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散文八大家 唐宋八大家指的是哪八位?又称“唐宋散文八大家”

编辑:
发布时间: 2020-12-09 18:03:42
分享:

“唐宋八大家”是指中国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欧阳修八位散文家,又称“唐宋散文八大家”。

韩愈

韩愈,字退之,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政治家,同时也是唐宋八大家之首。贞元八年登进士第,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因论事被贬,历都官员外郎等职。元和二年,参与讨平“淮西之乱”,后又因谏迎佛骨被贬至潮州。长庆四年病逝,年57岁。他的代表作品《春雪》。

柳宗元

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学家,世称“柳河东”。他一生作品达600余篇,骈文有近百篇,笔锋犀利,讽刺辛辣。贞元九年进士,819年客死于柳州,享年46岁。他的代表作品,就是那首《江雪》。

欧阳修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北宋时期的政治家,史学家、诗人。欧阳修,自幼喜爱读书,但是科举之路却非常坎坷,两次落榜。天圣八年,参加宋仁宗主持的殿试,位列二甲进士,而后被恩师胥偃定为女婿,步入官场。他的代表作品《蝶恋花》。

苏轼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汉族,眉州眉山人,祖籍栾城。北宋著名散文家、书画家、词人、诗人,是豪放词派的代表。

和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苏。苏轼是苏洵的次子,1057年,与弟弟苏辙同登进士。唐宋八大家之一。《饮湖上初晴后雨》是描写西湖的古诗中无人能超越的。

苏洵

苏洵,字明允,汉族,眉州眉山。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祐集》传世。

苏辙

苏辙,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人。嘉祐二年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

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王安石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曾巩

曾巩,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汉族,建昌南丰人,后居临川。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嘉祐二年进士。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为“南丰七曾”之一。在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上贡献卓越。

以上就是小编整理的唐宋八大家,感谢阅读。

相关阅读
热门精选
孩子 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