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全面是什么 四个全面是什么?如何深刻理解“四个全面”的重要内涵?

编辑:
发布时间: 2021-02-05 05:43:07
分享:

四个综合性是什么?

(中央战略布局)

“四个全面”,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更加完整地展示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总体框架,使当前和今后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环节、重点领域和主要方向更加清晰,内在逻辑更加紧密,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战略思想的重要内容,闪耀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思想光辉,充满着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深刻理解“四个全面”的重要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在7月26日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十八大以来,我们推进了“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协调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基础上,党和国家的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发展达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至于总书记“七·二六”重要讲话的精神,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努力贯彻执行。本文只谈“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涵。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更加丰富

习近平总书记认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步。他主要从两个角度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第一,从覆盖人群的角度来说,谁也不能落后。他说这样的话,小康社会如果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农民占人口的最大比例。没有农村小康社会,没有农民和农村现代化,全面小康社会无从谈起。此外,中西部地区的人民,特别是少数民族同胞,不能被落下。如果我们落后了,不仅是经济和社会问题,还有严重的政治问题。

二是小康社会的内涵,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从经济建设的角度来看,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观。他强调健康、质量、民生和环境保护的速度。从政治建设的角度来看,小康社会应该有越来越多的民主自由权利。如果民主发展得好,也有助于解决其他问题,包括腐败。小官吏贪得无厌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普通民众对这些人的监督制约力度不够。从文化建设的角度来看,思想建设不仅仅是统一党内的思想认识,而是看能否团结整个民族,尤其是年轻人。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制建设,把核心价值观从软约束转变为硬约束。从社会建设的角度来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社会政策要以底层为基础。以前有的人没钱治病,现在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很大,有了很大的提高。还有就是住房问题。通过完成棚户区改造、保障性住房建设等“硬任务”,所有受益者都是低收入群体。十八大从生态建设的角度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总书记提出用最严格的政策体系和最严格的法律法规来解决生态保护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内涵比过去丰富得多,要求更高,更有吸引力。如果这个目标能在2020年实现,对中国人民来说是伟大的,对世界来说也是伟大的。

全面深化改革,突出问题导向

全面深化改革是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主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这个问题上作出了重大决策和部署。

习近平总书记认为,改革是由问题推动的。在他看来,很多深层次的问题不改革是解决不了的。比如发展不全面、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即科学发展的要求没有转化为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标准。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不能再单纯以GDP增长论英雄,要通过改革解决这个问题。另外,腐败现象在选人用人、行政审批等一些领域和环节频频发生。,还有制度上的原因。在反腐的压力下,现在的情况与过去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如果不进行体制和机制改革,这些问题很难得到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要通过惩罚来处理,另一方面要把权力锁在制度的牢笼里,防止腐败。这些问题必须通过深化改革来解决。

秘书长习近平知道改革并不容易。他去俄罗斯的时候说肉吃完了,该啃骨头了。比如大家都知道公交改革难。但是,习近平总书记明白,如果改革只改变老百姓,不改变领导干部,能否得到老百姓的支持?十八大以来,可以推进一项改革,因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公平正义为改革的指导思想,让人民群众更有收获。如果改革真正体现公平正义,大多数人都会支持。如果人有收获感,就不会支持。

十八大以来,农村土地制度、户籍制度、高考制度等改革。,已经使普通人有了更多的收获感,而且绝大多数普通工人都赞同。所以,改革虽然艰难,但有了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思路,改革就会顺利进行。

除了正确的改革思路,还必须有好的改革方法。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顶层设计。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国家治理能力和制度现代化,是非常好的顶层设计。重大改革应以法律为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底访问山东时提出,不要急于改革,重大改革要以法律为基础。十八大以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一次会议通过了10多项改革措施。短短几年,改革的顺利进行离不开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改革理念。

全面依法治国与提高党的执政水平

全面依法治国是十八届四中全会的主题。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依法治国。他为什么这么重视?跟讲改革原则一样,也是被问题逼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治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存在许多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清楚地认识到,法治必须得到改善。如果法治靠不住,政策和领导讲话更靠不住。要真正让老百姓安心,必须保证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依靠法治,把好的思想、好的规章制度提到法律的规定上来,让大家都去执行。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依法治国是我们党治国的最佳途径。党领导人民制定法律,通过国家权力机关把党和人民的意志转化为国家的意志,必须严格执行,各级党组织的领导干部要带头守法。

完善法治,需要严格执行各种法律制度。改革包括司法改革。三中全会公布了许多关于司法改革的内容,四中全会的改革显然力度更大,范围更广。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制”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制”,范围显然要广得多。首先,立法强调科学民主。法律要拿出来广泛讨论,尤其是部门不能随意立法,法律不能擅自制定。其次,执法要规范、公开、透明。同样,这是司法问题。强调责任制,对办理的案件终身负责。想干预司法的领导干部,要登记,要调查,要问责。最后,守法。任何重要决定作出后,都要进行合法性审查,设立不同层次的法律顾问。据统计,四中全会共进行了198项法治改革,均顺利推进,中国法治进程取得长足进步。

从严治党成功走新路

2014年10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党的建设是各级党组织最重要的成就。为什么要重视党建?一是因为党建的重要性,“打铁难”。如果没有全面从严治党,把握好“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其他三个都无从谈起。二是党建存在严重问题。“四风”问题,尤其是腐败问题,相当严重。全面从严治党挽救了我们党和军队。党的全面执政严格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把握风格。十八大以来,共查处违反八项规定精神的党员领导干部23万余人,社会风气明显好转。习近平总书记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会上明确指出,实践群众路线的第一步是找到突破口,“四风”是最有害的,所以把“四风”整理好就是突破口。各级领导干部要在上述费率下带头突出作用。规则要明确、具体、易操作,任何人都不能例外,违反者要追究。

第二,要注重反腐。十八大以来,因反腐而落后的干部数量、级别和强度都是前所未有的。对拒绝腐败零容忍,重罚,很多干部被“悬崖勒马”降职。目前,怀疑中央反腐决心的人不多,国内外都有很高的认可度。反腐斗争的势不可挡的局面从“正在形成”变成了“正在形成”,来之不易。与此同时,清廉的氛围正在形成,效果越来越明显。通过各种努力,标本兼治,逐步认识到干部不想腐。

第三,注意补钙。许多官员被解职,因为他们精神上缺乏“钙”。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提出的“不要忘记自己的首创精神”,引起了全党同志包括党外人士的共鸣。我相信这个初心至少包括四层含义:共产党员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信仰;我们必须坚定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我们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通过理论教育,我们的领导干部才能真正认同这些理念。

第四,抓干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历史地、全面地考察干部。不仅要看成绩突出,还要看潜在成绩和关键时刻的表现。核对年龄、简历、当事人年龄,包括个人申报事项等。关于选拔干部的问题,特别强调两点:第一,扩大各级党组织用人的权力,让你管事情,让你在选人上有发言权。二是强化各级党组织的选人责任。如果他们滥用权力,应该追究他们的责任。现在从最初的提名到最后的宣布,有很多环节,每一个环节都要详细记录。出了问题,很容易找出责任人。

最后,抓制度。总书记强调制度建设。十八大以来,党建工作的突出亮点是思想党建和制度党建相结合。十八届六中全会前,新修订制定的党内重要法规有50多项。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建立和完善以党章为核心的党内法律法规,要从严治党,党章党规是执政者,党规党纪要严于国家法律。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总结了过去党建工作的成功经验、存在的问题和教训,在实践中成功走上了新的治党之路。

相关阅读
热门精选
皮肤 孕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