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花海 九寨沟最新消息:九寨沟火花海将于国庆前开放

编辑:
发布时间: 2021-01-01 15:02:32
分享:

据悉,世界自然遗产地火花海保护与培育实验研究项目阶段性评审会议在九寨沟举行。与会专家实地考察了霍华海遗址,听取了项目承担方成都理工大学裴教授的汇报,一致认为项目达到了预期的防灾减灾效果。特别是今年8月,九寨沟县经历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涝灾害,防洪应急响应升级为一级..受持续降雨影响,九寨沟县遭受洪涝灾害,山体滑坡、滑坡、道路多处堆积,沟渠成为危险低洼的泥潭;道路变成河流,房屋被冲走。霍华海修复坝体保持稳定,起到了有效的调控作用,得到与会专家的充分肯定。

九寨沟管理局和项目组本着“自然恢复为主,人工干预为辅”的原则,制定了以糯米砂浆、震害石灰华、落石为主要原料的修复修复技术方案,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和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积极肯定。按照“科研试验、科学监测、科普教育”三位一体的实施模式,采用振冲碎石桩和竹锚杆种植技术,应对次生灾害,恢复受损坝体和植被生态。

2020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

根据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习俗、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以及被各种群体、团体和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相关工具、物品、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种团体和组织随着其环境、与自然的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创新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使自己具有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文化多样性,激发人类创造力。报告称,只分析了中国非遗留产品行业的核心层。据估计统计,2018年中国非遗产业规模保守估计为1.4万亿元。

中国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截至2018年底,已有40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世界上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国务院在2006年、2008年、2011年和2014年公布了4个代表性名录,其中国家级项目1372个。丰富多样的资源为非物质旅游产业的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2019年7月24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意见明确指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最重要内容,也是提高我国经济竞争力的最大动力。要完善新业态、新领域保护体系,不断优化大众创业创新保护环境,研究制定传统文化、传统知识等领域保护措施,加强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知识的知识产权保护已经到了春天,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知识的精华。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是促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发展的生动实践。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产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更高层次上推动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到一个重要时期,面临三大问题:一是必须客观系统地认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内在规律,认真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过程中抢救、保护、利用和开发的关系;第二,要站在更高的角度,全面系统地认识中国非遗发展的战略意义和地位;第三,必须解放思想,从系统资源利用、创新转化、创新发展等方面推进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未来格局。

欲了解更多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的详细分析,可点击查看中国普化研究院的研究报告《2020-2025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发展深度研究及投资趋势预测研究报告》

相关阅读
热门精选
孩子 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