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扩张能治愈吗 垂体后叶素支气管扩张能治愈吗?

编辑:
发布时间: 2021-03-11 04:58:26
分享:

  垂体后叶素中虽然含有激素,但是垂体后叶素可以治疗很多种疾病,在使用垂体后叶素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避光使用,否则的话可能会影响到效果,那么垂体后叶素支气管扩张能治愈吗?

垂体后叶素支气管扩张能治愈吗?

  支气管扩张合并咯血是临床常见危急重症,虽然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对该病有确切疗效,但考虑到目前支气管扩张急诊手术死亡率高,药物治疗仍不失为首选方法。

  近年来临床上应用多种扩血管药物及止血药物对支气管扩张合并咯血进行治疗,常用药物如缩宫素、普鲁卡因、硝苯地平、垂体后叶素、酚磺乙胺、卡络柳钠等药物。而在这众多止血药物中,垂体后叶素因其优异的血管收缩作用成为支扩咯血的首选药物。

  其通过充分发挥加压素的重要作用,直接影响血管平滑肌的功能,表现为强烈的缩血管作用,导致肺小动脉的收缩,引起肺部血液循环量减少,通过降低肺部血液循环压力的方式,从而使血小板凝聚于肺血管破裂处形成血凝块而达到止血目的,它是目前治疗咯血最常用、最有效,且起效快的止血药,故有「内科止血钳」之称。

  但因其对肺小动脉强烈的收缩效果导致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常出现头痛、面色苍白、心慌、胸闷及胃肠应等不良反应,另外,垂体后叶素还会刺激子宫兴奋,冠心病、心力衰竭的患者以及孕妇不适宜使用,因此限制了其在临床的应用。

  酚妥拉明作为短效α-受体阻滞剂,是曾被久置、轻置的老药,但近年来,因为受体学说研究的进展,酚妥拉明再次引起医学界的关注,并已逐渐在临床广泛使用。

  该药物同时具有突触前α2受体阻断作用和突触后α1受体阻断作用,并对血管平滑肌有直接松弛作用。这便为酚妥拉明应用于支气管扩张咯血的治疗提供了可能性。其对动、静脉均具有扩张效果,但对小动脉扩张作用更强,可减轻心脏的前、后负荷,降低肺动脉压及周围阻力。

  止血机制可能是由于良好的血管扩张作用,使得右心房压、肺动脉压、肺毛细血管楔压、肺血管及全身血管阻力、动脉压力同时降低而终止咯血,尤其适用对于咯血伴有高血压、肺心病患者更为适宜。

  既往有研究报道,应用酚妥拉明对60例大咯血病人(24h咯血>300mL,其中肺结核56例,可疑肺癌4例)进行止血治疗,剂量为10~20mg酚妥拉明加入5%葡萄糖或5%葡萄糖盐水500mL,静脉滴注,滴速为每分钟5~8mL,qd,连用5~7d,结果有效率高达85%,效果十分理想,但由于其强大的舒张血管作用,对于出血量较大的咯血患者,可能会诱发休克,因此,总体而言,该药物的临床应用与推广同样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垂体激素是什么?

  垂体激素(hypophyseal hormones,pituitaryhormones)是脊椎动物垂体(或脑下垂体)分泌的多种微量蛋白质和肽类激素的总称。它们的作用各异,分别调节动物体的生长、发育、生殖、代谢,或控制各外周内分泌腺体以及器官的活动。

  垂体有腺垂体(即前叶和中叶)和后叶的神经垂体两部分组成。

  垂体前叶垂体前叶和中叶总称腺垂体,分泌一系列蛋白质和多肽激素,如促甲状腺激素(TS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促黄体生成激素(LH)、促卵泡成熟激素(FSH)、催乳素(PRL)、生长激素(GH)、促黑激素(MSH)、促脂解素(LPH)、内啡肽等。这些从腺体分泌出的微量激素进入血液循环,被输送到诸如甲状腺、肾上腺皮质、性腺等外周内分泌腺体以及乳腺、骨骼、肌肉等器官,分别刺激相应靶腺产生和分泌特异的激素以及调节机体和组织的生长等功能。垂体前叶分泌各激素的活动并不自主,分别受控于特异性下丘脑激素。靶腺激素在血液中的水平过高,反过来也能减弱垂体或与下丘脑的分泌活动。下丘脑、垂体与靶腺之间,层层控制,相互制约,组成一个闭环的反馈系统,其中垂体激素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垂体后叶垂体后叶是神经垂体的主要部分。因通过神经纤维束与下丘脑直接相连而得名,分泌催产素与加压素。实际上,这两种神经垂体激素是由下丘脑的神经性分泌核团——视上核与室旁核所产生,与后叶激素载体蛋白一起经神经轴突运到垂体后叶的神经末梢处贮存,当受到生理刺激后才从该处释放进入血液循环,故又称垂体后叶激素。

  垂体促性腺激素包括促黄体生成激素(LH)〔又称促间质细胞激素(ICSH)〕与促卵泡成熟激素(FSH)。LH与FSH都是由α-及β-亚基所组成的糖蛋白激素。两者协调作用,促进性腺的正常发育与性激素的合成和分泌。LH对雌性可促使排卵,促进黄体生成并分泌孕酮;对雄性,则促使间质细胞发育,刺激睾丸分泌雄激素。FSH刺激卵巢或睾丸中卵子或精子的生成。生长激素(GH)含有两个二硫键的单条肽链的蛋白质激素。人类GH由191个氨基酸残基组成,与其他脊椎动物的GH相比,约有1/3氨基酸顺序不同。它具有促进动物生长和发育的功能,并有种属特异性,如猪、牛、羊等的GH对灵长类并不呈现明显的促生长效应。其生物效应包括增加葡萄糖进入细胞的通透性和氧化作用;对糖代谢有抗胰岛素作用,促进糖原异生,使血糖升高;促进脂解作用,使血浆游离脂肪升高;促进脱氧核糖核酸、核糖核酸及蛋白质的合成;刺激软骨、骨骼、肌肉和淋巴细胞的增生,并加强垂体其他激素的影响。幼年期如GH分泌减退,则妨碍生长发育,引起身材异常矮小的“侏儒症”;若GH分泌过盛会引起巨人症,成年人则引起肢端肥大。垂体前叶分泌GH的活动是受下丘脑内调节肽的双重控制,刺激GH释放的称生长激素释放激素,抑制GH释放的称生长激素释放抑制激素。

相关阅读
热门精选
你的 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