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籽油行情 菜籽油市场行情分析 2020菜籽油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编辑:
发布时间: 2021-02-03 23:30:05
分享:

2020年菜籽油产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菜籽油俗称菜籽油,又叫菜籽油、香菜油、菜籽油、芝麻油、芥末油。是我国主要的菜籽油之一,主要产于长江流域、西南和西北地区,产量居世界第一。

菜籽油市场分析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菜籽油生产国和消费国,油菜籽种植面积达1.13亿亩,油菜籽产量达1493.07万吨。油菜籽产量不断上升,而我国菜籽油的压榨能力不断提高,带动了菜籽油产量的不断增加。油菜籽作为我国第二大食用油来源,可在南方大范围冬闲田种植,不与水稻等主要粮食争地,还能滋养土壤肥力。具有较大的发展空和扩大种植规模的潜力。如果单位面积产量和含油量能够不断提高,我国菜籽油的产量可以翻一番,这将对缓解食用油的供需矛盾大有裨益。

2018年,全国油菜种植面积655.06万公顷,比2017年减少240万公顷,油菜产量1328.12万吨,比2017年增加7100吨。2018年菜籽油产量464.8万吨,销售收入达到442.8亿元,产值450.6亿元。

进出口方面,2018年我国菜籽油进口量为129.59万吨,进口量同比增长71.2%;进口10.83亿美元,同比增长72.2%。平均进口值为836.06美元/吨,同比增长0.60%。

2018年,我国菜籽油出口量15300吨,同比下降28.0%;出口额为1395.6万美元,同比下降25.2%。平均出口价格为915.10美元/吨,平均出口价格同比增长3.85%。

菜籽油来源广泛,有当季国产菜籽油、国家储备菜籽油、进口菜籽油,同时还有进口油菜籽。所以供应方原材料充足,不存在供应短缺,菜籽油完全可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

菜籽油的脂肪酸结构最好被人体消化吸收,人体对菜籽油的吸收率可达99%。菜籽油的油酸含量仅次于橄榄油和茶籽油,让普通消费者望而却步,而菜籽油则是性价比之王。菜籽油是一种风味油,特别是小压榨浓香型工艺生产的菜籽油,具有独特的风味。纯菜籽油色泽金黄明亮,是川菜等经典菜系的黄金搭档。

根据中央研究院发布的《2020-2025年中国菜籽油产业供需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统计分析表明:

中国菜籽油产业上下游分析

第一节菜籽油上游产业研究与分析

一、菜籽油上游产业市场形势分析

图表:2014-2018年中国油菜种植面积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近十年来,我国油菜种植面积不断减少,分析了降低油菜产量的因素。油菜籽产业链现状是:源油菜籽农户弃籽,中间环节油菜籽价格全线上涨,下游环节压榨规模分散,油菜籽原料紧缺,终端菜籽油市场定价权不平衡。

2.1作物种植的政策因素

国家粮油政策对小麦收购有最低价格保护和稳定的政策支持。特别是国家在秋冬播种期提前公布下一年小麦最低收购价。为了促进粮食生产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国家每年都在主产区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与此同时,由于9月底油菜籽临时收购政策的结束,中国油菜籽价格往往会下跌。长江沿岸的农民觉得种小麦比种油菜籽更实际,更喜欢种小麦。

2.2与小麦相比,种植油菜籽的收入较低

在沿江地区,种植小麦的收入高于种植油菜的收入,尤其是油菜和小麦混种地区,油菜种植面积减少,小麦种植面积增加。比如安徽以江淮为界,淮北地区基本种植小麦。江淮与江南之间油菜种植面积占1 /3,江南油菜种植面积减少15%。油菜与小麦的种植面积比为4∶6,约20%的弃耕地被废弃。油菜与小麦的合理比价关系为2 ∶ 1 ~ 2.5 ∶ 1。油菜籽投入大,产出小,种植费工费时,再加上农村劳动力短缺,亩产收入远低于小麦。

2.3农村劳动力结构

油菜种植面积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在家工作的农民多为老人和妇女。由于小麦基本上可以机械化播种和收获,油菜种植机械化的普及还需要一个过程。目前种植油菜基本靠人工操作,需要育苗后人工移栽,收割时人工收割。农村劳动力的日益紧张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使农民“害怕”耗时的油菜籽种植。随着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和油菜籽市场价格的波动,农民们绝望地放弃了油菜籽。

2.4沿海非油菜籽产区进口油菜籽特许加工

沿海非油菜籽产区有18家国家许可加工进口油菜籽的厂家。进口油菜籽质量好且稳定,属于期货交易,容易锁定成本。大型油菜籽粉碎厂位于沿海地区。2011年进口菜籽100万吨,加工后的菜籽粕在当地销售,降低了运输成本,阻碍了国内菜籽粕在沿海地区的销售,抑制了菜籽粕的涨价。沿海加工厂加工进口油菜籽的利润比加工大豆高几倍,形成两极分化。

二、菜籽油上游产业供给状况分析

图表:2014-2018年中国油菜籽产量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

三、菜籽油上游产业生产者

中国分为冬油菜(9月底种植,5月底收获)和春油菜(4月底种植,9月底收获)。冬油菜的面积和产量占90%以上,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春季油菜主要集中在东北和西北地区,尤其是内蒙古海拉尔地区。

农业部根据资源情况、生产水平和耕作制度,将长江流域油菜优势区域划分为上、中、下三个区域,选择优先发展区或县。主要条件是:油菜籽浓度高,种植面积与冬种作物的比例分为上游30%,中部40%,下游35%以上;加工龙头企业实力雄厚。

4.2019-2025年菜籽油上游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近年来,油菜种植面积与过去相比明显减少,随之而来的是油菜产量的下降。油菜籽种植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是:一是随着中青年劳动力从农村向城镇的逐步转移,农民越来越少,弃耕地量越来越大,需要精耕细作的油菜籽更容易受到侵害。原来的移栽种植逐渐被播种取代,亩产量和播种面积难以提高;其次,与小麦等争地作物相比,国家对种植油菜的补贴并没有比小麦增加,效益比处于劣势,种植小麦的积极性更高;第三,随着种子、肥料和劳动力成本的增加,油菜籽的收益很小。按目前油菜籽收购价格2.1元/公斤,人均两亩地,平均亩产油菜籽300公斤,不含成本,两亩油菜籽年纯收入不足500元,油菜籽难以机械化收获,费时费力,性价比不高;第四,国家每年公布的小麦最低收购价格往往是在播种前,农民可以提前确定种植收入,而油菜籽收购政策往往是在4月份出台。此时油菜籽已经播种,即将进入收获期。农民播种时缺乏指导,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农民种植油菜的积极性。

这些原因短期内很难甚至不可能改变,因此未来油菜种植面积有望减少,这也将伴随着油菜产量的下降。

欲了解更多菜籽油行业的具体情况,可点击查看《2020-2025年中国菜籽油行业供需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相关阅读
热门精选
皮肤 孕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