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性黄疸 母乳性黄疸怎么办,母乳性黄疸症状,什么是母乳性黄疸

编辑:
发布时间: 2021-01-01 22:27:53
分享:

母乳是婴儿的天然营养食品,对促进婴儿生长发育、增强体质有重要作用。然而,有经验的母亲知道,在母乳喂养期间,婴儿容易患一种叫做母乳性黄疸的新生儿黄疸疾病。那么母乳性黄疸的病因和症状是什么呢?宝宝母乳性黄疸怎么办?宝妈应该如何预防母乳性黄疸?接下来妈妈网百科给你详细解答。

什么是母乳性黄疸

什么是母乳性黄疸?母乳性黄疸,顾名思义,就是母乳喂养引起的黄疸。大多数情况下,婴儿出生时皮肤红润,但母乳喂养后很快就变黄,但婴儿的健康完全没有受到影响。

母乳性黄疸通常发生在出生后4-5天。正常足月儿,母乳性黄疸4-6天达到高峰,7-10天消退。早产儿可以持续2-3周,以母乳为主的宝宝会持续1-2个月。这是因为婴儿喝母乳后会分解母乳中的脂肪,从而产生脂肪酸,抑制分解胆红素的酸,导致黄疸持续。

众所周知,以母乳喂养为主的婴儿,大约有10%-15%会出现母乳性黄疸。不过家长可以放心,母乳喂养黄疸对宝宝的发育成长不会有任何影响,但是母乳喂养时肤色会偏黄。因此,母亲可以根据婴儿的母乳喂养需求,安全地继续母乳喂养。

母乳性黄疸的原因

母乳性黄疸的原因是什么?据了解,母乳性黄疸的病因目前医学上还不是很清楚,但医学研究专家普遍认为,母乳性黄疸的出现是由于婴儿喝母乳后,身体会分解母乳中的脂肪,从而产生脂肪酸,从而抑制分解胆红素的酸,导致黄疸持续存在,导致婴儿在母乳喂养过程中皮肤发黄。有专家认为,母乳性黄疸是由母乳中的葡萄糖醛酸酶引起的,该酶活性高,使胆红素在婴儿小肠内反复吸收。结果,宝宝出现黄疸,继续坚持。

支持上述两种说法的专家具体推测了以下三个原因:

1.母乳中孕3α-20β二醇母乳性黄疸的母亲母乳中有孕3α-20β二醇,抑制肝脏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活性。

2.母乳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母乳性黄疸母亲母乳中不饱和游离脂肪酸含量增加;能抑制肝脏中葡糖醛酸基转移酶的产生。

3.母乳中β-葡萄糖醛酸酶的活性远高于牛奶和配方奶,使结合胆红素再次分解,增加小肠的重吸收,增加肠肝循环。β-葡萄糖醛酸酶在其中起主要作用。

母乳性黄疸的症状

母乳性黄疸可分为早发型和晚发型两种。早发通常发生在出生后4-5天,晚发通常发生在出生后7-14天。具体情况逐渐加重。血液中未结合胆红素可达10-30mg/dl,升高的胆红素水平持续2-3周,然后缓慢下降,3-12周逐渐恢复正常水平。

母乳性黄疸有哪些症状

1.最明显的是粘膜、皮肤等组织被染成黄色,宝宝的肤色和白眼睛会变黄。但母乳性黄疸以轻中度为主,重度黄疸少见,尤其是未结合胆红素。

2.婴儿普遍身体健康。除黄疸外,宝宝完全健康,乳汁摄入良好,排便正常,体重增加满意,肝脾小,肝功能正常,HBsAg阴性。

3.停母乳后黄疸迅速消退。停母乳48-72小时后,黄疸明显减轻,胆红素迅速降至原来水平的50%左右。再次母乳喂养后,血清胆红素会在1-2天内上升,一段时间后缓慢下降。如果母乳不停止,胆红素会自行降至正常。

母乳性黄疸怎么办

虽然母乳喂养的宝宝普遍会出现皮肤发黄、眼睛发黄的母乳性黄疸,但对于爱孩子的新妈妈来说,母乳性黄疸还是会让她们感到不安和担心。那么,如果发生母乳性黄疸呢?

如果母乳性黄疸持续2-3周,建议去医院检查,确认宝宝是否是母乳性黄疸。新妈妈也可以停止母乳喂养3天,人工喂养来测量婴儿血液中胆红素的含量。如果胆红素降低,说明母乳可能是黄疸的原因。这个时候宝宝不需要任何治疗,新妈妈可以照常喂奶。不要因为怕黄疸而停止母乳喂养。

然而,妈妈。com提醒大家注意,在暂停母乳喂养期间,母亲要用吸奶器吸出母乳,保持乳汁充分分泌,确认是正常黄疸后再继续母乳喂养。一般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母乳性黄疸会逐渐消退,不会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所以新妈妈也不用太担心。如果停用母乳后黄疸未缓解或加重,应去医院进一步检查。

母乳性黄疸怎么预防

众所周知,并不是所有的婴儿在母乳喂养期间都会出现母乳性黄疸,大约10%-15%以母乳喂养为主的婴儿会出现母乳性黄疸。如果准妈妈想降低黄疸的可能性,以下关于如何预防母乳性黄疸的信息可能对你有用。

母乳性黄疸怎么预防

1.母亲孕期应注意食品卫生,避免饮酒和刺激性产品,不滥用药物。

2.为了减少这种疾病的发生,鼓励新生儿早期增加牛奶的摄入量,这样可以增加新生儿体内的热量,降低葡萄糖醛酸酶活性。

3.坚持少食多次原则,增加大便次数,减少肠道对胆红素的吸收,可以减少黄疸的发生。

4.儿童应给予支持性治疗,如保暖、增加热量和防止感染,以防止黄疸加重。

5.婴儿出生后,应密切观察皮肤黄疸情况,以便及时诊治。

相关阅读
热门精选
孩子 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