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登顶 昔日巨头2345如何一步步走向今天命运?

编辑:
发布时间: 2021-02-05 15:06:24
分享:

近日,不少知情人士透露:“2345的现金贷款业务被砍掉,员工被大规模劝退。”

上海2345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2345”)最早于2014年6月上市,现金贷款业务包括2345贷款王、即期贷款、迅雷贷款。

多名退休员工证实了此事,称“已有100多名员工被解雇。”

2345贷款王曾经是现金贷款领域的巨头,利润可观,但他的员工透露他“风险控制比较原始”,大部分都是看excel表格手工审核。“一名贷款官员每天最多可以审核1900份,15秒钟内审核一份。”

据几位知情人士透露,在2345贷款王退出现金贷款之前,坏账飙升了10倍。

根据以上问题,记者询问了2345家相关部门,对方表示在年报期,拒绝接受采访。

昔日的巨人如何一步步走向今天的命运?

今年的变化

直到现在,陈明还记得为2345贷款王工作的最后一天。

他被叫到领导办公室,毫无征兆地被要求在辞职信上签字。

“我说公司业务调整,我就问了,领导说总公司给了一个名额,多少必须说服。”陈明说:“必须当天离开公司,就像赶人一样。”

事实上,业务的收缩早在11月份就开始形成了。

2345贷款王的审计员焦圆圆发现,从11月份开始,检查的金额迅速下降。"到11月底,已经没有什么事可做了。"

然后,现金贷款的监管来了,让员工觉得前路难懂。

多名退休员工向记者证实,1月底以来,部分现金贷款员工陆续被劝退,“2345以下现金贷款业务已被切断”。

陈明说:“这一次员工人数减少了120多人,剩下的员工被分配到汽车贷款和企业贷款等其他业务领域。”

之后有些员工还和公司有纠纷。

临近年底,下岗员工感到极其被动。

“起初,公司不想给予任何补偿。后来经过我们的努力,给了一个月的工资。”一位辞职的员工说。

一度火爆的2345现金贷款业务就这样匆匆结束了...

一步一步爬到顶端

十几年前,在信息爆炸和过载的背景下,网站导航的网站崛起,一度成为持有流量入口的巨头,如hao123、360导航等。

2005年崛起的2345导航也成为了佼佼者之一。

据媒体报道,2345导航三个月累计用户数百万。

根据2011年谷歌全球1000强网站排名,2345个网站导航在全球网站中排名第75位,在中国排名第22位。

谁获得流量,谁就获得世界。

2014年6月,2345转后门,正式登陆a股,也就是今年2345把目光投向现金贷款。

2345,第一个尝试涉足金融领域,并没有单干,而是选择了与传统金融机构合作。

同年8月,2345宣布与中行消费金融合作,推出“用心网贷”小型网贷平台。

当时这个产品的推广是针对个人用户的,提供1000-5000元的小额贷款。

也就是说,2345是首批试水现金贷款的玩家。

此后,“隋欣贷款”正式更名为“2345贷款王”。

在2345网站导航站和软件的引导下,贷款王终于迎来了2016年的春天。

根据2016年财报,“2345贷款王”2015年亏损近732万。然而,它在2016年开始起飞。贷款总额达到62.74亿元,同比增长2164.98%,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达到1.1亿元。

2017年,“2345贷款王”更是辉煌,上半年净利润达到2.39亿元,贡献了母公司近一半的利润。

2017年初,根据荣智佳、网贷家园、英灿咨询发布的《消费金融行业新场景排名》,现金贷款场景中“2345贷款王”排名第四,仅次于喜贷和平安普,受益于信任和财富。

在现金贷款龙头公司中,2345是唯一的上市公司。只有通过它的财务报表,人们才能一窥现金贷款的暴利和荣耀。

在第一次尝到甜头后,2345开始了它沉重的现金贷款业务。2017年1月,投资4.25亿元,占股份85%,在广州成立小额贷款公司,然后收回剩余股份,成为全资子公司。

3月,小额贷款公司获批开业。

知情人士透露:“2345设立广州小额贷款的目的是为了领证,摆脱过度依赖中行消费等大银行的局面。”

2345处在风口的顶端,已经展开了它的战斗,准备大打出手。

谁也没想到,半年后,它会面临怎样的命运...

