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下垂的原因 脾主升举:胃下垂的根源在这里

编辑:
发布时间: 2020-12-14 03:48:49
分享:

享受生活 心安神泰《中医基础理论》第22讲

大熊

大熊,理工男,从事医疗大数据工作。有幸十几年前结识并师从中医老苗学习中医,自己和家人都成为中医的受益者。

心啊,肝儿啊是人体重要的器官,这个特别好理解,那为什么脾这么个不起眼的脏,在中医里却有那么重要的地位,被称为“后天之本”呢?

在生活中,我们见到一个人消瘦,会认为“这个人脾胃不好”, “脾胃”是一对CP,脾属阴,是脏;胃属阳,是腑。脾胃互为表里,就像一对夫妻,默契配合,为人体的饮食问题忙碌。脾胃的分工是比较明确的。胃是“丈夫”,主外,它负责“迎来送往”,即把食物从外面"迎”进来,并且打磨碎,分出精微和糟粕,然后把精微物质送交给脾,糟粕下降到小肠。脾是"妻子”,主内,它负责家里的“精细活”,即将胃“上交”的精微物质做成适合身体消化吸收的"美食”,然后分给各个"家庭成员”。

都说“家和万事兴”,夫妻吵架伤和气,夫妻不和更是让家庭幸福指数直线下降。对于我们的身体而言,脾胃这对"夫妻”如果不和, 波及的不仅仅是消化系统。比如,脾胃闹不和,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无法化生充足的气血津液,而五脏六腑得不到补给,人就会出现乏力气短、头晕、嗜睡等症状。这是我们上节课学习的“脾主运化”的功能。

这节课我们来了解脾的另一个功能——“脾主升举”’。

脾主升举主要体现在气机升降方面。脾主生清,“升”有下者上行、升浮向上之义。五脏都有自己的升降特性,心肺在上,在上者宜降;肝肾在下,在下者宜升;脾胃居中,在中者能升能降。五脏气机升降相互作用,形成了机体升降出入气化活动的整体性,维持着气机升降出入的动态动衡。清代名医黄元御先生的气机升降图是对于学中医的人来说,必须深刻记忆在脑子里的。

脾性主升,是指脾的气机运动形式以升为要。脾升则脾气健旺,生理功能正常。中医认为,“脾主升清,胃主降浊”,二者相互配合,运转中焦气机斡旋之枢机。脾主升举,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升输清气,二是升举脏器。

生输清气

脾主升清,主要讲的是脾气向上升举清阳的作用。“清”,即“清阳”,“清阳’主要包括水谷精微、卫气、精阳之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府”。“升清”,是在脾运化水谷的基础上,将消化吸收的水谷精微从中焦向上输送至心肺、头目,营养机体上部组织器官,并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

若人之脾阳健运,脾气升举有力,脾主升清之功能正常,则气血化生有源,生命活力旺盛。若劳倦过度、饮食不节,导致脾气虚馁,脾气升清之力减弱,则头目清窍失养,可见头晕目眩、神疲乏力、四肢懈怠,正如《内经》所言“气脱者,目不明”。脾气不能升清,还会影响中焦气机斡旋,清阳不升则浊阴不降,导致中焦气滞,而出现腹胀、纳呆等症状。脾气不能升清,严重者还会出现“清气下陷”,可见便意频频、久泻久痢等病症。

很多人反映一天都昏昏沉沉的,记忆力也不行,思维也不行,整天不知道在干啥。主要是脾脏的问题,脾不升清,气血不能很好上养头部,西医讲血液供养不好,导致头昏昏沉沉的。

怎么办呢?锻炼身体,动静结合,劳逸结合,少思虑,节房事,使一切有损于气血建设的都掰掉。好事者少事,好生气者少生气,好算计者少算计,把这些慢慢减少下来,气血慢慢就起来了。讲究饮食调养,适当的时候吃点药,例如健脾丸,脾一健旺,能升清降浊,气血带到头上濡养头部,这个人就很精强,反应也快,记忆力也好,头脑也清醒,不然整天头脑昏昏沉沉。

这些都是脾的升清作用不能发挥所致,这也是为什么逍遥丸通过疏肝健脾,就能够调节情志的原因,清阳升发了,头部阳气足了,人自然就有精神,也就逍遥自在了。

所以,我们运用健脾的方法不但可以治疗消化系统疾病,也可治疗精神神经系统及眼、耳等五官科疾病。

升举脏器

与脾气“升清”相应的是脾气“升举”之功能。脾气向上升举清阳的同时,还有一个巨大的作用,升托内脏,维系人体内脏位置相对恒定,防止内脏下垂的作用。若脾气亏虚,升举乏力,临床可表现为脱肛、胃下垂、肝下垂、肾下垂、妇女子宫脱垂等内脏下垂病证。内脏下垂与清气下陷,中医统称为“中气下陷”。在临床上,治疗中气下陷证常采用补益脾气、升清托举的治疗方法,代表方剂如“补中益气汤”。

