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玩手机上瘾对策 孩子为何爱玩手机?孩子玩手机上瘾怎么办?

编辑:
发布时间: 2020-12-25 18:42:29
分享:

说起手机,家长们肯定对它是又爱又恨:“爱”的是手机给我们提供了很多便利,不管生活和工作都离不开它;要说“恨”,主要是因为不少孩子玩手机游戏上瘾,饭不好好吃,作业也不按时做,时不时家里就上演一出“手机争夺战”。

现在,青少年沉迷手机的现象已引起教育部门乃至全社会的关注。今年全国两会上,就有政协委员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青少年沉迷手机的原因,是很多家长“懒”。有人说,手机不可怕,可怕的是家长用手机来代替自己。

一、孩子玩手机时,他们的父母在干嘛?以下这样的场景,可以说是司空见惯了,比如有时孩子哭闹,妈妈马上塞给他一部手机看动画片,孩子立刻安静下来,妈妈也觉得安静了;再比如家长坐地铁时觉得无聊,于是打开手机玩游戏,家长玩得开心,孩子在旁边看得热闹。

春节时亲戚聚会,饭桌上有几个小孩子,他们很快吃完饭了开始嬉闹,大人们觉得孩子吵,立刻有人甩给他们几个一部手机。立刻孩子们安静下来,熟练地打开手机找到想玩的游戏,几个人聚成一团一声不吭,都死死地盯着手机屏幕。

人们经常感慨,手机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已经成了“哄娃神器”了?孩子不吃饭、孩子打扰我们工作、孩子在公共场合吵闹...给其一部手机就全部搞定。

二、玩手机的孩子,正被手机一点点偷走健康和学习能力。家长习惯拿手机哄孩子,图个方便省事,当然也有不少家长确实是忙碌中的无奈选择。但是,他们或许不知道,孩子在玩手机的同时,失去了什么?

“苹果手机之父”乔布斯,生前不让自己的3孩子玩iPad和手机,他说:“我们限制孩子们在家里使用智能产品。”作为研发者,他深知智能产品对孩子的伤害。现在,很多孩子早早戴上了眼镜,多是因为过早接触电子屏幕造成的。因为动画片或者儿童游戏大多色彩艳丽,画面转换过快极易让孩子的视觉神经系统疲劳。

来自电子屏幕的光影刺激是强烈的,适应了快节奏的孩子,很难在相对平淡的静态的现实生活环境中凝聚注意力。一位小学老师说,课堂上坐不住、爱走神儿、静不下心来看书的孩子,半数以上都有爱玩手机、看电视过多的习惯。

三、青少年沉迷手机,受到代表委员关注。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们也为解决孩子沉迷手机游戏的问题积极建言献策。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代表委员们不仅“关注孩子沉迷手机应该怎么办”,提出解决之道、应对方法,更把目光投向孩子沉迷手机背后的深层原因,寻找青少年沉迷手机与家庭教育之间的关系。

全国政协委员、网易首席执行官丁磊接受媒体采访表示,青少年沉迷于手机的原因,家长和社会都需要反思。很多家长因为懒,才会让孩子玩手机去解放自己。社会应提供更多可供青少年玩乐的场所。全国政协委员、广州大学副校长于欣伟呼吁,家校联动从制度规范、技术攻关、扩大宣传等方面发力,控制儿童青少年过早、过度使用电子产品,培养儿童青少年健康用眼习惯……

今年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律师协会会长肖胜方带来了6份议案、9份建议,其中一份题为“关于全面禁止智能手机进人中小学校园的建议”。

四、倾听孩子的心声——“爸爸妈妈,请多陪陪我”。为了预防青少年沉迷手机,近年来教育部门一直在努力。比如教育部去年4月印发紧急通知,给学校和家长都提出了要求,要求学校要明确学校各岗位教职工的育人责任,将预防沉迷网络工作责任落实到每个管理环节,加强午间、课后等时段管理,规范学生使用手机;同时,《通知》也提出要推动家长履行监护职责,比如家长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交流,特别要安排好孩子放学后和节假日生活等。

