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交通银行 记忆中的坐标 新街口原交通银行南京分行

编辑:
发布时间: 2020-12-14 04:21:04
分享:

汪晓茜

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历史、理论与遗产研究所副教授,

南京市历史文化名城暨重要近现代建筑保护与利用专家委员会成员

它是南京一座重要的民国建筑,对城市中心地段形态影响很大,是南京市民记忆中鲜明的地标,它就是新街口原交通银行南京分行。

交通银行乃中国早期四大银行之一,系1908年清政府为赎回京汉铁路而设立的。最早的交行总部设在北京正阳门外西河沿,从1910年开始在南京马府街设立江宁试办分行,简称“宁行”。此后,行址屡有变迁。1935年迁至新街口新址办公,称为“京行”。经过20余年的发展,到20世纪30年代初南京分行事业到达顶峰,1933年开始筹建市区中心新街口地段中山东路1号的新址,当时的交通银行已经居于民国金融机构的前列。中外著名银行大都有设计宏伟豪华的大厦作为银行行址的惯例,业务蓬勃发展的交行自然也有这样的需求,不仅能显示出银行的资力雄厚,提升信用,从气势上力压群雄,同时,也具有永久纪念意义的象征。

交通银行南京分行设计由上海缪凯伯工程司建筑师缪苏骏承担,新亨营造厂承建,1935年7月竣工,工程造价约20万元。该建筑分为南北两部分,主体建筑位于南部,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平面近似矩形,地上三层,地下一层。占地面积1858平方米,建筑面积4187平方米。主楼一层为营业大厅,二、三层空间均为办公用房,所有房间围绕二层通高中庭布置,这也是当时十分时髦的采光方式。四角塔楼四层高,为楼梯和储藏间。北部有三座两层高配楼。

交通银行主体建筑为西方罗马式新古典主义造型,大楼正面朝南,门口有四根高达九米的爱奥尼式巨柱直抵三楼,两侧塔楼间以花瓶栏杆连接,遮住背后的屋面,大楼外部东西两侧各配有六根式样相同的檐柱。主楼有高达两米的宽厚檐部,出挑也有一米多。这条檐部是建筑外观上结实的收边,带来了舒展的视觉效果,檐口的齿饰线脚等装饰构件也遵照西方古典的细部做法。建筑外墙面采用水泥斩假石,做工细腻。整个建筑显得坚固挺拔,浑厚凝重,显示了银行业主的雄厚资本和经济实力。

交通银行自1935年矗立起来后,就成为首都南京市中心新街口地区的地标,其高度、规模和非同寻常的西方古典面貌显得异常突出。而业主选择缪凯伯工程司这样当时并不知名的设计机构,很可能和交通银行在各地分行建筑中推广彰显其身份地位的“全国通行之罗马式”规则,以及著名建筑师庄俊的推动不无关系。

考察交通银行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各地所建分行,会发现造型十分相似:三或四层罗马式新古典主义外观,主立面横向分成三段式,正中耸立着高大的爱奥尼柱式,顶着顶层或檐口,据认为这种做法皆来自于交行广东分行的原型,并在交通银行顾问建筑师庄俊的发展下,变为一种适应性强,形体简洁、气派庄重的“通行罗马式”。

为何交通银行首都分行交由名声并不响亮的缪苏骏建筑师设计,如果浏览其简历,可以发现缪苏骏当年是在庄俊的介绍下参加中国建筑师学会,他们应该是相熟的朋友,因此有理由相信,是庄俊推荐缪苏骏作为南京分行的设计师。而业主基于对庄俊建筑师的信任,选择尽管名气不大但能实施其罗马式古典路线的缪苏骏也就不足为怪了。

1937年至1945年日军占领南京期间,这里成为汪伪中央储备银行行址,当时在顶部平台中部又增建一座两层建筑。抗战胜利后,一度被中央银行南京分行占用。不久,交通银行南京分行在原址恢复营业。1949年后,中国人民银行曾短暂入驻中山东路一号直至20世纪70年代工商银行使用至今。

20世纪三四十年代首都南京的新市中心——新街口广场周边逐渐形成了围合,除西北角外,其余三角皆为银行所据,如东北角:交通银行和浙江兴业银行;西南角:邮政储金汇业局,盐业银行;东南角:大陆银行,聚兴诚银行南京分行,从此,这里也成为民国南京真正意义上的金融中心。如今,除东北角的交通银行和浙江兴业银行尚存外,其余旧银行建筑均已拆除,原交通银行作为仅存“历史地标”的意义就变得十分显著。

作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重要近代建筑遗迹,原交通银行旧址如今经过修缮更新,在延续金融功能的同时,继续发挥着城市地标的作用。

相关阅读
热门精选
孩子 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