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密度 骨密度检查 测骨密度的常见方法有五种

编辑:
发布时间: 2020-11-19 10:40:51
分享:

  简单的来说,骨密度检查就是为了了解我们是否骨质疏松,很多人都是这样理解的,但是这项体检还能让你看到你的骨质是否正在流失。那你知道骨密度检查方法有哪些吗?骨密度检查报告怎么看?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测骨密度的五种方法

  1、双倍能量X光吸光测定法(简称DXA或DEXA)是佳检测方法,而且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我们在JAMA研究中使用的就是这种方法。这种检测无痛苦而且迅速,它不仅能检测脊椎骨和髋骨的密度,还能检测全身所有骨骼的密度。这种方法的另一大好处是,它对人的辐射非常小——小到在检测过程中,医生可以呆在扫描仪器旁边,不必离开房间。因为对DXA扫描仪的校准程度不一,所以以后再检测时,好去同一个地方,否则的话,检测结果可能无法比较。

  2、超声波检测现在非常普遍。它检测迅速,费用低廉(30到100美元),而且没有辐射。超声波可以检测手部和足跟部的骨密度,通过它们可以了解全身骨骼的健康状况。不道如果专门检测椎骨和髋骨的密度,那就还是需要DXA扫描仪。

  3、单能X光吸光测定法能检测足跟和腕部的骨密度,但不能检测髋骨和椎骨的密度,而后者往往更为重要。不过,它的费用较DXA来说比较低廉,足跟和腕部的骨密度也能很好地说明全身骨骼的健康状况。

  4、定量计算X线断层照相术(CT)能检测髋骨和椎骨的密度,但这种检测费用比DXA高,而且受检者受到的辐射较多。

  5、X光能发现骨折,但不能像其他方法那样准确地检测出骨密度。

  如何读懂骨密度检测

  相信做过骨密度检测的人应该会对“T值”和“Z值”有所印象。一般情况下,骨密度检测结果往往以“图片+表格”的形式给予反馈:“图片”直观展示的是被检者的骨密度数值位于中国男(女)性骨密度参照曲线图的具体位置;“表格”直接列出T值和Z值的数值。

  1、读懂“T”值

  “T值”划分为三个区间,各自代表不同的意义。

  -1﹤T值﹤1表示骨密度值正常。

  -2.5﹤T值﹤-1表示骨量低、骨质流失。

  T值﹤-2.5表示骨质疏松症。

  T值是一个相对的数值,临床上通常用T值来判断人体的骨密度是否正常,其将检测者检测所得到骨密度与30~35岁健康年轻人的骨密度作比较,以得出高出(+)或低于(-)年轻人的标准差数。

  2、读懂“Z”值

  “Z值”划分为两个区间,各自也代表着不同的意义。

  -2﹤Z值表示骨密度值在正常同龄人范围内。

相关阅读
热门精选
孩子 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