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龙号 蛟龙号创造新纪录 蛟龙号资料

编辑:
发布时间: 2020-12-28 01:20:23
分享:

蛟龙创下新纪录

蛟龙载人潜水器是中国第一艘深海载人潜水器。它由中国设计和集成,是世界上运行最深的载人潜水器。

蛟龙目前最大潜水深度7062米,最大工作设计深度7000米,工作范围可覆盖全球海洋面积的99.8%。

蛟龙作为潜水器家族中的“三龙”之一,与无人的乾隆、无人的海龙不同,蛟龙的优势在于定点悬停操作。科学家们可以通过乘坐蛟龙号直接观察和采样海底,并在海底某一点进行“解剖麻雀”的详细研究。“三龙”可以优势互补,点、线、面结合进行勘测。

蛟龙从诞生到使用,历经艰难险阻,凝聚了无数研究者的心血。

2002年6月,科技部正式批准建立国家“十五”863计划“7000米载人潜水器”。中国海洋协会作为业主,具体负责项目的组织实施;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02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等国内深海装备R&D优势单位已成为项目开发的骨干力量。

“蛟龙”号成功交付后,2009年至2012年,“蛟龙”号先后成功获得1000米、3000米、5000米和7000米海试。潜至7000米,标志着蛟龙载人潜水器一体化技术的成熟,标志着我国深海潜水器已成为海洋科学考察的前沿和制高点之一。

从2013年开始,蛟龙正式进入实验应用阶段。2017年,当地时间6月13日,“蛟龙”号成功完成大洋38航次第三航段最后一次下潜,标志着试验应用航次的所有下潜任务圆满完成。

到目前为止,蛟龙已经成功潜水158次。深海资源丰富,是人类未来发展的蓝色空地带。蛟龙号作为我国唯一一艘能下潜7000米的载人潜水器,在深海探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龙探海”等国家重大工程的逐步推进,中国的深海事业必将创造新的辉煌。

蛟龙信息

蛟龙载人潜水器是我国自行设计集成的载人潜水器,也是863计划的重大研究项目。2010年5月至7月,“蛟龙”载人潜水器在南海进行了数次潜水任务,最大潜水深度为7020米。

2002年,中国科技部将深海载人潜水器开发列为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重大专项,开始自主设计、自主集成“蛟龙”载人潜水器。2009年至2012年,成功获得“1000米、3000米、5000米、7000米海试”。2012年6月,中国载人深潜7062米的纪录在马里亚纳海沟(Mariana Trench)创下,也是世界同类潜水器最大潜深纪录。2014年12月18日,他第一次潜入印度洋。

2015年1月14日,印度洋科学研究首航最后一次下潜在西南印度洋祁龙热液区进行,也是该段第9次下潜。3月17日,他登上“向阳红09”号轮船,停靠在国家深海基地码头,正式入驻青岛。

2016年5月22日,雅浦海沟最后一次科学应用潜水成功完成,最大潜水深度6579米。

2017年3月4日和7日,载人潜水器“蛟龙”分别在印度洋西北部的沃参1号和大屯热液区进行了中国海洋38号航行第一航段的第三次和第四次下潜。在两次潜水中,都在调查区发现了热液喷口,并获得了硫化物样本。5月23日,“蛟龙”完成了在世界最深处的潜水。潜艇在水下停留近9小时,潜艇作业时间3小时11分钟,最大下潜深度4811米。

2018年5月8日,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副总工程师丁透露,“震龙”载人潜水器计划于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进行全球航行。

相关阅读
热门精选
孩子 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