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江举帆 杜牧为何在黄州写下“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编辑:
发布时间: 2020-12-15 03:31:20
分享:

"

唐武宗李炎会昌二年春月,著名文学家杜牧由比部员外郎外放为黄州刺史。一代文学大家出守黄州,为黄州的人文历史平添了许多的光彩。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唐京兆万年人。他的祖父杜佑官至宰相,封为歧国公。

大图模式

杜牧

一、折戟重磨认前朝

杜牧是一位极有天赋的军事理论家,他曾在曹操注《孙子兵法》的基础上,结合历代用兵的形势虚实,重新注释《孙子兵法》十三篇,并写过《战论》、《守论》、《原十六卫》等军事论文。

杜牧的祖父杜佑也是一位史学大家,他在其著作《通典·岳州·巴陵郡》中以较大的篇幅论证三国赤壁之战的发生地,并转引《检地志》说:“今鄂州之蒲圻县有赤壁山,即曹公败处。”不独如此,杜佑还在该书卷183鄂州蒲圻县下特别强调:“汉沙羡地,后置沙州。后汉建安中吴王孙权破曹公军于赤壁,即今县界。”

在黄州,由于杜牧治理有方,“公庭昼日不闻人声”。因公务不多,杜牧将大量的时间用在游山玩水之上。

一天,杜牧来到江边游玩,无意中在赤壁之下的泥沙里拾得一支尚未销蚀的折戟,上面的铭文隐约可见。杜牧平生素好兵甲之事,于是亲自磨洗,通过辨识戟上的文字,得知是三国赤壁之战时的遗物。

杜牧深知祖父杜佑的观点,但他不明白祖父为什么将三国赤壁之战的发生地定位于蒲圻县境内?擅长考据的杜牧静下心来查阅了《三国志》的相关记述。

西晋人陈寿在《三国志·吴书·周瑜传》中记述说:

“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退,引次江北。瑜等在南岸。瑜部将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乃取蒙冲斗舰数十艘,实以薪草,膏油灌其中,裹以帷幕,上建牙旗,先书报曹公,欺以欲降。又豫备走舸,各系大船后,因引次俱前。曹公军吏士皆延颈观望,指言盖降。盖放诸船,同时发火。时风盛猛,悉延烧岸上营落。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军遂败退,还保南郡。备与瑜等复共追。曹公留曹仁等守江陵城,径自北归。”

西晋人虞溥在《江表传》中记述:

“至战日,盖先取轻利舰十舫,载燥荻枯柴积其中,灌以鱼膏,赤幔覆之,建旌旗龙幡于舰上。时东南风急,因以十舰最著前,中江举帆,盖举火白诸校,使众兵齐声大叫曰:‘降焉!’操军人皆出营立观。去北军二里余,同时发火,火烈风猛,往船如箭,飞埃绝烂,烧尽北船,延及岸边营柴。瑜等率轻锐寻继其后,擂鼓大进,北军大坏,曹公退走。”

陈寿、虞溥虽然不是赤壁之战的当事人,因出生于大战之前后,故可谓之为当时人。二人的记载与当事人的记述相同。两条史料表明:曹军因初战不利退驻在长江北岸,而大战之时东吴黄盖借助东南风纵火“烧尽北船”且“延及岸边营柴”,当年大战显然是在长江之北,而且紧临长江北岸。

遥想昔日孙、刘联军大破曹公于赤壁之事,杜牧感慨颇多,为了纠正自己的祖父杜佑在《通典》中指江南的蒲圻石头关为孙、曹战地的错误,杜牧以《赤壁》为题作诗,肯定赤壁之战发生在黄州。其诗如下: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大图模式

折戟沉沙铁未销

“折戟沉沙铁未销”二句,言自己亲自磨洗从沉沙中获得的折戟,从戟上的铭文得知是赤壁大战时的遗物。

睹物生情,杜牧站在史学家的角度评判当年孙曹大战,在他看来,任何事情的成功,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当年周瑜大破曹操,全仗东南风助势。倘若没有那场及时的东南风,孙、曹双方谁胜谁负就很难预料了。杜牧在诗中不直言孙吴战败后的结局,只说兵败后美丽的二乔必为曹操所获,曹操的铜雀台内势必深藏二乔。二乔即大乔、小乔,分别为孙策、周瑜之妻。试想,东吴的至尊与主帅的姣美之妻尚且不保,其国运也就不言而喻了。诗中的“东风”为东南风的简称。“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怀才不遇,他认为周瑜当年大败曹操,带有侥幸的色彩。

二、赤壁蓑翁坐钓鱼

当年晚秋的一个雨夜,杜牧与友人在自己简陋的居室中一边喝酒一边下棋。夜深人静,雨暗灯残,不胜酒力的杜牧只好罢棋谢客,孤枕独眠。待到酒醒,已是明日。杜牧翻身下床,只见当年千军万马、激烈鏖战的赤壁,而今萧条冷落,唯有一位身披蓑衣的老头坐在雨中垂钓。强烈的反差,鲜明的对比,使杜牧感慨万千,于是写诗一首抒怀,名之为《齐安郡晚秋》。其诗如下:

柳岸风来影渐疏,使君家似野人居。云容水态还堪赏,

啸志歌怀亦自如。雨暗灯残棋欲散,酒醒孤枕雁来初。

可怜赤壁争雄渡,惟有蓑翁坐钓鱼。

大图模式

蓑翁坐钓鱼

齐安,郡名,本为黄州的前称,后为黄州的别称。“使君家似野人居”,言黄州最高长官的居处,简陋到就象野人住的地方。“可怜赤壁争雄渡”二句,是说当年千军万马鏖战的赤壁,而今只有一位披着蓑衣的老人在雨中垂钓。强烈的反差,让人感到世事无常。杜牧此诗言赤壁近在眼前,为后世论证赤壁之战的发生地在黄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横江馆挥毫书壁

在黄州赤壁山的南端,有一幢古建筑名为横江馆,那是东晋末年龙骧将军蒯恩为纪念三国赤壁之战与西晋龙骧将军王濬率领水军顺江东下灭吴而修建的。赤壁之战时,兵屯西塞山的周瑜遣黄盖驱船横江东来火烧赤壁;三国末年,王濬是由赤壁横江东去火烧西塞山前大江之上的铁索。二者之间,皆含有“横江”之意,故蒯恩将馆名之为“横江”。杜牧有感于两件史实,题诗于横江馆内壁说:

孙家兄弟晋龙骧,驰骋功名业帝王。

至竟江山谁是主,苔矶空属钓鱼郎。

大图模式

孙策周瑜

杜牧感叹江山依旧而英雄久逝,朝代数易而物主常新。当年,孙家兄弟与西晋的王濬都在此地创造了一番辉煌的功业,至今让人钦慕不已。“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而今,就在这曾是“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的鏖战之地,其主人却是文韬武略满腹而无处施展的年过四十的“钓鱼郎”……

杜牧在黄州住了将近三年的时间,于会昌四年九月转迁池州刺史。杜牧在黄州任上做了许多有益于民众的事情,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文,使本属人文薄弱的僻陋小州声名鹊起,跃为名邦。千百年来,杜牧在黄州的政绩与他在黄州写下的诗文一直为黄州人津津乐道,且久传不衰。

"

相关阅读
热门精选
孩子 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