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的生平 萧红的一生

编辑:
发布时间: 2020-12-16 03:39:05
分享:

文/友竹

对萧红的了解,主要源于月下那本《此生注定爱就是痛》,月下在书后附录了很多关于萧红研究的专著和文章,有时也会找来看看,于是对这位传奇女作家的一生有了些了解和感触。想象中的她很矛盾:对求生有极强的意志,对现实敢于勇敢反抗,然而对于感情却一忍再忍。

无论作家是月下还是江天雪意,也无论导演是霍建起还是许鞍华,他们用作品呈现给我们的萧红一生都只是同时代友人眼中的萧红,作为后来人的我们无论阅读多少关于她的书籍,观看多少部关于她的电影,我们仍然不能完全看清楚一个真实的萧红。

江天雪意说,萧红复杂的个人魅力,有很大一部分在于她神秘的、谜一样的心理过程。谁都无法理解这个来自北国冰天雪地的财主家女儿最后怎会最终长眠在了香港。她一生都在追寻爱和理想,但她追寻的到底是怎样的爱和理想,没有人能够精准地将之说出来。

有观影人批评在《黄金时代》里汤唯饰演萧红太过漂亮,就像之前有人批评《萧红》里小宋佳饰演她太美艳一般,人们总把作为现在人的演员往想象中的萧红身上套,稍不符合他们的想象审美理想,即批评导演的离谱和演员的长相与演技。其实,对于真正喜欢萧红的人来说,是否具有美丽的外表哪有那么重要呢。

事实上,即使在今天我们看她的存照也不能说不美。如果说,江天雪意的《她认出了风暴:萧红和她的黄金时代》里配图全是精美电影剧照,是汤唯版的萧红,那月下那本书里则都是当年萧红留下的真实影像。她的端庄大方、美丽单纯不是贫穷、饥饿和落魄所能遮掩的。老年后的萧军这样回忆1932年初见她的情景:这时候,我似乎感到世界在变了……出现在我面前的是我认识过的女性中最美丽的人,也可能是世界上最美丽的人!

我们知道,萧军初识的萧红是个临产的孕妇。她当时正落难,蓬头垢面、身形浮肿,破衣烂衫、神情疲惫。然而除了惨不忍睹的外在,萧军发现了她的另一面。听着她的倾诉和叙述,想象着她经受的苦难和折磨,再看看她在绝境中信手勾勒的诗与画,他动容了:我必须不惜一切牺牲和代价拯救这颗美丽的灵魂。真是天缘巧合,他被她打动了,她也为他心折了。

于是,两人顺理成章地走到了一起。萧军还鼓舞与引领萧红走进了文学的世界,从此文学创作伴随她的一生,而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她物质生活,也成为她精神生活的支柱。文学创作成为了一种对生活和命运不幸的抗争和救赎,让她大放异彩。并且她还很幸运地结识了一直善待她、在文学上提携她的良师益友鲁迅先生。二十出头的她已经用《生死场》博得了鲁迅的关注和高度赞扬。

萧红曾将鲁迅比作自己的祖父,那个童年时代给过她最多温暖的老人,她成了鲁迅家的常客。但是生活很残酷,在萧红去日本疗养身心时鲁迅先生因病逝世了。这对她是个极大的打击,每日落泪,精神几近崩溃。另外,当时在国内的萧军恋上了好友的妻子,这情敌还曾是她的闺蜜。所以江天雪意在书里说“她的眼泪不仅为鲁迅而流,也为自己而流”。然而就在这些独饮苦杯的日子里,她也第一次预感到了自己的“黄金时代”。

是的,这就是她的黄金时代——生活令人感伤,但至少文学创作处于高峰。此后的日子已经离生命尾音越来越近,5年后她便在香港走到了人生的终点。她的一生是漂泊而短暂的,走过了许多地方,经历了好几段曲折的爱情,更为后人留下了100万字的作品。很少有作家像她那样,生前寂寞哀伤,四处飘荡;死后多年人们却围绕她的作品和人生不住喧哗,热潮迭起。

相关阅读
热门精选
孩子 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