攒竹穴 攒竹穴

编辑:
发布时间: 2020-11-19 10:07:47
分享:

  按摩攒竹穴的作用与好处:具有疏肝、缓解眼睛疲劳的功效。攒竹穴位的位置具体在人体哪里呢,怎么找?通过小编整理的文章一定会让你了解攒竹穴的用处与方法。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具体介绍一下攒竹穴的相关知识,一起去瞧瞧吧!

  青少年都做过眼保健操,以后大多数人记住的是,眼睛疲劳了,拇指和食指按揉眼内角的睛明穴,对攒竹穴几乎没留下什么印象。其实眼保操中的第三节:“按揉太阳、攒竹,抹刮眉弓”应该深刻的理解,并应该坚持每天做。

  攒竹穴,位于眉毛内端。该穴与印堂穴成一字排列。穴位的名字定的十分雅致有趣。理解了这些,一是便于记忆,二是做起来便会想到它的功能,有助于练习者坚持下去,使其终生受益。

  其中讲到的攒竹穴,是具有很多功能的穴位攒竹穴,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别名眉头、眉本、员在、始光、夜光、明光、光明、员柱。属足太阳膀胱经。在面部,当眉头陷中,眶上切迹处。布有额神经内侧支和额动、静脉。主治头痛,目眩,目翳,目赤肿痛,迎风流泪,近视,眼睑瞤动,眉棱骨痛,及急、慢性结膜炎,面神经麻痹等。沿皮刺0.5-1寸,或点刺出血。

  (1)攒竹。攒,聚集也。竹,山林之竹也。该穴名意指膀胱经湿冷水气由此吸热上行。本穴物质为睛明穴上传而来的水湿之气,因其性寒而为吸热上行,与睛明穴内提供的水湿之气相比,由本穴上行的水湿之气量小,如同捆扎聚集的竹杆小头一般(小头为上部、为去部,大头为下部、为来部),故名。小竹名意与攒竹近同。

  (2)眉本穴。眉,穴所在的部位也。本,根本也。眉本名意指本穴气血为眉发的根本。眉发与人的头发、须发一样,它皆为血气之余物,由人的肾之所生、血之所养。眉头须发始生于内而荣长于外,其气血来源在于本穴,本穴的气血强弱虚实直接关系到眉发的荣枯,故名眉本。眉头、眉柱、眉中名意与眉本同。

  (3)始光穴。始,开始也。光,光明穴也。始光名意指膀胱经气血在此由寒湿之状变为阳热之状。

  本穴气血为睛明穴传来的寒湿水气,至本穴后吸热胀散而变为阳热之气,气血的变化如同从黑暗处来到光明穴处一般,故名始光。夜光、明光、光明穴、矢光、矢元名意与始光近同。

  (4)员在穴。员,周围之意。在,存在也。员在名意指本穴气血聚集于穴周,所处的范围不太大。本穴物质为睛明穴传来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虽吸热胀散,但所扩散的范围不太大,故名员在。

  〖取穴方法〗

  该穴位于面部,当眉头陷中,眶上切迹处。取穴时应要求患者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攒竹穴位于人体的面部,眉毛内侧边缘凹陷处(当眉头陷中,眶上切迹处)即是。

  〖解剖〗

  有额肌及皱眉肌;当额动、静脉处;布有额神经内侧支。

  〖主治疾病〗

  头痛,口眼歪斜,目视不明,流泪,目赤肿痛,眼睑(目闰)动,眉棱骨痛,眼睑下垂。迎风流泪(俗称漏风眼)、眼睛充血、眼睛疲劳、眼部常见疾病、假性近视等。在学生的眼保健操中,其中有一节就是指压按摩此穴,可见其保健效果非同一般。

