面积1050亩,水面面积500亩。园内水系丰富,河道纵横,形“成河流回环,水杉林立”的景观。这里是野生动物的天堂,猫头鹰、野鸭、白鹭、黑杜鹃、草鹦鹉、山喜等在此筑巢生息。 林中乌平时有3万多只,多时有6万多只。黄昏时分,百鸟归巢, 遮天蔽月,景象蔚为壮观。

水上森林公园现开辟的景点,有林间“木筏漂流”,游客乘一片木筏,缓缓划行于密林的沟汊间,会蓦然惊起林间水滩上栖息的水鸟,扑楞楞的飞起而去,令游人领略无限野趣;有“好汉道”,乃长长的木质甬道,笔直地铺向密林深处。下午三点,前往千岛油菜花, 被称为“千岛之乡”的垛田,像青螺散落银盘,点缀在兴化城东的梓辛河、车路河、白涂河之中;亭亭玉立、风姿绰约的装点着古老的水乡泽国,使这里的水更明,土更绿,天更蓝。

林中鸟平时有3万多只,多时有6万多只。黄昏时分,百鸟归巢,遮天蔽日,景象蔚为壮观。

上方寺

上方寺位于兴化市乌巾荡。始建于明崇祯年间,清初达到鼎盛,雍正、乾隆两帝多次游历于此,并留有手迹和御赐宝物,被誉为“苏北第一刹”,是著名的水上佛教胜地。现慈云桥、山门、大雄宝殿、藏经楼、戒台殿、东偏殿、东厢房、放生池、月台等建筑群已建成。上方寺四面环水,院内方竹、牡丹、腊梅及四时花木掩映泱泱池水,远处雁户、渔庄散落于湖河之上,诸水绕寺有如护法天龙,占尽邑中风水之灵气。上方寺大雄宝殿高25米,雄伟壮观,金碧辉煌,构建精致,其体量之大堪称江苏第一、全国第二。殿前的放生池中央耸立着8米高的观世音佛像。

上池斋药店

位于金东门老街的路口,也是目前兴化唯一的一家全国文物保护单位。据说这家药店创办于清朝康熙年间。现在的药店坐南朝北,面积约200多平方米,占地面积216平方米。前后两进,为砖木结构。店里下为店堂,上为药材库房。后面还有制药作坊。店台上有多个青花瓷罐。店里的售药处、坐堂区、等待处、收银台也分得很清晰。这里还拍过多部影视剧。

玄武灵台景区

海池河畔的“玄武灵台”景区,楼台亭阁依城傍水,参天大树遮天盖地,玄武灵台景区景色幽雅秀丽。这是兴化城内最具规模的一处人文景观,拥有七百多年历史。

“玄武灵台”景区在南宋初具规模,至清末民初,特别是明清时代,修建、扩建多达10多次,先后增建了遗爱祠、景贤祠、昭阳书院及碑堂等建筑。 “玄武灵台”景区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使其成为与扬州平山堂、高邮文游台相媲美的苏北、苏中重要名胜景观之一。

板桥竹石园

板桥竹石园位于兴化城英武大桥西南车路河沿岸,板桥竹石园主要以绿化与园林景观建筑相结合,总建设用地面积约6万平方米。园内有斑竹、茶秆竹、黄杆乌哺鸡竹、菲白竹、凤尾竹、孝顺竹、早竹、紫竹、辣韭矢竹、水竹、小琴丝竹、南君竹等58个竹类品种,同时园区内配以各类乔木、花草,营造自然生态园林景观,是兴化市民休闲游玩的好场所。

郑板桥故居

位于兴化东城湾古板桥郑家巷。郑燮,郑板桥故居字克柔,号板桥,清代书画家,“扬州八怪”之一。乾隆元年前曾居于此。故居坐北朝南,有门楼,上下屋,小书斋,小庭院天井,厨房等,屋内陈列有关郑板桥的文物资料、书画、塑像等。

一座普通的民宅,就因其主人的非凡影响,而令游人刮目相看,这便是海内外文人墨客心仪神往的兴化“板桥故居”。

走进故居,迎面可见赵朴初、刘海粟题写的“郑板桥故居”和“郑燮故居”两块大匾。

故居为粉墙灰瓦,面积虽不大,倒可暂避喧嚣。院中信步,能静听自己的脚步声在院子里回响。

郑板桥以诗书画三绝盖世,曾是清代“扬州八怪”的领衔人物。郑家世代读书,可谓书香门弟。郑板桥在这里度过青少年时代,直至乾隆元年,他44岁中进士后才从这里走出家门。

八字桥文化广场

八字桥文化广场因“古八字桥”而命名,也因“古八字桥”而备受市民关注。八字桥文化广场

八字桥位于老城区中心地段、四牌楼东侧,即东城内大街与北城内大街交会处,横跨南北流淌的北市河上的一座单孔花岗岩石桥。据《成丰重修兴化县志》载:“一名登瀛,东来之水,自此而北。中和、永福两桥跨之,参差如八字,曰八字桥。”据有关史料记载,八字桥始建于明成化二年,距今已有近540年历史。

依托“古八字桥”的历史渊源而设计的八字桥文化广场呈开放式扇状,格局颇为大气。广场的整个布局大致分三个部分:东部为印象“八字桥”。由砖石结合新建的两座仿古桥,一名为“登瀛桥”,另一名为“中和桥”。中部为兴化城池图。整个广场以浅浮雕的形式,雕刻兴化古代的城池图,以再现古城兴化四面城楼、吊桥、护城河的历史风貌。其中建有独具兴化风格的荷花池喷泉,池中设有一组木蓬船及孩童戏水雕塑。广场中段的前端将设计下沉式小型广场,以便于市民开展文化健身活动。西部为四牌楼。按照四牌楼的原料架构,将位于文博中心院内的四牌楼迁址重建到广场。四牌楼的四根立柱将选用福建产花岗岩石,仍然使用拆移的牌匾。据介绍,整个迁址重建的四牌楼将充分运用石材架构,加大顶盖,保持原来的风格。

施耐庵陵园

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水浒传》作者。卒于淮安,其孙述元遵遗愿葬于此。

施耐庵陵园位于兴化新垛镇施家桥东北一百五十米。以施耐庵墓为中心,施耐庵陵园陵园内陈列有施氏家世表、与施耐庵及其后裔有关的各类文物以及《水浒传》的各种版本资料。

墓地四面环水,墓成圆形土堆,高3.5米,直径4.5米,立“大文学家施耐庵先生之墓”石碑一块,高1.4米,宽0.4米,前有三门砖砌牌坊。东南有施耐庵文物陈列室。园内有赵朴初“重修施耐庵墓记”碑刻。

东岳庙

东岳庙是兴化历史上著名的道教丛林,位于兴化城内东大街,东岳庙占地面积800多平方米,建于公元1341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相关阅读
热门精选
孩子 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