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行业现状 中国化妆品行业的发展现状如何?

编辑:
发布时间: 2021-02-05 02:48:55
分享:

中国化妆品行业发展现状:规模快速扩张,大众定位,美容产品双轮驱动

从价格上看,受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影响,中国化妆品市场以大众市场为主,高端市场比例呈缓慢增长趋势。从品类来看,护肤品占据了主要的市场份额,但彩妆市场由于基数小、增长大空和自媒体推广而呈现快速增长。

1.需求促进了市场规模的快速增长,经济下行的负周期影响有限

中国化妆品市场整体处于成长期。与美国和日本等成熟市场相比,中国化妆品市场的增长率处于较高水平。

据统计,2017年中国美容和个人护理产品市场达到3615.7亿元,成为世界第二大化妆品市场。2012-2017年复合增长率为7.7%,2017年同比9.64%,全球/美国/日本同比5.3%/3.2%/2.2%。

总的来说,消费需求的增加来自人们对外表的日益重视和对美好形象的精神需求。随着媒体对美容化妆品的开发和普及,人们逐渐丰富了对化妆品的认识,逐渐养成了护肤和化妆的习惯,对化妆品消费的需求持续增长。

化妆品行业的经济周期性明显,化妆品零售增速与人均可支配收入和GDP增速相近。化妆品作为可选择的消费品,种类丰富,价格跨度大。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决定了化妆品类别和价格的选择。

而且由于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受到整体经济环境的影响,化妆品市场的增长率具有很强的周期性。此外,与其他商品相比,人们对化妆品的消费配置对经济下行反应缓慢,对经济复苏敏感。

2008年金融危机前,中国整体经济处于快速增长状态,人们对化妆品的消费比例正在上升。金融危机后的短期内,化妆品消费反应缓慢,化妆品消费比例仍在上升,2009年底达到3.14%(不包括石油和汽车)。

2010年经济反弹后,2011年至2016年金融危机负面影响持续,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化妆品消费占比在2010-2011年快速下降至2.57%,2011-2016年保持在2.53%-2.58%的低水平。

2016年后,中国经济调整,增速回升,人们对化妆品的消费配置立即增加。即使2018年经济增速再次放缓,化妆品消费占比仍升至3.38%,说明人们的化妆品消费对经济复苏更为敏感。

二是大众市场为主,高端市场增长较快

中国化妆品市场以大众市场为主,但高端市场增长更快,比重不断增加。但在台湾和香港市场,人们的肤质和传统文化习惯相近,但人均可支配收入较高,港台同胞对化妆品的人均消费水平较高,显然更偏爱高端化妆品。

可见,中国化妆品市场大众化的市场化格局主要与人均可支配收入低有关,随着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中国高端市场的比重会越来越大。

在中国大众市场的前沿,可以看到一些本土公司在崛起,而在高端市场的前沿,没有本土公司。从趋势上看,随着本土公司的发展,大众市场的国际领先市场份额逐渐减少。

这是因为在大众市场上,产品只需要满足基本的效果和要求,比如保湿、安全、防腐、各种款式等。,而且对科研要求不高。

相关阅读
热门精选
皮肤 孕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