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诊断等于结果吗 CT报告单=最终诊断结果?可能并不是你想得那样...

编辑:
发布时间: 2020-12-14 17:41:11
分享:

现在医生看病“望闻问切”,「望」的不仅仅是患者的症状,还包括医学影像资料,比如X光片、CT、磁共振、超声......

这些影像资料化无形为有形,是现代医学发现疾病、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

影像学里常见到的两个资料——「影像原片」和「影像报告单」,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片子”和“报告”。

对于大多患者来说,唯一能看懂的也许只有报告单上的文字描述。

很多人以为报告单上写的就是最权威的结果,其实报告单上的结果并百分百体现了身体状况。

年前,张女士因为肝癌做了射频消融,治疗效果不错。

但最近一个月,检查结果发现甲胎蛋白指标有所上升,而复查CT的报告单上,却都没有提示发现肝内有异常。

医生觉得事情不对,要求张女士把影像原片带来,发现在一个比较隐蔽的位置,肝脏左叶的尖尖角紧贴着脾脏的部位,看到一个小结节。

值得注意的是,张女士拿到的影像科报告单上并没有提示异常,但在临床医生结合其他指标,仔细看完影像原片后,却发现了问题。为什么会出现「影像报告单结果」与「临床医生诊断结果」不一样的情况?

影像报告单上的结果,是影像科医生的初步主观描述,阅片的医生不同,描述的结果也可能不同。

而临床医生则是在了解病人的症状后,在片子关键部位查找证据,更加仔细、更加有针对性,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漏诊。

影像医生和临床主治医生所关注的点不一样,结论也就有可能不同。

「报告」和「片子」哪个更重要?

影像报告单上的结论只能作为临床诊断的参考,不能看作最终诊断。

与影像报告单相比,更重要是影像原片本身。

一方面,很多疾病下诊断结论,需要将影像片子作为参考依据。

另一方面,如果考虑手术治疗,还需要结合片子,获取病变位置、大小、数量等信息,找到最佳的手术部位和手术要点,确定实施精细的手术方案。

因此,拍完片后,一定要是向医生提供原始、清楚的影像原片!

有些患者到医院检查,隔天才拿到结果,由于不方便去医院,就直接在网上咨询主治医生,帮忙解读。由于不太懂报告结果和影像片子的区别,觉着上传个报告就行了,拍照、上传也都挺方便的。结果被医生要求重新上传原片,一来二去耽误双方时间。网上咨询,如何保证上传的片子清晰?上传的影像学片质量直接关系到医生的诊断,如果上传的片子不清晰,或者达不到医生阅片要求,导致医生无法给出针对性建议,或者要求患者重新上传,来来回复耽误双方的时间。因此,上传清晰的片子显得尤为重要。

有些医院提供影像学光盘,网上咨询时可直接上传光盘内资料,或者通过医院的扫描仪器,形成清晰电子版来上传。
相关阅读
热门精选
孩子 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