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博书院 孙子与老子的传承关系

编辑:
发布时间: 2020-12-17 01:15:57
分享:

所发文章不代表本号的意见,仅作陈列,便于大家批判阅读

北京东博文化研究院欢迎社会各界朋友来稿!

投稿邮箱 :dongbowhyjy@126.com

东博书院网站网址:www.dongboshuyuan.com

东博书院网店小说《星陨全套1,2》荣获2015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现《星陨3,4》也已全线出版,点击页面底部蓝色字“阅读原文”,访问东博书院网店购买签名版,作者将利润全部捐献本公益账号

免责声明:东博文化研究院所发部分文章转自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版权问题请作者尽快告知我们,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老子不但有孔子、尹喜、文子等名载史册的正传弟子,也有不记名的隐传弟子。在春秋时期,受老子影响至深却不为外界所知的,那就非兵家代表人物孙武子莫属了。

孙武是军事家,但他特别告诫不要随便动刀兵,他觉得兵事不祥,于是提出了一个“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用兵原则,希望能够尽量用政治解决问题。孙武的军事哲学思想及所著《兵法》十三篇,处处体现了道家的哲学。

老子讲:“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为事天下”。孙子继承了老子这个观点,提出了“以正合,以奇胜”的主张;老子认为“上善若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孙子兵法·虚实第六》也阐述了“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等观点。孙武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帮助吴王阖闾,击破强楚,称霸诸侯,充分显示了道家思想在事功上的伟大。

《东周列国志》载:“孙子之才,彰于伍员,法行二嫔,威振三军,御众如一,料敌若神,大伸于楚,小挫于秦。智非偏拙,谋不尽行,不受爵禄,知亡知存。身出道显,身去名成。书十三篇,兵家所尊。”

能在二十多岁写出影响千秋的兵书,孙子肯定是受过高人的指点,在当世能够指点孙子的高人会是谁呢?想来只有老子可以成全孙武子之功与名。为什么史书上没有明确的记载呢?因为老子道学思想本来就强调“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功成而不居”的无为之功。“上士得道于三军,中士得道于都市,下士得道于山林。”一代兵圣孙武子功成身退,世莫知其所踪,这俨然一派老子遗风。

不但孙武子得到过老子的悉心教诲,甚至连孙武子的好朋友伍子胥也曾面见老子受其指点。《吴越春秋》一书中,曾多次记录伍子胥引用老子的名言劝谏阖闾、夫差父子。如《阖闾内传》中的的“伍子胥谏曰:‘臣闻:兵者,凶事,不可空试。’”《勾践阴谋外专》中的“臣闻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遗憾的是伍子胥并没有得到“曲则全,枉则直”的忠告,或者他并没有掌握好老子那句“自知者明”的教诲,最后因为性格的强势酿成大祸。

来源:天下道源

相关阅读
热门精选
孩子 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