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女应无恙 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编辑:
发布时间: 2020-12-13 10:04:10
分享:

很怀念小时候,那时报纸、杂志、电视和广播是我们的灯塔,图书馆是我们的星辰大海。那时我们的记忆力好于体力,没有云存储,只有脑回路。

这是申鹤公众号第285天的第285篇原创文章

短暂的来武汉出差。

这是第三次来武汉,之前的两次都是行程匆匆,这几天虽然也是一刻不停,但是这次更像是出征。

今天下午,转站的途中,坐在出租车上,一直手机回复,结果一抬头,车已经驶上武汉长江大桥。

三入武汉,却是第一次“上桥”,传说中的“武汉长江大桥”几个字赫然出现在眼前,两边就是平静的长江,那一刻,我一个外地人还真是像刚进城一样,欣喜的不得了。

前一秒还在工作的繁杂中各种焦灼,下一秒就心旷神怡、宠辱偕忘了。

是不是所有经过武汉长江大桥的人都会不自觉地,望向长江。

那个瞬间,脑子里立马浮现出来了毛主席的《水调歌头·游泳》:

才饮长沙水,

又食武昌鱼。

万里长江横渡,

极目楚天舒。

不管风吹浪打,

胜似闲庭信步,

今日得宽馀。

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

龟蛇静,

起宏图。

一桥飞架南北,

天堑变通途。

更立西江石壁,

截断巫山云雨,

高峡出平湖,

神女应无恙,

当惊世界殊。

刚饮过长沙的水,

现又吃了武昌鱼。

我在万里长江上横渡,

举目眺望舒展的长空。

哪管得风吹浪涌,

这一切犹如信步闲庭,

今天我终可以尽情流连。

孔子在岸边叹道:

光阴如流水般远去了。

江面风帆飘荡,

龟蛇二山静静伫立,

胸中宏图升起。

大桥飞跨沟通南北,

长江天堑将会畅行无阻。

我还要在长江西边竖起大坝,

斩断巫山多雨的洪水,

让三峡出现平坦的水库。

神女想必很健康,

但她会惊愕世界变了模样。

一直喜欢毛主席的诗词,常常觉得,少年人要多读毛主席的诗,因毛主席的诗里有傲气,有骨气,有霸气。

他曾经给生病的女儿推荐“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来勉励她,说这诗里有“气”,其实毛主席的诗才是最有“气”的,这种“气”有心高气傲、人定胜天的心性,又有傲视群雄、舍我其谁的霸气,有风流人物、尽在今朝的自信,又有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的沉稳。

《水调歌头·游泳》就是最有"气"的一首。之前读的时候,只觉得大气回旋,今日,就在长江之上,再重读这首诗,果然荡气回肠。

1954年中央人民政府决定修建武汉长江大桥。1955年毛泽东视察了全部工程。

1956年毛泽东巡视南方,又飞往武汉,视察了大桥的施工,并准备在长江游泳。

6月1日,毛泽东从武昌岸边长江大桥8号桥墩附近下水。在1957年2月11日写给民主人士黄炎培的信中,毛主席说:“游长江二小时飘三十多里才达彼岸,可见水流之急。都是仰游、侧游。”

尽管水流湍急,两天后,6月3日,为了考察建设中的武汉长江大桥,他建议从汉阳鹦鹉洲附近下水,穿过桥墩,游到武昌八大江江面上船。

6月4日,他又一次游过长江,从汉阳到武昌。

三次畅游长江后,写下了《水调歌头·游泳》。

毛主席写《水调歌头·游泳》一诗时,已是63岁的高龄了。

而63年后的今天,大桥依然壮阔,长江仍然宏伟,祖国70年山河,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行驶在武汉长江大桥上的那一刻,才真的理解了什么叫做“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才理解了什么叫“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即将出征武汉,风樯动, 龟蛇静, 起宏图。

愿不管风吹浪打, 胜似闲庭信步。

相关阅读
热门精选
孩子 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