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梯形图 plc梯形图怎么看?plc梯形图识读解读

编辑:
发布时间: 2020-12-17 18:07:30
分享:
梯形图语言是PLC程序设计中使用最多的一种编程语言,它是在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电路图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它与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的电路图十分相似,是一种图形语言,具有直观、简单、易懂和易于检查等特点,很容易被熟悉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的工程技术人员掌握。梯形图语言特别适用于开关量逻辑控制,是PLC的主要编程语言。 图1是一个典型的鼠笼式异步电动机直接起动控制电路,图2是与之相对应的采用PLC控制的梯形图程序。图1 继电器控制线路图图2 PLC梯形图 PLC的梯形图语言是图形化编程语言,梯形图中左右两条垂直的线称为母线,是不接任何电源的。右边的母线经常省略,母线之间是触点的逻辑连接和线圈的输出。PLC梯形图中的继电器、定时器、计数器不是物理继电器、定时器、计数器,实际上是存储器中的存储位,因此称为软元件。相应位为“1”状态,表示继电器线圈得电,其常开触点闭合、常闭触点断开。梯形图中并没有真实的物理电流流动,而仅只是“假想电流”。在分析梯形图的逻辑关系时,为了借用继电器电路图的分析方法,把梯形图中的左母线假想为电源相线,右母线假想为电源零线,假想电流只能从左向右流动,层次改变只能先上后下。假想电流是执行用户程序时满足输出执行条件的形象理解。因此利用假想电流这一概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梯形图。 PLC梯形图编程的特点如下: 梯形图中所使用的输入、输出、内部继电器等编程元件的“常开”、“常闭”触点,其本质是PLC内部某一存储器数据“位”的状态。在程序中的触点是直接使用该位的状态进行逻辑运算的。因其状态可以反复读取,所以梯形图中的触点可以在程序中被反复使用,没有数量限制。 梯形图中继电器线圈是广义的,除了输出继电器、辅助继电器线圈、状态继电器线圈外,还包括定时器、计数器等,但它们并非实际存在的物理继电器。梯形图虽然是由这些“软继电器”组成的控制线路,但它们并不是真正的物理连接,而是逻辑关系上的连接,称为“软接线”。 梯形图中的“连线”仅代表指令在PLC中的处理顺序,它不像继电器控制线路那样存在实际电流,因此,在梯形图中的每一输出线圈应有各自独立的逻辑控制“电路”。 输入继电器供PLC接收外部输入信号,而不是由内部其他继电器的触点驱动,因此,梯形图中只出现输入继电器的触点,而不出现输入继电器的线圈。输入继电器的触点表示相应的输入信号。 输出继电器供PLC作输出控制用。它通过开关量输出模块对应的输出开关去驱动外部负载。因此,当梯形图中输出继电器线圈满足接通条件时,就表示在对应的输出点有输出信号。 当PLC处于运行状态时,PLC就开始按照梯形图符号排列的先后顺序逐一处理,也就是说,PLC对梯形图是按扫描方式顺序执行程序。 根据梯形图中各触点的状态和逻辑关系,求出与图中各线圈对应的编程元件的ON/OFF状态,称为梯形图的逻辑解算。在用户程序解算时,输入继电器和输出继电器线圈的状态是从I/O映像寄存器中读取的,不是解算现场开关的实际状态。梯形图中前面程序解算的结果马上可以被后面程序的解算所利用。 梯形图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一种plc编程语言。因此,艾特贸易网将在以后的文章中进行详细的介绍。
相关阅读
热门精选
孩子 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