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几种肤色的人 全世界不同肤色不同种族的人,究竟从哪里来

编辑:
发布时间: 2020-12-14 10:21:05
分享:

种族问题一直是世界范围内的难题。然而这个难题,以笔者的粗浅认知,是无法根治的。因为,问题的根源在人性。

人性之诡异复杂就不多说了。无论是社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无法证伪的说法还有很多。然而,真正的科学早就向人们揭示了真相,只不过很多人“不愿意”承认罢了:

人类有23对46条染色体,其中22对44条为常染色体,另外一对为性染色体,XY组合的为男性,XX组合的为女性。我们现在用来判断人类祖先的基因,一般是利用Y染色体的基因,因为这是父子相传、只存在于男性体内的基因。并不是歧视女性,而是只有男性的Y,才能从我们的第一个祖先,穿越万年一直留存在每一个男性的体内。

人类Y染色体谱系树是根据Y染色体单倍型类群的不同把全部现代智人分为18个类型,用从A到R的十八个字母作为索引。谱系树中的父节点代表的对应基因突变是所有子节点共有的

现今所有人类的Y染色体单倍型类群的根都能在非洲找到。A=M91和B=M60也是非洲居民的特征。而出走到非洲以外的居民后裔,包括棕色人种、蒙古人种和高加索人种,其Y染色体上都带有M168的突变点。

有人问中国的无神论者,我们的祖先是哪里来的?肯定有人不假思索的说,北京猿人啊。

但是讽刺的是,北京猿人在我们的祖先“晚期智人”还没有走出非洲的时候,就已经灭绝了。人类到底是在全世界分别进化的,还是在一个地方进化扩散到世界各地的,直到现在也饱受争论,某些犯了“韩国病”的中国“人类学家”仍然还说我们的祖先可能是东亚独自发展起来的。但是基因学的研究已经狠狠的打了“分别进化”学说的脸,无论黄白黑人种,我们之间完全没有生殖隔离,也就是说,我们连“表亲”都算不上,而是完完全全的一个物种,有着共同的祖先。

地质年代最后一个“纪”也就是我们生活的“第四纪”分为“更新世”和“全新世”,我们人类就是在“更新世”出现的。进入第四纪更新世,地球的冰期和间冰期波动变得越来越频繁,这样也导致了气候的变迁,终于猿类产生了“内部分裂”,非洲的古猿最早演变成了所谓“能人”的一种生物,能人分为极多的亚种,可惜能人们能耐还是不行,所以几乎全部灭绝了,只有一小部分能人逐渐进化成为了——“直立人”。

用欧洲的说法,整个更新世发生了多达5个的冰期,要知道整个中生代或许都没有这么多的冰期,而短短的一个更新世就陆续发生了——多脑冰期、群智冰期、民德冰期、里斯冰期和玉木冰期。冰期的地球只有低纬度地区还算温暖宜人,也就是说只有在两个冰期的期间也就是被我们称为“间冰期”的时候,动物的春天才能到来。直立人们也一样,他们在“间冰期”陆续走出了非洲,寻找更广阔的天地。

北京猿人就是“直立人”的一种,可惜的是,这群人走出非洲之后就开始“不思进取”了,人家在周口店每天过得也挺开心,没事和鬣狗斗一斗,杀个同类喝点脑髓什么的,最后搞得一直也没有什么大进化。一批又一批的直立人在间冰期走出非洲,最后又在冰期被冻成狗,慢慢的灭绝掉了。

在里斯冰期之后的间冰期中,一种粗手大脚的物种开始走出非洲,人家基本已经站在非洲人圈的顶峰了,所以希望去看一看更大的世界,随后人家就去了欧洲,在那里发展出了一个个部落,让欧洲的小动物们闻风丧胆。

尼安德特人复原图

他们甚至认为这个世界以后一定是他们的了,可是不久之后,寒风就开始袭来了。

终于到了更新世的最后一个冰期——玉木冰期了。这次冰期被我们称为“末次冰期”,开始于约11万年前,下面说的,就是玉木冰期的故事。

我们都想知道,为什么世界上会有各种肤色,各种长相的部族,为什么会有各种各样的语言。

这次冰期来的比任何一次都要猛烈,就算小动物们快乐的大家园非洲,也开始气候逐渐恶劣,在加上东非地区猛烈的地壳活动,所有的小伙伴们都开始惴惴不安。

终于有一批除了脑袋其他地方都很纤细的物种不愿意生活在这样的非洲了,猎物缺少,草木枯萎,自己本身赖以生存的采集和围猎已经维持不了生活了,并且饥饿的食肉动物门还一直盯着瘦小的他们,所以他们决定,走你!