临床运用

脾能升举,则水谷精微才能正常吸收和输布,气血生化有源,人体结构正常,功能稳定,人体始终有生生之机。若脾气虚不能升清,则气血生化乏源,头面诸窍失养,可见神疲乏力,头晕目眩,耳鸣等。水谷精微不能上输而与糟粕浊物混杂而下,又可致泄泻。脾气亏虚,升举乏力的时候又会出现胃下垂、妇女子宫脱垂等内脏下垂病证。

这些问题都要从治脾入手,恢复脾的生举功能。一个代表性的方剂就是补中益气丸。

补中益气丸这个方子出自“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李东垣写了一本著作,叫做《脾胃论》,可以说他是脾胃派的鼻祖,特别擅长治疗脾胃问题,也特别善于从脾胃入手来治疗其他问题,补中益气丸这个方子可以说是凝聚了李东垣毕生所学。

先来看一下补中益气丸的药物组成:

配方:炙黄芪、党参、炙甘草、炒白术、当归、升麻、柴胡、陈皮、生姜、大枣。其中黄芪、党参是补气的要药,炙甘草也是补益脾胃的、炒白朮有燥湿、健脾的作用;当归补血活血,同时有润燥的作用,陈皮理气,燥湿、健脾;升麻、柴胡的药性都是往上走的,可以把气往上提,这个方子最大的妙处就是升麻、柴胡的使用,帮助气机往上走!所以整个方子的作用就是:补气、提气。

提醒:补中益气丸是中成药,可以直接去药店购买,很方便!

人的脾胃是负责“升清降浊”的,胃负责将浊物,也就是食物的残渣向下排出体外,脾负责将食物的精华吸收转化为人体需要的养分,胃和脾就像一个跷跷板,脾气左升,胃气右降;如果脾气升不上来,那么胃气也就降不下去,人体的整个循环的就停止了;所以气虚下陷的根源在脾胃,治疗当然也要从脾胃入手,但是已经出现气虚下陷的情况,就不能单纯补气,还得同时提气,这就是补中益气丸的治病思路,一边补气,一边提气!

那么这个补中益气丸主要可以治疗哪些问题呢?

当脾胃过于虚弱,或者这个人耗气比较严重,比如:话务员、老师、客服等等,讲话特别多的人就容易耗气,如果平时不注意保养,就会很容易气虚,如果气虚严重,就会出现气虚下陷的情况,当气虚下陷的时候,人就会出现很多的问题,比如:

1、胃下垂

2、肛门下坠

3、女性会出现乳房下垂

4、身上的肉都会感觉有一种下垂感,人的整个形体是一种下垂形

5、腹胀,特别是饭后、下午或者晚上腹胀会特别严重

6、容易出现腹泻或者便秘

总之,整个人都是一种下垂感,因为气虚下陷,无力托举整个内脏和身体,所以整个人会特别无力、能坐着绝不站着,能躺着绝不坐着,会特别的无精打采。

当你出现这些症状的时候,那就说明你的气虚已经非常严重了,这个时候就需要用补中益气丸了,参苓白术散虽然也能补气,但是提气的力量不够。补中益气丸提气的力量就比较大,气虚下陷的时候就需要用到它!

好了,今天的内容就讲到这里。我们还是来完成几道作业题,看看你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

想知道自己答案是否正确,扫描下面二维码加享泰极公益学堂助理,拉你进享泰极公益学堂群学习,今晚中医老苗还要对此节课做更深入精彩的的讲解。

扫码立即开启中医学习之旅

成为会员,享受更多会员福利

每周1、3、5中医思维十公众号头条会推送大熊的48篇《中医基础理论》课学习笔记,当晚的享泰极公益学堂,中医老苗会语音解读。如果您因为工作或者其他事务,没有能及时看到推文,没有来得及听到苗老师在群里的语音解读,再返回去找到就需要花很大功夫了。

学习《中医基础理论》,不管是文字的学习笔记,还是相应的语音解读,都需要反复读和听,才能最终掌握。同时,学习的过程需要交流,有问题的时候,可以找到答疑的老师咨询……

所以,中医思维十团队的伙伴们会将大熊的学习笔记和老苗的解读汇集成专题,方便会员随时学习。

只需要花299元购买《中医基础理论》课,就能成为享泰极会员,会员的福利包括有:

1 48节中医基础理论课不限时反复学习

2 专属会员群,配备一名助教,在固定时间答疑,帮助同学解答课程问题及其他相关学习问题

3 免费获得在商城销售很火爆,价值299元的好物——由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苏琛博士开发的调理痰湿体质的飞燕饼五盒。

4 享泰极社群商品享会员价。

5 可在成为会员后申请助教,我们帮助你建立学习群,把享泰极学堂更多好的中医课程推广普及,成就自己的事业。

适合谁听

* 喜欢中医养生,却难以分辨干货和广告的你

* 平日健康小毛病想自己搞定,为家人健康当好参谋的你

* 事情特别多,情绪烦躁,对健康焦虑的你

* 喜欢中医,想系统学习又想轻松学习的你

* 想在中医养生行业创业,施展拳脚的你

相关阅读
热门精选
孩子 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