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涝保收的意思 入职一个月后,我逐渐觉得能有一份旱涝保收还双休的工作其实蛮好的

编辑:
发布时间: 2020-12-19 21:36:44
分享:

算下来,入职已经满一个月了。

回想一下,周内的日子基本都是这样过来的:

6点40:闹钟叫醒,起来洗漱完毕,锻炼上10分钟左右

7点10分:出门

7点36:班车出发

8点:到达餐厅打卡,买早餐,每天基本都是2个鸡蛋、一份菜、一碗稀饭,共计2.4元

8点20:进入办公楼

8点30:开始学习

12点13:叫小伙伴一起下去吃午饭

12点40:午饭结束,回办公楼

12点50:打开午休折叠床,开始休息

13点24-28:公司的闹钟响了,但是我一般都还是有点犯困,起不来,硬是挣扎到13:33才起床,而那时,我师傅和科长已经起来了......

13点40:打开手机和邮件,看有无新消息

13点50:开始学习

17点20:遇到加班日则准备下午的晚餐,遇到非加班日则去班车停靠点赶班车

17点40:加班日时则一起在园区溜达一圈,因为白天确实坐的时间太长了,想不增肥有些难呀

20点30:下班打卡,做班车回房子

21点:回到宿舍,锻炼半小时

22点至23点30:看书学习、和家人朋友打电话联系

23点30:休息就寝

日复一日,每天都基本上是这样的重复的日子。

每天中午午休躺在折叠床时,我就在想:干通信、干IT的人还都是挺累啊,人生短短几十年的岁月,把最好的青春都奉献给了公司,这也算是一个奇迹。

如果一个新入职的员工在公司内奋斗成长的岁月里,恰好自己的能力得到了锻炼,也在若干年后顺便走上了管理层岗位,无论是职位还是薪资都得到了提升,那无疑是最好的。

这种例子,在年轻人身上也有。

培训期也听到有这样的例子,能力特别突出的新员工,解决了重大问题,当年考核直接晋级,后来就直接带队伍了。

这种牛人,走这种路线最好不过了,很羡慕!

但物以稀为贵,牛人比较少见。

身边的大多数人,我们必须得承认:大家都是平凡的凡夫俗子。能力或许谈不上拔尖,最多也只能算得上是中上游。这种类型的,就只能慢慢等待机会了。

有时候吃完饭后打开手机,但凡遇到“加班导致身体出现重大疾病、某某在假期又去哪里旅游了”,就觉得之前身边老师讲的“等你踏上工作后就会明白:要是有一份旱涝保收能双休的工作是多么的好”还真不是一句空话。

毕竟,沾上国家的饭碗,还确实心里能更踏实些。像我司这件事刚一出来,对公司内的许多双职工来说,无疑是一个定时炸弹

毕竟,结婚后有了家庭和孩子后,家庭和工作是需要平衡的,孩子的教育也很重要,这都需要时间。

这些道理,在我入职后,逐渐体会到了,觉得大人们说的还真是那么一回事。

所以呢,今天周末就谈一谈我和身边小伙伴讨论后得到的一个共识:

如果你在学校技术挺牛的,可以尝试去公司干,大公司有的是平台,缺的就是人才,只要你能帮企业解决问题,那升职加薪绝对没问题。

读研的学生,如果对科研兴趣比较浓厚,读个博是个很不错的选择。读博出来后,进退自如,既可以选择去企业,又可以选择去高校,或者将主力放在高校在公司兼职,这样最稳妥。

总之呢,开弓没有回头箭。

人生不管哪一种选择,在没有一个确定性的结果之前,在对未来没有确定的预测之前,先争取把手头的事全力以赴的做好吧,也许做着做着,就看到了新的方向,就像下围棋一样,要慢慢地下,好的生活历程也要细细品味,不要着急把棋盘下满,也不要匆忙地走人生之路。

也许你还想看:

我的毕业回忆录:

别了,西工大,别了,人生中最美好的芳华时光!

别了,西工大,别了,人生中最美好的芳华时光!

相关阅读
热门精选
孩子 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