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血虫子 十大吸血鬼昆虫

编辑:
发布时间: 2020-12-11 22:20:20
分享:

1.【锥蝽】也被称为“接吻虫”,这一听起来相当浪漫的名字来源于它们独特的吸血方式。它们专门叮咬人的面部,喜欢寻找皮肤较薄的区域下口,如唇部、眼睑等。它们所咬的伤口并无疼痛感,即使它们的体形很大,一次性吸得血很多。锥蝽也会传播南美锥虫病等疾病,生物学家查尔斯·达尔文就曾被侵扰锥蝽咬伤,有些人相信他就是死于南美洲锥虫病。锥蝽成虫体长25mm上下,略呈椭圆形,色黑或暗褐,胸、翅及腹侧缘有红或黄斑。刺吸式口器,喙长,分3节,摄食时伸长,可直接自皮下毛细血管吸血,不用时弯入前胸腹面沟内。喙可与沟嵴摩擦,发出短促刺耳的声音。眼后部位变细似颈。前胸前狭后宽,足长。

2.【蚊子】,属于昆虫纲双翅目蚊科,全球约有3000种。是一种具有刺吸式口器的纤小飞虫。通常雌性以血液作为食物,而雄性则吸食植物的汁液。吸血的雌蚊是登革热、疟疾、黄热病、丝虫病、日本脑炎等其他病原体的中间寄主。除南极洲外各大陆皆有蚊子的分布。其中,以按蚊属、伊蚊属和库蚊属最为著名。

3.【蜱虫】也叫壁虱,鳖吃,俗称狗鳖、草别子、牛虱、草蜱虫、狗豆子、牛鳖子。在四川方言中有叫逼煞等。蛰伏在浅山丘陵的草丛、植物上,或寄宿于牲畜等动物皮毛间。不吸血时,小的才干瘪绿豆般大小,也有极细如米粒的;吸饱血液后,有饱满的黄豆大小,大的可达指甲盖大。蜱叮咬的无形体病属于传染病,人对此病普遍易感,与危重患者有密切接触、直接接触病人血液等体液的医务人员或其陪护者,如不注意防护,也可能感染。该寄生虫极其喜欢皮毛丛密的动物,尤其喜欢黄牛,经常可以在黄牛的脖子下方、四腿内侧发现其身影,多时会聚集成群,并且非常不容易剔除。在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农村极为常见。

4.【吸血蛾】随着全球气温增高,芬兰逐渐出现了许多热带气候物种,其中就包括一种名为calyptra thalictri的蛾子,据研究人员称,这种蛾子是“吸血鬼”,也会吸食人类的血液。它们这种吸血能力源自其祖先吸食果汁的习惯,这种蛾类的祖先需要先利用尖利的长鼻子刺破果皮,才能将嘴伸进其中吸食果汁。与蚊子吸血的习惯恰恰相反,吸血蛾是雄性吸血,雌性吸食植物汁液。

5.【吸血蠓】嗜食性广泛,各亚科间食性有别,在不同的种类有一定的倾向性,有的种类嗜吸人血,有的种类嗜吸禽类或畜类血。绝大多数种类的吸血活动是在白天、黎明或黄昏进行。但常见的勒蠓属、库蠓属和拉蠓属,刺吸哺乳类的血液为主,有少数刺吸鸟类血液。蠓吸血一般没有严格的选择性,但有的种类也有倾向性,如陈旧库蠓等主要吸牛、马、猪的血,孝库蠓主要吸家禽的血;台湾拉蠓主要吸人的血;也有的蠓种刺吸禽血等。这些吸血雌蠓须吸足血后,卵巢方能充分发育。勒蠓、拉蠓在白天吸血;库蠓通常在晨、昏吸血。交配时,雄蠓成群飞舞,雌蠓加入婚舞求偶结对后,离群完成交配。 幼虫期生长发育的场所称为滋生地,雌虫选择滋生地一般以有机物质丰富的荫凉、潮湿的处所。成蠓平时多栖息于以草坪、树林、竹林、杂草、洞穴等避风和避光处,当温度、光线适宜,无风晴天,在草坪、田野、树林、溪边常有成群的蠓群舞。库蠓属成虫往往在日出前和日落后活动最频繁,而勒蠓属和拉蠓属则在天亮后活动较频繁。在阴天和无风天蠓活动更为频繁。

6.【臭虫】,半翅目臭虫科昆虫,在我国古时又称床虱、壁虱,约75种,世界性分布,吸食人和温血动物的血液。其中,温带臭虫和热带臭虫吸食人血;疏毛臭虫吸食蝙蝠血;燕臭虫属吸食燕血;Cimexopsis nyctalis吸食雨燕的血;鸡臭虫吸家禽的血,也吸人、猪的血。臭虫有一对臭腺,能分泌一种异常臭液,此种臭液有防御天敌和促进交配之用,臭虫爬过的地方,都留下难闻的臭气,故名臭虫。

7.【白蛉】是一种与蚊相似的吸血昆虫,成虫为黄白色或灰白色,有双翅,全身密布细毛,长约3mm,口器为刺吸式,停息时两翅竖立,其幼虫孽生于动物巢穴、墙洞以及蓬松的土壤里,成虫在夜间活动,吸食两栖类、爬行类及哺乳动物的血液。其也是热带地区最大的害虫,雌性吸血,有数种白蛉传播严重的人类疾病,包括由利什曼寄生虫引起的传染病。 白蛉以头部的喙器刺入皮肤吸吮人和动物的血液,被叮咬后有人可毫无反应,有人感微痒或剧痒,局部出现红色丘疹、风团、小结节或糜烂、水疱等损害,愈后可留下色素沉着的斑片。若白蛉体内含有LD小体在叮咬人的皮肤时可引起利什曼病、皮肤利什曼病的发生。

8.【蛾蚋】科又称蛾蠓科、毛蠓科,俗称蛾蝇。是微小型多毛或鳞毛的双翅目昆虫,包括吸血的白蛉和室内常见的蛾蚋等重要卫生害虫。幼虫多生活在水生生物的栖息地,包括浴缸、洗手盘等,是浴室常见的滋扰性害虫。

9.【舌蝇】,亦译螫螫蝇。英文名:tsetse fly。 双翅目蝇科舌蝇属非洲吸血昆虫,约21种,能传播人类的睡眠病以及家畜的类似疾病——非洲锥虫病。舌蝇以人类、家畜及野生猎物的血为食。分布广泛,多栖于人类聚居地及撒哈拉以南某些地区的农业地带。在非洲大陆.舌蝇从不叮斑马,一旦被舌蝇叮咬.就可能染上“昏睡病”——发烧、疼痛、神经紊乱,直至死亡。

10.【牛虻】,虻的俗称,状似蝇而稍大,雌虫刺吸牛等牲畜的血液,危害家畜 。为中形到大形的种类,强壮而有软毛,通常称为牛虻。概形灰黑,粗壮,呈长卵形。体长约 19毫米,宽约6毫米。大型虻体长达40毫米,较少见。 头阔、呈半球形,两侧复眼大,口器刺吸式,触角三节,短。胸部背板及小盾片灰色。体多被黑色软毛及灰白粉质物。一对前翅发达,透明膜质,翅脉棕色;后翅退化成平衡棒,黄色。腹横节状,端部弧形;具六足,粗壮。7—9月成虫,善远距飞翔,多见于郊野及牲畜聚集场所。

相关阅读
热门精选
孩子 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