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渤海发现大型油田 我国渤海发现大型油田 垦利6-1油田年产量达40余万桶

编辑:
发布时间: 2021-02-04 09:40:01
分享:

石油一直是中国最重要的东西,最近在中国渤海发现了大型油田。3月18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表示,中海石油在渤海莱州湾北部的大型发现——垦利6-1油田,是继渤中19-6气田(规模1000亿平方米)之后,渤海又一重大油气发现。据中海油相关负责人介绍,垦利6-1油田具有储量大、油性质好、测试产能高的特点。发现垦利6-1-3已钻遇约20米厚油层,深度1596米。据测试,光是这口井的原油年产量就能达到40多万桶。

垦利6-1为渤海油田持续绿色稳定生产奠定基础

据报道,2019年,中海油大力推进国内油气勘探开发,启动了增产增储“七年行动计划”,创新思路,大胆探索勘探领域,在国内海域取得了许多新发现。垦利6-1的成功勘探,打破了该区多年来没有商业性油气发现的局面,为渤海油田持续绿色稳定生产奠定了基础。

渤海油田

渤海油田是中国最大的海上油田,也是中国第二大原油生产基地。中海石油(中国)天津分公司负责渤海油田的勘探、开发和生产。渤海面积7.3万平方公里,其中探矿权面积约4.3万平方公里。渤海油田与辽河油田、大港油田、胜利油田、华北油田、中原油田同属一个盆地构造,有辽东、石臼坨、渤西、渤南、蓬莱五个构造带,总资源量约120亿立方米。其地质储层具有构造破碎、断层发育、储层复杂的特点,主要为河流相、三角洲和潜山,稠油和稠油储量占65%以上。

1967年,中国第一口海上勘探井“海一井”产油,揭开了渤海油田的生产历史,也标志着渤海油田正式进入现代工业生产阶段。1975年渤海油田产量只有8万立方米,2004年首次达到1000万立方米;“十一五”以来,渤海油田发展迅速。2006年,年产量超过1500万立方米;2009年,渤海油田产量超过2000万立方米。2010年,渤海油田再上新台阶,实现油气产量3000万吨的历史性跨越,达到3005万吨。该产量占中海油国内总产量的60%,已成为中国原油产量仅次于大庆油田的第二大油田。

截至2010年底,渤海油田已发现近50亿立方米第三纪油,发现蓬莱19-3、绥中36-1、秦皇岛32-6、渤中25-1、金县1-1、锦州25-1/南等几亿吨大型油田,形成四大产油区和八个生产作业单元,50多个生产油田。渤海油田生产油田的油藏描述技术、地质数值模拟与建模技术、优质快速钻完井技术、工程施工技术和综合调整技术均处于世界或国内先进水平,得到了业内同行的高度赞扬和广泛认可。

中国石化行业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到2016年,中国石化行业总资产达到11.457万亿元,行业年营收13.29万亿元,利润总额6444.4亿元,规模以上企业29624家。这个数字无疑是巨大的,也反映了石化行业的现状。从目前的增长趋势来看,中国石化行业的市场规模仍在逐年扩大。

原油产量下降幅度缩小,天然气保持快速增长。前三季度全国原油产量1.44亿吨,同比下降4.6%,降幅较上半年收窄0.7个百分点;天然气产量1087.2亿立方米(含煤层气,下同),增长9.1%,比上半年快1.1个百分点;液化天然气产量617.1万吨,增长20.7%。前三季度,全国原油加工能力4.18亿吨,同比增长4.7%;成品油产量(汽油、煤炭、柴油,下同)2.65亿吨,同比增长2.7%。其中,柴油产量1.35亿吨,增长2.0%;汽油产量达到9863.7万吨,增长2.4%。

2015-2016年全球石化市场综述

同时,在西欧和东北亚,油气消费量的减少甚至使石脑油裂解需求显著增加。相比轻油裂解,美国和中东的乙烷裂解仍然保持着一定的价格优势,但现在这种优势并不明显。2015年,原油价格的大幅下跌为石脑油裂解工艺带来了新的机遇。

截至2016年,全球石化工业发展呈现明显的区域差异。在这里,我们概述一下石化行业的现状,以及各个地区,首先是非洲、中东和美国的炼油和化工行业新项目的发展前景。其次,研究亚太、加拿大、欧洲和拉丁美洲。

2015-2016年全球石化需求分析

2017年上半年,全球原油需求年初有所下降,从2016年第四季度的每天9620万桶下降到2017年第一季度的每天9540万桶,环比下降0.08%。但原油需求有一定的季节性趋势。与2016年同期相比,2017年第一季度原油需求仍同比增长1.38%,仍处于过去三年的历史高位。德国、法国、意大利、英国和欧洲的原油需求在6个月内相对稳定。同期中国石油进口波动增加,月进口量处于近三年高位。美国的石油消费量在过去四年中一直在上升,在六个月内波动在每天1900万桶的消费水平。

更详细的分析请关注中国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石化行业2020-2025年市场调研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相关阅读
热门精选
皮肤 孕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