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对2月消费冲击最大 疫情对2月消费冲击最大 生活必需品消费稳中有增 2020年中国经济预测

编辑:
发布时间: 2021-02-04 09:39:20
分享:

疫情对2月份消费的影响最大

据商务部消费促进司司长王斌介绍,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月和2月全社会零售总额增长20.5%,增速较去年同期下降28.7%。疫情短期内对消费影响较大,中期趋于平缓。随着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促进消费补充的政策,消费将在后期逐步恢复。疫情不会改变中国消费长期稳定、持续升级的发展趋势。

生活必需品的消费稳步增长

商务部消费促进司司长王斌:据国家统计局统计,疫情爆发后,生活必需品消费稳步增长,1-2月食品销售增长9.7%。非接触式配送、无人零售、直播零售等新的消费模式和方式发展迅速,人工智能、远程办公、互联网+医疗+药房逆势发展,信息消费显著增加。

2020年2月cpi指数是多少

2020年2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2%。其中,城市增长4.8%,农村增长6.3%;食品价格上涨21.9%,非食品价格上涨0.9%;消费品价格上涨7.9%,服务价格上涨0.6%。1-2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平均上涨5.3%。

2020年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主要数据

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52130亿元,比去年同期名义下降20.5%(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下降23.7%,除特殊说明外,以下为名义增幅)。其中,除汽车外的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8476亿元,下降18.9%。

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1、2月城镇消费品零售总额44881亿元,同比下降20.7%;农村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7249亿元,下降19.0%。

按消费类型分,1-2月餐饮收入4194亿元,同比下降43.1%;商品零售额47936亿元,下降17.6%。

1月和2月,全国网络零售额达到13712亿元,同比下降3.0%。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1233亿元,增长3.0%,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1.5%;在实体商品的网上零售中,食品和使用商品分别增长26.4%和7.5%,而服装商品下降18.1%。

2020年中国经济预测

2020年是中国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后一年,也是十三五规划的最后一年。

2020年的财政政策是优化和落实税费减免政策,有效减轻企业税费负担,增强企业收购意识;二是根据绩效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技术改造的支持力度,激发企业内部动力和创新活力;第三,可以考虑适当提高赤字比例,增加债券发行,重点支持职业教育、托幼、医疗、养老等民生事业,弥补科技、基础设施、生态等方面的不足。

根据《2020年经济蓝皮书》,2020年将适度扩大专项债务资金作为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资本金的项目范围,发挥杠杆效应,保持基础设施投资必要的增长率。现在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很低。在反周期调整中,要扩大融资来源,同时发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使基础设施投资不仅有利于当前的短期增长,而且能在未来的长期发展中发挥作用。它不仅是一个大型的跨区域互联项目,还可以为5G等新的基础设施项目增加投资。

时间回到2020年的春节。受SARS-CoV-2疫情影响,春节经济效益不明显,企业推迟复工,对一季度经济数据产生影响。但央行负责人认为,这种现象不会给中国带来大规模通胀,因此对2020年中国经济影响不大。

CRPC利用各种原创信息处理技术,收集、整理、处理、分析和传输消费金融行业市场的海量数据,为客户提供一揽子信息解决方案和咨询服务,最大限度地降低客户的投资风险和运营成本,把握投资机会,提高企业竞争力。有关中国消费金融行业的具体情况,请点击查看《消费金融行业政府战略管理及区域发展战略咨询报告(2019-2025年版)》。

相关阅读
热门精选
皮肤 孕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