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克铀的威力 世界最毒的毒是什么 0.1克能杀死100亿人

编辑:
发布时间: 2020-10-12 16:55:10
分享:

世界最毒的毒是什么 0.1克能杀死100亿人

以下文字资料是由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世界有很多死亡事件是和毒药有关,哪怕是有人恶意下药,或者不小心误食。当然毒药是最致命的东西,往往中毒不及时治疗就会丧命身亡。那么大家最好奇还是世界上最毒的毒药是什么,下面中国小编将揭秘世界上最毒的毒药。  

  在19世纪,居里夫人发现了铀的放射性衰变特性的物质,她细心研究了发现沥青铀矿和辉铜矿的放射性比纯粹的铀的放射性更强烈,在艰苦分出放射性很强的元素——钋

  钋是世界发现最毒的物质,钋-210毒性比氰化物高1000亿倍,相当于0.1克钋可以杀死100亿人。可见钋是毒害性是有多强。钋-210属于极毒性核素,它容易通过核反冲作用而形成放射性气溶胶,污染环境和空气,甚至能透过皮肤而进入人体,因此必须密封保存;美国原子核管理委员会规定,钋-210最大摄入量为一万亿分之0.8克。

  钋的α射线能使有机物质分解脱水,引起有机体的严重的生物效应,而且它能是在水解生成胶粒,容易吸附在蛋白质上,语血浆结合造成化合物。破坏身体内循环,极其致命。

  钋-210进入人体后,能长期滞留于骨、肺、肾和肝中,其远期辐射效应会引起肿瘤。急性钋中毒与外照射急性放射病的症状基本相似,到晚期突出的症状是肾萎缩和肾硬化。钋-210盐类的放射性很强,可使其盐溶液发生辐射分解,不断产生过氧化氢和臭氧等气体,并放出大量的热。当钋-210的浓度较大时,由于辐射气体所产生的气压不断增加,甚至引起盛放钋盐溶液的容器爆炸。

  在2006年1月11日,原俄罗斯联邦安全局中校亚历山大·利特维年科在英国避难处被人下药,导致他不断呕吐,大量脱发,检查表明,他的中枢神经、心脏、肾和骨髓都遭到不同程度的伤害,于当月23日晚不治身亡。

  随后英国为英国卫生防护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他们在利特维年科的尿液里发现了放射性核素钋-210,而且钋-210的含量极高,表明他被人下毒。英国警方说,他们在利特维年科到过的酒吧、寿司店、他在伦敦的住处和其他一些地方都发现了钋-210的痕迹。

  当然,钋-210的元素非常男提炼,没有高智慧的科学家无法提炼出来。

  钋-210属于极毒的放射性核素,它发射的α粒子在空气中的射程很短,不能穿透纸或皮肤,所以在人的体外不构成外照射危险。但是它的电离能力很强,如果通过吸入、食入或由伤口进入人体内,可以引起体内污染、中毒或急性放射病。如果在短时间内体内的吸收剂量达到4Gy,可以致命。据美国保健物理学会估算,大小不及一粒盐的钋-210,可使体重70公斤的人死亡。

  但是,在通常情况下,钋-210对自然界和人类并不构成危险。这是因为钋是最稀有的元素之一,在地壳中的含量大约只有一百万亿分之一。天然的钋存在于所有铀矿石和钍矿石中,但含量极微。在自然环境中,例如大气以至人体内都有极微量钋-210存在。钋-210的物理半衰期为138天,这就是说,每过138天,它的放射性活度就自动减少一半,约2.5年后其放射性基本消失。

  因为钋-210在自然界的含量极微,为了供工业目的使用,只有在核反应堆中用中子照射氧化铋可生产毫克量的钋-210。全世界每年只生产约100克钋-210。包括我国在内的有钋-210的国家,都有严格的管理制度保证核安全。

  钋-210虽是极毒的放射性核素,但它本质上是一种重金属,常见的重金属中毒都是有解药的,钋-210也不例外。1980年美国国家辐射防护委员会第65号报告推荐使用二巯基丙醇加速体内钋-210排出。但是,BAL的毒性反应较大,可有恶心、头痛、血压升高、心动过速、视力模糊、肝肾功能损害等,现在基本已被二巯基丁二酸钠和二巯基丙烷磺酸钠取代,它们是巯基型螯合剂,都有两个活性巯基,与金属亲和力大。二巯基丁二酸钠是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研究出来的新药,对加速体内放射性钋-210的排出有较好的效果,也用于治疗急性砷、铅、汞和金中毒。

  人体受钋-210污染后应迅速给予急救。如果身体表面有钋-210污染,应立即淋浴,用肥皂水洗皮肤,然后用5%二巯基丙烷磺酸钠清洗污染部位,必要时切除不易去污的创伤组织。经胃肠道进入体内者,应予催吐、洗胃、缓泻和利尿,同时肌肉注射二巯基丙烷磺酸钠。解放军第307医院在1963年曾经收治过4例钋-210体内污染的病人,事故后7小时开始用我国研制的二巯基丙烷磺酸钠治疗。他们在事故后情况良好。他们中1名女性于事故后脱离射线工作,生育1男1女,另3名男性继续从事射线工作,他们的夫人分别生育两个男孩、1个女孩和1个男孩,这6个小孩均身体健康。15年后他们再次到307医院进行详细检查,结果均未见异常改变。

以上内容由本站整理发布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阅读
热门精选
孩子 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