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旅游 养生旅游整体供给情况分析及养生旅游市场分析

编辑:
发布时间: 2020-12-28 07:00:42
分享:

一,健康旅游整体供给分析

健康旅游产品的供应对行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健康旅游消费的差距与目前保健品的供应状况有关。

1.健康旅游目的地主要依靠当地的自然资源,产品单一

国际成熟的健康度假目的地往往结合当地特色和先进的设备、理疗、SPA、活动、课程等综合元素,形成其他地方无法体验的综合性健康度假产品;目前我国养生旅游目的地的养生活动主要依靠自然资源(森林、温泉、阳光等)。),更多的是观赏性,较少的体验式。此外,养生旅游目的地的养生活动必然是单调的,不能突出养生旅游的特点和功能。

2.卫生活动相对独立,缺乏系统整合

目前,我国健康旅游目的地的健康活动相对独立,相互之间的联系和整合很少,缺乏系统性。松散的健康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健康体验,基于系统性的层级性无法发挥作用,难以留住和维持游客。

3.具有地方特色的主题产品尚未形成

如今,国际健康旅游已经初具规模,许多国家已经形成了具有核心竞争力和独特卖点的产品。比如日本的温泉养生,印度的阿育吠陀和瑜伽养生,泰国的身体养生,法国的庄园养生,瑞士的抗衰老养生,韩国的美容养生,奥地利的高山养生等等。,这也形成了不同的健康旅游发展模式。中国健康旅游正处于粗放式发展的初级阶段。虽然健康旅游目的地的数量正在增加,但健康元素在所有目的地的渗透仍然相对较浅。各种健康活动仍然主要依靠自然资源,消费者对健康的需求无法深入挖掘。以保健为唯一目的的旅游形式很少。中国既有深厚的养生文化,又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具备发展养生旅游的基础条件,未来发展潜力很大空。

二、上海健康旅游市场分析

根据上海的具体情况,亚健康人群比例的不断增加、人口老龄化和个人收入的不断增加,必然会导致消费者对医疗保健服务需求的增加。

上海作为全球金融中心,现在是全球十大城市之一。其发展水平、综合经济实力、国际竞争力、科技创新能力和交通可达性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城市生活节奏加快,居民生活、工作和学习压力加大,对人们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海外服务健康管理中心和上海外事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中心联合发布的2016年上海白领健康指数白皮书显示,2015年上海白领亚健康指数为86.2(指数范围为0-100,得分越高,亚健康越严重),比2014年增加2.3。上海市外事健康管理中心数据显示,2015年上海市白领体检异常率高达94.91%,为近五年来最高。近五年数据从2011年的87.6%上升到2015年的94.91%,说明上海白领整体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其中,超重、甲状腺异常和骨质疏松是增长最快的体检异常。同时,根据中华医学会发布的《2016年全国中医健康指数研究报告》,我国高学历、高收入人群和城镇居民的比例明显高于低学历、低收入人群和农村居民。比如月收入6000元以下和2万元以上的人群比例分别为13.5%和24.3%;初中文化程度和硕士以上学历人群的疾病状态比例分别为10.2%和33.1%。显然,这些亚健康人群会对各种养生方式产生需求,包括健康旅游。

与普通上班族相比,老年人的健康需求更加迫切。据《上海市统计年鉴2017》统计,2012年上海市60岁及以上户籍人口总数达到367.32万人,占户籍人口总数的25.74%,到2016年,上海市60岁及以上户籍人口总数达到457.8万人,占户籍人口总数的31.57%。老年人口比例的增加导致了上海老年人健康旅游热。

消费者对健康旅游服务的潜在需求能否转化为有效需求,取决于收入是否有显著增加。近年来,随着上海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居民人均收入从2012年的40188元增加到2017年的58988元。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者更加关注自己的生活质量。因此,消费者愿意并能够在旅游和医疗保健服务等奢侈品上花费更多。

基于上述因素,初步估计2017年上海健康旅游市场规模将达到252.12亿元,比2016年增长22.7%。随着上海城市居民对医疗保健需求的不断增加,医疗保健旅游市场将进一步扩大。预计到2023年,上海保健旅游市场将突破70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有望超过16%。

想了解更多健康旅游行业的专业分析,请关注中研普华的研究报告《健康旅游行业深度研究及2018-2023年未来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相关阅读
热门精选
孩子 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