风力控制的破坏

恐怕命运早在一开始就埋下了命运的种子。

前期2345贷款王打出“简单申请,2分钟贷款”的口号,意味着审核速度极快。

中行的消费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当时2345贷款王的优异战绩。

据公开信息,此次合作中,中行消费提供拆解资金、央行征信渠道、部分催收;

公司2345提供贷款客户,互联网信用模式,部分收款。

“2345的风险控制采用人工+智能,”陈明透露。"当时很大一部分风险控制体系被中行消耗掉了."

“除了第三方风险控制服务提供商,2345本身并没有成熟的风险控制系统,所以需要在excel表格中手工匹配欺诈关联,之后再做。”陈明透露。

而且人工操作占的比重很大。

某现金贷款总公司风险控制负责人平费翔表示:“现在总公司几乎都是采用自动机审核,对于一些高度可疑的订单,会进行电核。”

“总公司每天的申请量多达几万、几十万。如果是人工审核,是不可能完成的。”平费翔说。

他认为,绝大多数依靠人工审核的风控系统“非常落后和传统”。

2345贷款王的审计师焦元元说,他的工作极其单调重复。"你只需要每天做一些基本的信息检查,比如照片检查."

“其实2345贷款王的人工审核叫数据审核,更准确。”陈明说。

"审计员平均每天审查1900份订单."焦圆圆透露。

如果一个人一天工作八小时,审核员每分钟要申请四张表格,每15秒一张。

平费翔认为,这样的人工审查几乎没有意义。“风控需要模型和数据,机器可以在毫秒内匹配数据。然而,如果人们简单地检查列表超过十秒钟,效率就会很低,出错率就会很高”。

即使是“风险控制初级”,也还是有用的,2345贷款王也在滚滚而来。

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危机就像一头黑暗中的野兽,爬行,偷偷摸摸。

2017年4月,在监管第一笔命名现金贷款的风暴中,2345位贷款王也榜上有名。

代扣手续费、百年化费率、风险控制等问题逐渐暴露。

据媒体报道,2345公司股价收于10.70元,下跌5.39%。

更糟糕的是,“这个命名造成了中行消费和2345合作的差距。”多位知情人士透露:“此后中行消费终止合作,后来少量合作,2345又要找靠山。”

不能靠山的2345贷款王只能靠自己。

“当时的风控系统非常不完善,每天不能覆盖2万左右的订单。”陈明说。

其实2345贷款王在风控系统上做了很多尝试。

从2016年底开始,2345专门成立了一个风控系统部门来开发风控系统。

“新系统于2017年5月推出。结果当天bug很多,然后旧系统被重用。”陈明说。

风险控制比较原始,如果只靠“高利润来覆盖高风险”,恐怕不是长久之计。

从2017年下半年开始,累计2345的风险管控危机开始爆发。

陈明说:“在中国银行以外的合作体系中,2345贷款王的逾期率是与中国银行消费合作期的十倍。”

在此期间,2345贷款王的用户体验开始迅速下滑。

“钱已经还了,手机还是会显示逾期。”2345贷款王的一个投诉人说。

然而,许多用户在网上报告说,他们都遇到了这样的问题。

在它的巅峰时期,它突然开始直线下降。

从去年11月开始,2345贷款王全面收缩。

“审计人员的日常审计数量下降了30%。”焦媛媛说道。

11月27日,2345贷款王以20%的折扣向广西第三方公司出售2.69亿坏账。

所有这些措施都是清算的前兆。

“12月初,2345贷款王居然把现金贷款业务砍掉了,不再增加了。”据知情人士透露。

对于急转弯下的原因,2345内部中层负责人透露:“一方面是提前收到监管来了的消息;另一方面,系统风险继续叠加和逾期。”

12月底现金贷款监管来的时候,2345贷款王已经清理妥当。

有趣的是,2345最近推出了区块链项目官网,发布了2345区块链方案白皮书1.0,推出了“2345星球联盟项目”,并将发布“积分之星”。

他们收拾好行李,开始走向下一个风口。

这恐怕是现金贷款网点下的典型样本。

控风虽然原始,但踩着风口就飙了。赚了很多钱之后,在风险失控之前,就抽离了。

从一个风口撤退,跑到下一个风口。

哪里有钱,哪里就有他们。

(应被申请人要求,文中名称均为假名)

相关阅读
热门精选
皮肤 孕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