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是什么 双十一的由来及意义 双十一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编辑:
发布时间: 2020-12-27 16:48:13
分享:

双十一的由来和意义是什么?双十一什么时候开始的?

双十一购物嘉年华的由来

2009年中后期,时任淘宝商城总裁的张勇和他的团队为了拓展淘宝商城的品牌,策划了一场嘉年华式的网购节,无意间选择了“双十一”这一天。之所以选择11月,是因为正好是十一黄金周和圣诞节促销季的中间,而这个时候的天气正好是人们买冬装的时候。

但是11月没有节日,只有1111.11,被网友戏称为光棍节。所以张勇“拍了拍他的头”:“这就对了。如果一个单身汉无事可做,那就多买点东西。”一个看似偶然的故事,催生了一个新的消费节点。2009年之前,11月11日只是一个普通的日子,但到了2012年,它已经成为一个标志性的节点,一个销售传奇,一个网络卖家、平台供应商和物流企业的战场。

双十一什么时候开始的:2009年销售额5000万人民币

2009年第一届“双十一”中,淘宝商城只有李宁、联想、飞利浦等27家商家参与,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整个平台的成交金额为5200万元,约为当时日成交的10倍。我们没想到商家没想到互联网的融合力这么大。早上的时候货差不多卖完了,很多商家线下临时补货,甚至出现了董事长批注临时直接从经销商地库转货线上卖的现象。后来,“双十一”成了电商消费节的代名词,甚至对非线上购物者和线下商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双十一光棍节的由来

11月11日,人们因为四个一而联系光棍,于是有了光棍节的说法。光棍节之际,60多名习惯于通过网络交流的“宅男”聚集在增城白水村,他们在那里骑自行车、烧烤、爬瀑布、参加篝火晚会和互动游戏。通过面对面的交流,他们从互联网家庭中去除了“宅男”的标签,放松了心情。很多人也遇到了自己喜欢的异性网友。光棍节的约会方式也很奇怪。比如一个陌生的男人和一个女人约会,每人手里拿着一根筷子,作为见面的暗号。

1.分析双十一的影响

“双十一”从电商推广的回馈用户的推广活动发展成为线上线下集体狂欢的购物节,甚至走向全球市场,实现全球买卖的大目标。“双十一”的营业额也逐年快速增长。去年,离1000亿大关还差一步。看到今年新高的走势势在必行。而且“双十一”活动不限一天,周期逐渐拉长。今年天猫“双十一”周期确定为24天,eWTP全球推广,说明“双十一”将进入新的发展周期,不再是单纯的“网购狂欢”。

三年来,双十一的全球化是阿里巴巴逐渐前进的过程。2014年以来,阿里巴巴将全球化的理念带入双十一。当时阿里巴巴启动了全球化,既想让国内消费者购买自己喜欢的国际品牌产品,又想帮助中国优质产品走向全球。

2015年被认为是双十一全球化的第一年,更加强调“全球购买”。据公开数据显示,2015年,共有4万多家商家、3万多个品牌、600万种商品参与双十一,其中包括来自美国、欧洲、日本、韩国等25个国家和地区的5000多个海外品牌。当日全球有205个国家和地区有交易,其中日本、美国、韩国、德国、澳大利亚成为进口交易量排名前五的国家。

2.浅谈十一的利弊

事实上,在经历了近年来的“双十一”风波后,消费者已经从最初的疯狂“买中买”逐渐变得清醒和理性。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不应该被低廉的价格和商业广告所诱惑,而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选择购买商品。而且“双十一”中隐藏了太多的小把戏,比如虚假折扣、大跌实涨、计费、快递延期、退货率高等。,这些都给消费者带来了负面影响,令人望而生畏,不敢轻易相信商家。

时间过去了,每年双十一,总会有一些供应商提供一些令人震惊的价格。就算淘宝不称霸,那些供应商也抵挡不住销量暴涨的诱惑。所以每年的双十一依然轰轰烈烈,所以在每年的双十一之前,那些物流企业就开始全面备战了。到了今年,虽然准备工作还在继续,但是招聘出现瓶颈,双十一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加入物流公司。给出的理由是,一方面,太累;另一方面,双十一之后,因为加班反应迟钝,工资会更低,最后的结果就是稳定性得不到保证。

双十一的另一个重要缺点是这段时间使用了太多的社会资源,需要更多的资源为双十一的消费者和商家提供全面的服务。无论是买卖的安全服务,还是社会人力资源的综合支持,都需要尽可能满足消费者和供应商快速销售产品的需求。但是每年只有这十几天的高强度服务,需要特殊保障,这就导致需要增加这些社会服务资源,这几天会快速增加。一旦双十一过去了,这些迅速膨胀的服务资源就会变得非常丰富,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3.双十一的意义是什么

