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功补偿原理 什么是无功补偿?无功补偿的原理是什么?

编辑:
发布时间: 2020-12-26 10:22:13
分享:

无功功率补偿,简称无功补偿,在电子供电系统中起提高电网的功率因数的作用,降低供电变压器及输送线路的损耗,提高供电效率,改善供电环境。所以无功功率补偿装置在电力 供电系统中处在一个不可缺少的非常重要的位置。合理的选择补偿装置,可以做到最大限度的减少网络的损耗,使电网质量提高。反之,如选择或使用不当,可能造成供电系统,电压波动,谐波增大等诸多因素。

无功补偿原理,就是利用纯电容电路,电流相位超前电压90度,纯电感电路,电压相位超前电流90度。反过来说,电流超前电压时,电路是容性负载,电压超前电流时,电路是感性负载,电流相位和电压的相位相同时,电路程电阻性质,电阻是理想的交流用电电路,但电流和电压相位相同时,电路会发生谐振,谐振也就是共振,会损坏用电器,所以无功补偿,在0.9以上,但不能等于1.

无功功率的作用:在正常情况下,用电设备不但要从电源取得有功功率,同时还需要从电源取得无功功率。如果电网中的无功功率供不应求,用电设备就没有足够的无功功率来建立正常的电磁场,那么,这些用电设备就不能维持在额定情况下工作,用电设备的端电压就要下降,从而影响用电设备的正常运行。 从发电机和高压输电线供给的无功功率,远远满足不了负荷的需要,所以在电网中要设置一些无功补偿装置来补充无功功率,以保证用户对无功功率的需要,这样用电设备才能在额定电压下工作。这就是电网需要装设无功补偿装置的道理。

8.无功功率对供、用电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主要表现在:

降低发电机有功功率的输出。

降低输、变电设备的供电能力。

造成线路电压损失增大和电能损耗的增加。

造成低功率因数运行和电压下降,使电气设备容量得不到充分发挥。

功率因数:电网中的电力负荷如电动机、变压器等,属于既有电阻又有电感的电感性负载。电感性负载的电压和电流的相量间存在着一个相位差,通常用相位角φ的余弦cosφ来表示。cosφ称为功率因数,又叫力率。功率因数是反映电力用户用电设备合理使用状况、电能利用程度和用电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关阅读
热门精选
孩子 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