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锁 铁锁横江什么意思?铁锁横江典故出处介绍

编辑:
发布时间: 2020-12-08 12:43:04
分享:

西晋灭吴算是迟早都要发生的事情,当时东吴还在长江专门布置了一到防线,想着晋军应该也不善于水战。但是被王浚一举突破,吴军瞬间变成了溃败之势。这次要为大家讲的成语铁锁横江就和东吴被灭有关。铁锁横江这个成语可能比较冷门,所以大家还不太清楚是什么意思,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下铁锁横江的意思还有背后的典故故事,当年东吴到底有没有办法抵挡住晋军的进攻,保住政权呢?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晋书王浚传》,时间是在西晋泰康元年(公元280年),主人公是西晋名将王浚。原文如下:

太康元年正月,浚发自成都,率巴东监军、广武将军唐彬攻吴丹杨,克之,擒其丹杨监盛纪。吴人于江险碛要害之处,并以铁锁横截之,又作铁锥长丈余,暗置江中,以逆距船。先是,羊祜获吴间谍,具知情状。浚乃作大筏数十,亦方百余步,缚草为人,被甲持杖,令善水者以筏先行,筏遇铁锥,锥辄著筏去。又作火炬,长十余丈,大数十围,灌以麻油,在船前,遇锁,然炬烧之,须臾,融液断绝,于是船无所碍。二月庚申,克吴西陵,获其镇南将军留宪、征南将军成据、宜都太守虞忠。

这段记载的大意是:西晋太康元年(公元208年)正月,王浚从成都出兵,率领巴东监军、广武将军唐彬向东吴丹杨地区发动进攻,生擒东吴丹杨都督盛记。东吴军队在长江险滩要害之处以铁链横锁江面,又暗中做了很多数丈长的铁锥暗藏江中,防止晋军战船通过。

不过,在开战之前,羊祜已通过抓捕东吴的奸细得知了这一情况。王浚下令制作了几十个大木筏,每个长、宽均有百余步。大木筏上扎上很多草人,并为其穿戴整齐,扮作士兵模样,同时挑选出军中水性高强的士兵在大木筏上与草人同船先行。大木筏顺流而下,吴军暗藏江中的铁锥便会扎入木筏,木筏上的士兵再将铁锥取出,用木筏带走。

同时,王浚命士兵制作出很多长十余丈、粗几十围的巨型火把,在火把上灌入麻油,放在战船前,遇到铁索就点燃火把,将铁索烧断熔化。这个方法果然奏效,战船畅通无阻。到了二月初三,晋军攻克西陵,俘虏东吴镇南将军留宪、宜都太守虞忠。

本文要介绍的便是根据这一故事演变而成的一句成语,叫做“铁锁横江”,本意为用铁锁横江阻拦,但后来多比喻无论多险要的地方也不足恃,即使在险要之处设铁锁也会被攻破。唐代诗人刘禹锡《西山怀古》中的“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说的就是这个成语典故。

本文介绍的这则成语故事发生在三国历史中的最后一年,也就是西晋发动灭吴战争期间。为了防止晋军顺江而下,东吴采取了铁锁横江的策略,自以为万无一失。不过,令东吴没有想到的是,早在战争开始前几年,西晋名将羊祜已经弄清楚了铁锁横江的破解之法,王浚按照这一方法很快便突破了东吴的这一防御工事。此战过后,晋军顺流而下,仅仅数月时间便兵临金陵城下,东吴帝国宣告灭亡,三国这段历史也就此结束。

相关阅读
热门精选
孩子 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