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不受补如何调理 产后休息不好的原因?

编辑:
发布时间: 2021-03-12 10:22:20
分享:

  生完孩子以后,女性朋友们不仅身体极度不舒服,还担心自己不会因为孩子的到来而成为一个优秀的妈咪。在身体、身心的双重压迫下,如果家庭只关注孩子而忽视母亲,母亲会感到沮丧,甚至失眠,睡眠质量无法得到保障。产后抑郁症不容忽视。那么产后休息不好后果?

产后休息不好的原因?

  新妈妈在产后,睡眠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会比之前要差一些,主要的原因有自身伤口疼痛、心情焦虑紧张、外在环境的干扰等,表现为产后失眠、多梦、睡眠浅等,往往影响了正常的休息。新妈妈产后睡眠不好的原因具体有以下三个:

  1、身体原因:产后伤口、乳腺疼痛

  宝宝出生后的幸福感,很快就会被疼痛淹没。在最初的几天,伤口的疼痛、乳房的胀痛,让新妈妈的睡眠大受影响。不管是剖腹产或是顺产,都有侧切伤口,在最初的几天,新妈妈的睡眠很大程度会被伤口的疼痛所折磨。

  而且新妈妈要开始喂养宝宝了,可是刚上手的时候难免会慌手忙脚,又怕弄伤了脆弱的宝宝,难免会让妈妈持续的用一个不正确的姿势去喂养,不正确的乳房保养容易引发乳腺炎,如果乳头被吸允破裂那疼痛也会让妈妈彻夜无眠。

  2、心理原因:角色转换难以适应

  十月怀胎,当宝宝生出来的那一刻,妈妈的脸上洋溢着的是幸福和骄傲的笑容,但是,这个时候的妈妈很多在精神上还没有真正做好准备。当一个宝宝真切的躺在身边的时候,紧张和焦虑难免袭上心头。但是,这种不安的情绪会通过中枢神经的反射作用而减少催乳素的分泌导致缺奶,宝宝则因奶量不足而抗议,妈妈自然也无法安睡。月子里小宝宝的吃喝拉撒是最主要的事情,照顾小宝宝让新妈妈身心俱疲。加上产后激素分泌,会出现一段时间的情绪低落,不适应的感觉严重影响月子里睡眠。

  3、外在环境原因:医院环境嘈杂不适应

  刚刚经历生产还很虚弱的新妈妈自然是护士重点关照的对象,不过,夜里频繁的查房难免会惊醒你。据一项医院的调查发现,护士站的讲话声是影响产妇睡觉最大的原因之一。另外,产房或者医院过道的嘈杂声,床铺、枕头的不适应,太多的亲友来探望等等,都会影响新妈妈的休息与睡眠。

产后虚不受补怎么调理?

  虚不受补到底什么意思?

  养生调理当中常说到“虚不受补”,即体虚,不能承受补药的威力。在“虚不受补”的人群中因为脾胃虚导致消化吸收不好,进补后会出现腹痛、腹胀、拉肚子的情况最为常见。

  脾胃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精微。谷气竭,命乃绝;胃气一败,百药难施,因此,良医治病,当时时重视保养胃气!

  重病或久病之人,常常胃口不佳,厌于饮食,此时,患者胃气已衰,运化能力近乎停滞,稍稍补之,尚能缓缓吸收;若骤然大补,将不堪重负,因此,对于久病食少之人,切不可急功近利,蛮进大补之品。

  很多人误以为极度体虚时应该大补气血,服用一些壮阳的汤药,这样用力过猛的方式不仅无法滋补身体,反而会消耗身体的能量,适得其反。

  比如说感冒的时候,胃气本来就处于比较虚的状态,这时候应该清淡饮食,如果还是大鱼大肉,必然不利于康复。

  恢复功能的重要性

  久虚之人,好比是一个家里很穷的人,只是去进补,好比只是借钱给他,且不说穷人一下子拿了一大笔钱根本没有能力去用,最主要的是借钱并不是长久之计,而真正能解决问题的是帮助他拥有赚钱的能力。

  放到咱们人体也是一样,脾胃功能就好比是身体赚钱的能力,只有功能强大,身体处于一直盈利的状态,才不会出现很多疾病。

  虚人怎么吃?

  大米汤,最能和胃气,能被身体充分吸收,能快速的补充津液。

  平时在煲粥煲汤的时候,一定注意加陈皮(橘皮)恢复胃气水平,防止滋腻不消化。

  另外,平时可以艾灸足三里,足三里是胃经合穴,每天坚持艾灸足三里十五分钟,也可以恢复脾胃功能。

  另外,可考虑应用恢复胃气的经方——厚姜半甘参汤

  原方剂量:厚朴半斤,生姜半斤,半夏半升,炙甘草二两,人参一两

  参考剂量:厚朴60g 生姜45g 半夏30g 炙甘草30g 红参15g

  (胃气以降为顺,本方通降胃气,另外,人参将外周的气血收敛到腹腔,恢复脾胃功能)

  恢复脾功能的经方——外台茯苓饮

  原方剂量:茯苓三两,枳实三两,人参三两,橘皮二两半,白术三两,生姜四两

  参考剂量:茯苓60g 枳实45g 红参30g 橘皮45g 炒白术30g 生姜60g

  (平时没有食欲的朋友,是脾功能太弱,可考虑此方哦)

  熬药方法:

  如果有附子,需要将附子先煎90分钟,然后将剩余药材倒入锅中,第一次煎药时间为大火烧开,小火煎50分钟,倒出药液。

  将剩下的药材再加水,大火烧开,小火煎30分钟,倒出药液。

  服用方法:

  将两次的药液合到一起,搅拌均匀后分成两份,一次喝一份,早一次晚一次或者中午一次,晚上一次,饭后十分钟到一个小时服用。喝之前热透。

  注意事项

  所选方剂,仅供参考,方剂的选用化裁一定要根据个人的身体整体情况,如有需求,需遵医嘱。

相关阅读
热门精选
孩子 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