其实呀,希望家长陪孩子、多交流,不仅是教育部对家长提出的要求,也是许许多多孩子的心声,去年7月河南郑州一位公交车工作人员捡到一个小纸箱,里面装满了手写信,信上写着暑假前孩子对父母想说的话,“妈妈,我想让你不要玩手机,以后多陪伴我”“爸爸,别光玩手机多陪陪我,我爱你爸爸。”今年1月河南洛阳国际学校三年级的学生小智的一篇作文《爸爸,我想对你说》,被语文老师分享到了网络上,小智在作文中写道“爸爸每天都用吃早饭、起床、睡觉等时间来玩他的宝贝——手机,好像没了手机就活不下去了一样;……爸爸,只要您能放下手机,我愿意用东西换,哪怕是我的生命。”这些话,让人听着满满的心疼!

五、请放下手机,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有家长以为,只要人在孩子身边,就是陪伴,其实那仅仅只能算是“陪着”。只有父母真正全身心投入去陪伴孩子,才能做到细致入微地观察,才可以真正理解孩子的感受。

手机不是洪水猛兽,与孩子达成共识很重要。在如今的工作生活中,完全禁止使用手机不切合实际也不必要,当家长需要使用手机时,可以跟孩子商量,这样设定好时间、界限,又能平等沟通,这样一来使用手机得到孩子的认可,孩子便不会有疏离的感觉。

过分依赖手机时,需要进行自我约束。当家长使用手机,不是合理的工作或放松需要,而是养成无故刷手机的习惯时,就需要特别的自我约束了。可以尝试离手机远一点,把它放在自己看不到的地方。

高质量的陪伴要有爱和情感的投入。父母与孩子的相处要有倾听,要有语言和肢体的交流,要真正全身心投入去陪伴孩子。这样,才可以真正理解孩子的感受,懂得他言行背后的内心需求,看到孩子的进步。

孩子玩手机上瘾怎么办?

1、不要在孩子面前长时间的玩手机,很多父母喜欢玩手机,丝毫不理解孩子的任何要求,不陪孩子,这样会给孩子一种错觉,在孩子的眼中造成一种不好的影响“父母都爱玩,我为什么不能玩”,这样在孩子接触到手机之后便会疯狂的玩手机,一点顾虑也没有。

2、合理安排孩子的时间,很多父母为了让孩子的学习成绩变好,无时无刻不要求孩子看书,写作业,这样在很多时候不仅不会上孩子的学习成绩上升,还会导致孩子压力过大,产生叛逆心理。会疯狂的玩手机也就不足为奇,父母一定不要对孩子太严格,一定要让孩子劳逸结合。

3、丰富孩子的课余生活,很多孩子是由于在家的日子枯燥无/趣,而手机上则可以上网,玩游戏,便深深的沉溺在里面,不可自拔。培养孩子爱读书的习惯吧,这样在空闲的时候就可以通过看书来打发时间,而不是玩手机。

4、如果一定要给孩子买手机,或者说有这需要,那么可以给孩子选择按键机,既可以期待联系的作用,又没有智能机的功能多,孩子也就不会那么想玩手机了。家长们也不要觉得按键机拿着很没面子,孩子在小的时候需要的不是手机,而是小伙伴。

5、控制孩子玩手机的时间,很多孩子将父母的手机拿去玩游戏或者上网,一玩就是半天甚至一天,这样对孩子是极为不好的,会依赖于每天玩手机,不做其他的任何事情,例如和小伙伴一起玩耍、写作业等等,所以孩子在玩手机的时候,父母一定要控制好时间,并且严格执行。

6、允许孩子交朋友,很多父母由于担心孩子的安全问题,一放学回家便不让孩子出门,这样会导致孩子在家里无事可做的时候便会想着玩手机,因为孩子也是需要小伙伴,需要朋友陪伴的,所以当孩子提出来要外出的时候,父母不要用“看会电视”“玩会手机”等等理由将孩子留在家里。

相关阅读
热门精选
孩子 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