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道当时是寻常 你怎么理解“当时只道是寻常,待到懂时已沧桑”这句话?

编辑:
发布时间: 2020-12-19 18:09:51
分享:
我认为“当时只道是寻常,待到懂时已沧桑”这句话应分为两个句子来看待。

一、“当时只道是寻常”的含义

“当时只道是寻常”一句,出自清代纳兰容若的词作《浣溪沙》:

浣溪沙 [清] 纳兰容若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图片来自网络

诗人在寒冷的秋日悼念自己的妻子,想到妻子再也不会对自己嘘寒问暖,心情何其悲凉。

看着萧萧黄叶与残阳,他又陷入对往事的回忆里。

遥想当年,自己醉酒,妻子是怎样体贴地照顾自己;与妻子以茶赌书,饮茶为乐,那是怎样的快乐。

可如今,两人已是生死两茫茫。当年沉浸在幸福中,只觉得生活就该如此,寻常又平淡。现在,再也追寻不到往日那样的幸福了。

可见,“当时只道是寻常”,蕴含着作者怎样的哀痛与追悔。当时只觉平常,没有用力珍惜,如今想珍惜,却再也追寻不到。

二、“待到懂时已沧桑”的含义

沧桑,形容一个人经历了世事多变、人生无常之后的心境。一个历经沧桑的人,心情是沉重的,不再有年少时的轻盈,眼神不再明澈,不复少年意气。

能深刻表现这一意蕴的,就是南宋辛弃疾的词作《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南宋] 辛弃疾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年少时不懂愁为何物,总爱登高望远,挥斥书生意气,为了写词而勉强说愁。

如今,作者经历了很多事,尝遍了被深重的愁包裹的滋味,想说却最终没有说出来,故意只说:好一个凉爽的秋日啊!

作者辛弃疾一直怀有抗金复国的壮志,也不乏才略和胆识,但是属于少年豪气,盲目乐观。待到随着年岁增长,历经排挤打压、报国无门的苦痛,自己越来越能真切地体会愁的滋味。

但是这样的国事之愁却不能说出来,也说不尽,说了也无用,只好抒发一句:天气真好。看似说得轻松,却“一腔忠愤,无处发泄”,强压住心头的愁苦与沉重,何其悲凉!

可见,“待到懂时已沧桑”表现的是一个人何等悲凉的心境。没有了少年意气,看似是老练成熟了,其实却是历经沧桑之后,深重的痛苦积压在心头,不再言说。

三、“当时只道是寻常,待到懂时已沧桑”的启示

1、用力珍惜自己现在拥有的一切

有人说,“你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到来”。是的,世事多变,人生无常,

你所拥有的,终有一天也会失去。永远不要等到失去后才想要珍惜。

珍惜身体,珍惜青春,珍惜亲情、友情、爱情,珍惜你现在拥有的一切。用力珍惜,只有踏踏实实的拥有过、珍惜过,当失去的时候,才不会那么追悔莫及。

图片来自网络

2、如果生活带来的痛不可避免,那就接受它,带着它,继续生活

周国平解读《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时曾说:

“只是到了真正饱经沧桑之后,我们才明白,人生的小烦恼是不值得说的,大痛苦又是不可说的。我们把痛苦当作人生本质的一个组成部分来接受,带着它继续生活。如果一定要说,我们就说点别的,比如天气。‘却道天凉好个秋’——这个结尾意味深长,是不可说之说,是辛酸的幽默。”

成长就是一个逐渐尝遍愁滋味的过程。少年时的天真锐气,终会蜕变为老练稳重。世事无常使我们痛苦,也使我们成长。生活就像流水,不会为任何人停留。带着成长的痛,继续生活吧,你终会成为生活的智者。如果还是痛,就学会幽默吧。毕竟“喜欢谈论痛苦的往往是不识愁滋味的少年,而饱尝人间苦难的老年贝多芬却唱起了《欢乐颂》”。

欢迎大家在我文章下方点评!也可以关注“维尼小怪读书”,查看更多好文章,和我一起分享书香!

相关阅读
热门精选
孩子 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