别忘了,在这群人走出非洲之前,前面说到的一群“表亲”已经走出了非洲,并且逐渐生活在了欧洲,而且人家经受住了不断变冷的气候的考验,长了一身毛不说,还能取火盖房子,粗手大脚的捕捉猎物,这群人就是被我们成为“尼安德特人”的物种,我们也叫他们“早期智人”,也就是说除了他们骨骼惊奇,你把他们的孩子领到家里,几乎也是可以和大家一起上学的。

而我们的祖先“晚期智人”,造物神奇的馈赠,他们身体并不强壮,却要打猎采集跋涉,慢慢的他们的体毛退化,全身光溜溜的,却进化出灵长类少有的皮下脂肪。灵长类生育力低下,而晚期智人变得几乎没有发情期,雄雌全部都有性快感,可是随时随地的性交,这也是所有动物中少有的奇迹。所以就别纠结体毛问题了,人类的体毛本质上都不多,毛少的欧美人也有,大胡子的蒙古人也不少。

终于12万年前,晚期智人Y染色体单倍群突变为M91,M60和M168。

此后在M168突变的基础上,又分别产生了C=M130、DE=YAP和F=M89三个子类型,其中DE=YAP分为D=M174和E=M96两种;DE=YAP又被称为小黑矮人基因,和C=M130几乎同时走出非洲。现在DE=YAP主要分布在印度安达曼群岛的安达曼人、藏族、土家族、彝族、瑶族、日本、朝鲜、满族、缅甸人、克钦人。在汉族人中,D=YAP出现的频率小于1%。F=M89则是全球所有其他人群共有的,现今大概全世界80%以上的人都有这个变异点。

10万年前,C、D走出了非洲,但是他们胆子还不是很大,所以就沿着东非的海岸线走,一直走到印度洋沿岸,最后进入东南亚地区,逐渐向内陆扩散,最终占领了东亚地区。

这群C、D人也就是被我们称为“澳大利亚人种”或者“棕色人种”的一类人,我们也可以叫他们“矮黑人”。可以说他们身上很大保留了现在人类共同祖先的特征。

这群人在新大陆上混得风生水起,好不快活。别忘了,留在非洲大陆的A-M91,B-M60以及E也就是现在黑人的祖先。

所以就当人家矮黑人在沿海地带逐渐深入到亚洲内部的时候,黄种人和白种人的祖先“F-M89”、意大利半岛这些比较湿润的地区。而J-M304,就是我们俗称的“闪米特人”。

可以说这个时代就是这个族群不断形成“语言”的时代,语言是交流的工具,这群人在非洲老家待着的时候,人不多,交流也并不广泛,所以语言仅仅是一个“雏形”,随着族群支系不断扩大,交流变得越来越频繁,尤其是部族之间的交流已经不是部族内打猎时候的“乌拉拉拉拉”了,所以各式各样的原始语言就在这个时候逐渐丰富了。

前面说的J--闪米特人,在这个时候就融合了曾经的C、D人们的原始语言,出现了“原始闪米特语”。

F除了这三个盘踞在地中海周围的G、H、J之外,逐渐的又分化出两个分支,I、K。

I 这个族群剑走偏锋,他看热乎点的地方已经没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了,就跑到更为寒冷的地方,分布到了寒冷的北极圈周围,结果他们发现这个地方已经有了很多的棕色人种C了,结果很简单,融合之,大家一起度过寒冷的严冬,这就是北亚“爱斯基摩人”的一部分祖先。

看我说得轻松,其实这个过程已经整整持续了2万年了,这群F的分支们在亚洲大陆不断扎根,因为冰期越来越严重,他们变得越来越白,眼窝越来越深,已经和现在的白种人很类似了。

现在的时间是5万年前。

前面说的K的时代到来了,K这个族群也慢慢的发展出自己的语言,这是和他们的表亲J-闪米特人完全不一样的语言。K开始向东迁徙,因为这个地区已经很饱和了,他们需要看到更大的世界。结果往东一去,他们看见了一个祖祖辈辈都没见到的巨大高原——帕米尔高原。

如果把整个亚欧大陆看成一个岛屿,那么帕米尔高原就是这个岛屿的山峰最高点,帕米尔高原年代十分古老,面对着新生代才逐渐形成的“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可以不屑的说一声——你也配姓赵,我才是世界屋脊。,帕米尔高原由喀喇昆仑山脉、兴都库什山脉等大山交汇而成,常年寒冷干旱。

所以K们是肯定不会选择过这个高原的,所以他们选择,还是往西去吧,虽然冷点,总被高原反应吐死强。

K在帕米尔闹不住了,一部分K开始跑到了印度地区,他们终于发现了多年前就来到这个地方的矮黑人们,K开始对矮黑人进行不由分说的吊打,而剩下的K,就分化成了N、O顺着印度进入了湿润潮湿的东南亚。

