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心在死去 我于昨晚去世,走时心如止水!火遍网络,感动无数人!

编辑:
发布时间: 2020-12-14 05:00:40
分享:

人间最妥帖的尊严,体现在生命的起点与终点。

这世上最远的距离,

是仅隔一条马路,

我却见不到你。

01

父母年迈,但都健在;他们相依为命,互相照顾;他们和你在一座城市,相距不过一碗饭的距离;他们在马路这边的小区,你在马路那边的高楼……

如是,人到中年的你,就可以放心了?!

你错了。

8月18日,芜湖鹰都花苑小区内,一对老夫妻双双死亡多日后,才被闻到异味的邻居发现。

生前,这对老夫妻养育两个儿子一个女儿,有着体面而有尊严的职业:

老爷子是重点中学的老师,患有老年痴呆症;老太太是小学教师,身体不太好。

平日里,老两口相互照顾。他们的长子,就住在马路对面的小区里。

警方勘测的结果指向:数日前,老太太突发疾病倒在客厅身亡。而老先生因痴呆无人照料,不幸离世。

即便,他们生前桃李满天下,膝下有三个孩子。但面对衰老和死亡,过往的辉煌和尊严,都变得不值一提。

原来,这世上最远的距离,是仅隔一条马路父母也难见到子女;

这世上还有一种悲剧,是马路这边的父母双双死亡多日,马路那边的子女还蒙在鼓里。

养儿防老,膝下承欢,儿孙满堂……

02

这样的天伦之乐,正成为现代社会的奢侈品。

社会变革带来的家庭结构之调整,生存压力倒逼的中年危机之焦灼,正让老龄化中国哀伤不断,悲剧不止。

“我于昨晚去世,走时心如止水”。

这是2017年12月,南京一小区内81岁独居老人去世两个多月后被发现时,留在家中遗书上的一句话。

这位生前育有儿女的老太太,7年前独自一人搬到离世的小区里。

垂老暮年,疾病缠身,预感到将离开的她,在中秋节当晚写下这封遗书。

她预想,死亡的第二天就会有人到来。她不知,死亡两个多月后才被发现。

而发现者,不是她生养的子女,而是离她最近的邻居。

儿女数个,生前无人问及;遗书落尘,死后无人阅及。

为人父母,最大的悲凉,不过是,生儿育女,勤劳责己,不添麻烦,最终,却活成了一座被人遗忘的孤岛。

03

这人间最妥帖的尊严,体现在生命的起点与终点。

我们大哭一声来到世上,被珍爱,被接纳,被安放。

此后余生,哪怕动荡不安,最初的爱也会犹如苗之芽、树之根,让我们在慈悲中变得坚韧。

我们蹒跚一路来到晚年,被看见,被善待,被照顾。

过往经年,哪怕委屈受累,最后的情也犹如春之花、秋之叶,让我们在凄苦中释怀离去。

当下诸多悲哀,归根结蒂不过是,初生者人如蝼蚁,垂老者逝如草芥。

记得,作家戈舟在《我在这世上太孤独——空巢老人调查》一文中,写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对老夫妇是省城电子研究所的研究员,家境优渥良好,两个儿子优秀:一个毕业于北大,一个毕业于人大。

两个儿子定居北京后,努力打拼,成家生子,都买了150平米的房子。

功德圆满的老夫妇,身体好时也曾结伴出行,周游世界。

但当疾病突然来访,老头儿住进医院治疗,老太太累倒后被邻居发现才捡回一条命。

此后,衰老和病患终日相伴,脸面和尊严荡然不存。

04

如果,你在网上输入关键词“独居老人”和“去世多天”,你会发现下面链接有成百上千条。

仅仅7月和8月,独居老人去世多日被发现的新闻,就有十余条。

《2017年空巢老人调查报告》显示:

●身患疾病的老人,占全国老人总数的1/3,高达5600万人。

●90%的空巢老人,最害怕的问题是:孤独。

相关阅读
热门精选
孩子 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