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音乐教学反思 幼儿园过家家教案

编辑:
发布时间: 2020-12-28 21:47:27
分享:

第一课:让我们一起玩过家家

活动目标:

1.喜欢和老师一起模仿做饭,喂娃娃,唱歌;

2.进一步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

3.能够大方的讲述和孩子一起玩娃娃屋的故事,在理解歌词的基础上创作歌词。

活动准备:

游戏道具:几副爸爸的相框,妈妈的假头发,一个娃娃,小勺子,小碗,音乐带等。

环境创造:一个“玩偶之家”

知识准备:孩子会唱歌,提前请两个有能力的孩子学习表演。

活动流程:

1、节奏表现“头发、肩膀、膝盖、脚”

“孩子们,现在请跟着音乐做动作!

导游:小朋友每天在幼儿园唱歌跳舞玩游戏都很开心!那

你能告诉王小姐你最喜欢什么游戏吗?谁在洋娃娃的房子里?她们..

你在家会做什么?王老师编了一个玩玩偶之家的儿童游戏

你还记得一首叫《我们一起过家家》的歌吗?我们一起唱歌好吗?

2.孩子们唱“我们一起玩过家家”这首歌

孩子们唱得很好。有两个孩子想表演这首歌。你想看吗?

3.欣赏孩子的表演,激发孩子对表演的兴趣。

指南:孩子,刚才两位爸爸的妈妈表现如何?像爸爸妈妈吗

妈妈在哪?你在哪里看到的?

有没有人做一些和他们不一样的事?

4.让孩子学会做菜

导游:“你看到爸爸妈妈怎么做饭了吗?能学到东西吗?”引发

儿童模仿表演的兴趣;鼓励孩子用不同的动作来表达烹饪;孩子们听着

试着表演音乐。老师对每个人模仿表演的更好的行动给出了反馈。

5.集体表演

两人一组表演。提出表演要求:表演时眼睛要盯着和你一起表演的小朋友,就像玩玩偶屋游戏一样。你也可以邀请客人和老师来看你的表演。

6.结束语:

孩子们的表演很精彩。老师为你高兴。现在让我们随着欢快的音乐跳舞。

教案二:我们一起过家家吧

活动目标:

1.通过玩家庭活动增加社交技能。

2.知道打扮的对象和作用。

教学资源:

请家长提前在游戏区(父亲、母亲、医生、邮递员、魔术师、女巫、...)

原因动机:

老师讲了“阿拉丁神灯”的故事,和孩子们讨论:阿拉丁请求神灯把他变成王子。如果你也有神灯,你希望神灯把你变成谁?

活动流程:

1.老师装作灯神的语气,双手抱胸,走到每个孩子面前问孩子:“师傅,请告诉我,我能把你变成谁?”。

2.老师把孩子们的愿望一一记录下来,和他们讨论:为什么要做这个人?如果你是* *,你最想做什么?把儿童对话的内容写成海报,贴在语言区或游戏区。

3.老师在游戏区展示各种道具和服装,并且实际穿着,比如穿白色的医生制服,戴口罩,挂听诊器,让孩子猜老师变成了谁。让孩子知道,打扮可以让自己变成另一个人。

4.老师把孩子分成小组,游戏区的服装道具也分成同样数量的小组。

5.老师提前示范怎么穿衣服,让孩子互相帮助,练习穿衣服。

6.孩子练习穿衣服后,老师提醒他们要打扮成自己想成为的角色和人物,比如,作为母亲应该打扮成什么样?你装扮成什么护士阿姨?当国王有什么好打扮的?

7.刚开始每组先帮一个人打扮,然后轮流给别人打扮,老师及时给予协助。

注意事项:

1.小班的孩子生活经验不丰富,穿衣打扮的作用概念不明确。如果孩子的想法不符合实际,老师应该尊重他们。

2.如果能建立班级义工妈妈制度,鼓励家长参与教学,就能让教学更顺畅,让孩子学得更多。

扩展活动:

1.打扮好后,让孩子们轮流上台表演,让大家猜猜“他是谁?”(比如玩妈妈的孩子,穿高跟鞋绕一圈,然后拿锅铲)或者让孩子告诉我他在玩谁?

2.道具和服装继续放在游戏区,让孩子们继续玩游戏。

3.让孩子带着自己的布偶或者娃娃去学校玩帮娃娃打扮的游戏。

评估:

1.我可以和我的同伴们在过家家中互相帮助。

2.能够说出自己装扮的对象和角色。

下一页

相关阅读
热门精选
孩子 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