  〖人体穴位配伍〗

  配阳白穴治口眼歪斜、眼睑下垂。

  〖刺灸法〗

  平刺0.5~0.8寸。禁灸。

  〖别名〗

  眉本,眉头,员在,始光,夜光,明光,光明穴,员柱,矢光,眉柱,始元,小竹,眉中。

  〖穴义〗

  膀胱经湿冷水气由此上行。

  〖气血特征〗

  气血物质为天部的湿热水气,其气血温度比睛明穴的要高,但比头面其它经脉穴位中的气血温度要低。

  〖运行规律〗

  循膀胱经上行。

  〖功能作用〗

  吸热生气。

  〖治法〗

  寒则补之,热则泻之。

  穴位:天门(攒竹)。

  位置:自两眉中间至前发际呈一条直线。

  操作:用两拇指面自眉心起,交替向上直推至前发际,约推30~50次。

  主治:感冒发热,头痛,精神萎靡,惊风等。

  [别名]眉本,眉头,员在,始光,夜光,明光,光明,员柱,矢光,眉柱,始元,小竹,眉中。

  [穴义]膀胱经湿冷水气由此上行。

  临床治疗

  笔者自1983年至2000年运用本人研创的指针攒竹穴一法治疗呃逆96例,经临床观察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96例中,男性43例,女性53例,最大年龄60岁,最小13岁。除1例住院病人外,均为门诊病人。

  2、治疗方法

  患者背靠墙而座或仰卧于床上均可,医者立于患者对面或侧面,医者用双手拇指尖(以指代针)分别点按在患者两侧攒竹穴上(该穴在眉头凹陷中,属足太阳膀胱经穴之一),然后由轻到重向后上方用力,持续指按1-2分钟,用力以病人能够忍受为度。

  3.1 疗效评定标准

  优:呃逆停止,三天内无复发;良:呃逆停止,二天内无复发;可:呃逆停止,一天内无复发;差:治疗后与治疗前无变化。

  3.2 治疗结果

  优:91例,占94.79%;良:5例,占5.12%,优良率达100%。绝大部分患者只需1次治疗即愈。

  【按摩攒竹穴位的作用与好处】

  1、舒解迎风流泪(俗称漏风眼)、眼睛充血、眼睛疲劳、眼部常见疾病、假性近视等。

  2、治疗口眼歪斜,目视不明,目赤肿痛,眼睑(目闰)动,眉棱骨痛,眼睑下垂等。

  3、缓解头痛、眉棱骨痛、目赤肿痛、目视不明、眼睛疲劳等。

  典型病例

  潘某某,男,46岁,干部。自述于1999年5月1日中午饮酒后半小时开始呃逆不止,曾口服阿托品、针灸等治疗未见好转,经他人介绍而来我科诊治。检查:患者面红目赤,形体消瘦,舌红苔黄,脉弦数。此乃肝火犯胃,胃气上逆动膈所致之呃逆。当即采用上述方法治疗1分钟后呃逆立止,1月后随访未见复发。

  讨论

  中医认为呃逆的产生主要是由胃气上逆动膈而成。攒竹穴属鼻针的胸穴,祖国医学认为肺居胸中主气,主宣发肃降,对维持人体气机的升降出入起着重要作用。膈位于胸、腹腔之间,胃气上逆引起膈肌痉挛,必然导致气机的失降失调指针攒竹穴具有调节气机升降出入,降逆止呃显著功效。经临床观察,此法无论对寒、热、虚、实诸症所致之呃逆均有立竿见影之效。但呃逆只是某些疾病过程中的一个症状,因此,在用本法止住有必要寻因根治。

  本法具有比其它疗法见效快、疗效可靠,经得起重复、无副作用、病人乐于接受、简便易学等特点,值得推广。

  【温馨提示】

  按摩攒竹穴用大拇指和食指以画圈的方式按压此穴位,可令疲劳的双眼立刻得到放松。

  结语:从小学开始学校都会每天都安排做眼保健操就是让我们从小就学会按摩穴位来达到保健的作用,攒竹穴是比较方便自我按摩的穴位,读过本文后做起来也会想到它的功能,希望平时能坚持按摩攒竹穴下去,使其终生受益。

相关阅读
热门精选
孩子 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