剩下一部分K分化成为P27部族,一部分P逐渐留在了帕米尔,而剩下分离出去的P的征途可是星辰大海,终于到了3.5万年前,他们逐渐跑到了中亚的里海高加索山一带,这地方虽然寒冷干燥,但是地盘很大,所以他们逐渐的开始了一种新兴生活模式——游牧。这个人群就是后来被称为R的人群,后人给了一个响当当的名字——高加索人。

P、R们的语言,可不得了,我在这里暂时命名为——中亚游牧语言。

在K=M9的基础上,产生了包括K1=M177、K2=M70、K3=M147、K4=M230、L=M11、M=M4、NO=M214、P=M45=P*几个子类型,其中NO=M214又分为N=M231和O=M175两个子类,N=M231主要分布在乌拉尔山两侧、北欧北部、东欧北部和北极圈内的爱斯基摩人,而O=M175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北亚东部、部分太平洋岛屿,现今中国汉族的主要类型就是O=M175。

也就是此时,一批神奇的晚期智人,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克罗马农人进入了欧洲大陆,逐渐的驱逐前面说过的,粗手大脚的“尼安德特人”,3万年前冰期已经越来越严重,欧洲就更是如此了。尼安德特人的族群就在克罗马农人的攻击、传染病、武器技术的多重碾压下,逐渐的灭绝了。可能有人问,那克罗马农人到底是哪个人种啊。其实这个争议非常的大,根据有限的DNA调查,只能近似的推断为F人种的一部分,只不过克罗马农人在后来的R人的攻击下,不断消亡同化了,不过这是后话了,这个时代,克罗马农人逐渐占领了欧洲大陆,世界已经属于“晚期智人”了。

图 克罗马农人 从复原图上能看出来一些早期F人种的特点

西方世界暂时就是这个样子了,我们把目光转向东方。

前面说了,K人种分离出了N、O,两个人种。天气还在变冷,怎么办,继续往南边去!前面说了,6--5万年前N、O进入东南亚,他们遇见了很早就在东亚生活的的C系人,原来C系人已经在东亚逐渐突变为下面长相的人种了。

广西柳江人,已经可以看出很强的黄种人特征了,根据同位素判断,这群人最早10万年前最晚6.7万年前就生活在广西了,头骨分析具有蒙古人种和澳大利亚人种的共同特征,有黄种人最大的“铲状门齿”特性,我想问问你的华夏北来说怎么解释。

也就是在这东南亚,N、O人很有可能在那个生存极难的时代,大量的屠杀了C系的东亚土著男性,并且获得女性资源,融合出了一个新人种。

这群人逐渐在东南亚突变进化,眉弓低的族群获得了优势。这个过程整整持续了近两万年,一个新的人种——黄种人的大体特征正式形成。

这个时候已经是2.5万年前了,已经接近玉木冰期的最高峰了,海平面下降,大片的陆地开始裸露出来,C、D血统的矮黑人,棕种人没法和N、O共存,就通过马来西亚一带的大陆桥,逃亡到了现在的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大陆,美拉尼西亚。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现在叫曾经称霸全世界的矮黑人为——澳大利亚人种的原因。

黄种人本来就分为N、O这两个表亲,结果表亲也不和,人类爱撕逼的本性暴露出来了。

黄种人分成了——沿海支人,他们逐渐进入贵州广西一带,和百越出现了接触。

而与此同时,帕米尔高原的P,就是那群白种人P。他们终于忍受不了寒冷,他们越过帕米尔高原,发现了一片巨大的盆地,这就是现在中国新疆的——塔里木盆地。他们开始一路向东,一直走到现在的甘肃地区,成为了白种人里最远的一支,而这群P也是所有白种人里最原始,最纯正的一直。这群人也就是被我们称为——吐火罗人的民族。

图 最原始的白种人之一 P系吐火罗人

时间的车轮就这样的滚到了1.2万年前,给人类带来巨大变革的“玉木冰期”到达了顶峰,物极必反,坚冰的消亡开始了,更新世结束,第四纪进入——全新世。

图 7万年前开始的第二世代人种F的迁徙过程 黑色为第一世代人种残余

而全新世,就是文明燃烧的时代。

在P=M45的基础上,又产生了Q=P36和R=M207两个子类,其中R=M207分为R1a=M17和R1b=M173两个子类。Q=P36包括美洲土著印地安人;R1a=M17包括西亚的伊朗、南亚的印度;而整个R=M173类型被认为古雅利安人的基因,分布在欧洲大部和西亚、南亚。

附录:1500年世界人群Y染色体单倍型类群分布图

注:注:本文首发于公众号【以色列创新】:zhongyichuangxin,这里有浪漫故事,真正的黑科技,以及最权威的以色列高科技公司数据库。

相关阅读
热门精选
孩子 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