中国经济充满活力,私人储蓄强劲,快递业强劲。与中国“抄底”文化的混合发酵,造就了中国原本的“双十一”现象。这种现象既不需要提高,也不需要低估。马云把“双十一狂欢”搬到西部的脚步已经很清晰了。“双十一”的成功展示了中国经济更加开放、科技含量更高的形象。

中国制造的“双十一”正一步步走向世界,演变成全球消费者的狂欢,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世界经济的模式。这不仅体现了中国与世界发展趋势的同步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甚至引领了世界的发展趋势。

“双十一”的由来很简单

“双十一”的由来很简单。2008年底,我是淘宝的CFO,兼任淘宝商城总经理。2008年4月成立的淘宝商城发展并不快,整个B2C行业也处于聋哑阶段。而我们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淘宝那么出名,几乎所有人都知道这两个字。“淘宝商城”作为一项新业务,认可度很差。

我们将讨论并参与一项类似美国感恩节促销的活动。通过一个让大家参与的事件营销,用户会记住我们,同时商家也会更加关注淘宝商城。最后,11月11日是从电商旺季的第四季度选出来的。09年,我不知道什么是光棍节,但是我对四个很感兴趣,因为我的生日是1月11日。光棍节可以。你在网上买东西,就成了营销噱头。前几年我们都叫它“光棍节促销”,最近大家都叫它“双十一”。

2009年第一届“双十一”中,淘宝商城只有李宁、联想、飞利浦等27家商家参与,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整个平台的成交金额为5200万元,约为当时日成交的10倍。我们没想到商家没想到互联网的融合力这么大。早上的时候货差不多卖完了,很多商家线下临时补货,甚至出现了董事长批注临时直接从经销商地库转货线上卖的现象。

当时没有现在的物流规模,但是5200万的总额不是很大,让他们觉得没什么。第二年营业额达到9.36亿,不小,物流开始感到痛苦。2010年的“双十一”物流最痛苦。后来我们总结经验后,没能及时与物流合作伙伴协调,让他们做好充分的接单准备,包括商家本身的仓储问题。

2011年,我们所做的是,技术平台,包括支付宝的支付系统,可以支持一场大爆发。这几年来,我们最骄傲的不是数字,最重要的是我们整个技术平台是世界上支持实时交易最流畅的系统。在去年“双十一”的高峰期,我们能够同时把1700万人带进观众席,每秒钟产生5万个订单,系统停滞不前。这只有具备一定的技术背景才能实现。

前两年双十一会把系统拉满。随着我们的技术水平和准备越来越充分,技术团队将依次向我们挑战。“准备这么好,为什么不拉我们出来?”双十一的圆满完成也是阿里很多球队的结果。

但是这期间我们也感受到了很多痛苦,技术积累是一个过程。2012年“双十一”因一些技术问题被一些本土商家超卖。大型活动中应避免这种情况。虽然今天的模式决定了我们不拥有库存,但是作为一个平台,我们还是要为商家库存的准确性尽最大努力。阿里的第一个云是电商云。现在淘宝和天猫商家的订单运行在我们的巨石塔上,为商家提供实时数据处理和计算能力。去年“双十一”订单量约2亿,实现零超卖。

这几年和技术团队一起度过了“双十一”开幕式,虽然不了解技术。开盘最重要的是技术体系是否能支撑开盘洪水,这个时候需要一些及时的决策。很难想象“双十一”第一年,我们连黑白网站都做了备份计划,后来也没用了。自信的说,现在不需要黑白计划了。通常在半夜两点半之后,第一个高峰就会过去。这时候我会休息一两个小时左右。早晨过后,我的个人习惯是保持安静,以便有时间研究各维度的数据变化,获取宏观市场数据和信息,发现异常问题,从而做出判断。

我曾经说过,当你跨过一个大数字,达到一个商业目标,大家都很开心。但是越开心越平静。只要“双十一”一天没有结束,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出现异常情况,一定要保持冷静。但也有放松的时候。2012年,我坐在前办公楼的阳台上,被人拍了照。当时他们去“游行”,就是敲垃圾桶,在整个走廊上游行。他们必须让我走,我说你让我休息一下。我跑到办公室外面的阳台上,坐在台阶上抽了根烟。

2012年之前从淘宝商城改成天猫独舞。2013年电商行业所有公司的情绪都被激起来了,大家一起参加这个活动,成为了整个行业的大日子。很多线下百货公司也在做同样的活动。去年天猫和银泰尝试O2O。大家对电子商务的认识都在变化,O2O的两个O已经是一个O了。

大家对“双十一”的理解也有一个过程,开始认为这只是一个宣传活动。几年后我才知道,这不仅仅是卖货。消费者越来越认识到,“双十一”已经成为一个节日,主题不仅是折扣,还有各种各样的玩法和互动方式。对于商家、服务商、物流来说,其实是对行业的一次大培训。在电子商务快速发展的时期,今年的峰值是明年的不变值。

相关阅读
热门精选
孩子 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