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坟不烧二纸 一坟不烧二纸,出嫁的女儿不可以去上坟!

编辑:
发布时间: 2021-02-25 20:06:29
分享:

一坟不烧二纸这是什么意思呢?它有两种意思,一是出嫁了的女儿是不能回娘家给自己死去的亲人烧纸的,只能烧自己老人家亲人的纸,二个意思就是亲人早已烧过纸了,同祖的人就不需要去烧了。或是,弟兄俩个不可以分开单独进行烧纸钱拜祖,为什么一坟不烧二纸呢?这烧纸有何讲究,下面小编就来给大家介绍这两种烧纸的禁忌!

一坟不烧二纸一、出嫁的女儿和太小的女儿不可以去上坟

民间说“一坟不烧二纸”,有这么一个解释:纸币发行过多会造成通货膨胀,阴阳虽两界,道理皆一般,烧的够花的就行,烧多了,地下的人也很困扰的,而且家家户户上坟烧纸,可能烧的还不一定都是统一的冥币,无论阳世还是阴间,货币都不是那么容易管理的,因此烧太多种类不同的冥币,自然也就没有效果了。

女儿烧纸禁忌

出嫁的女儿不可以去上坟

已经出嫁的女儿,不宜回来娘家上坟,只能在夫家拜祭夫家的祖坟,而不可以回到娘家来拜祭娘家的祖坟,因为在人们传统的观念中,女儿出嫁已是夫家人,娘家再亲也只是娘家,而她的名字、户口也已经过继到了夫家中,所以出嫁的女儿是夫家的人,不可以在回到娘家上坟祭祖。

女儿太小不宜去上坟

无论是什么地方的习俗中,女儿太小都是不宜去上坟的。一般来说孩子若是小于六岁,无论男女都不宜让他出席上坟祭祖的活动。因为孩子太小,阳气较弱,而墓地作为阴气甚重的地方,容易让孩子看到一些不干净的东西,又容易导致一些阴性气场缠绕着孩子身边。从而致使孩子经常生病等等,所以女儿太小是不可以去上坟的,这一点需要注意。另外还有一种说法是,老人格外疼爱小孩子,而带着小孩子去拜祭祖先的时候,先人对孩子的格外“疼爱”,人容易导致先人不舍得放孩子走,疼爱到不舍得“放手”,这样一来,也是不利于孩子的。

要买黄草纸

要买黄草纸,铺开后拿一张一百元的真钱在纸上压,要感觉这一百元是个戳子,由右至左,由上至下,一排一排的盖上去,直到把整张纸铺满。这样的烧纸在下面才是硬通货。钱才实成,先人揣在兜里才有面子。

记得画圈

烧纸的时候在要烧的地面画个圈,注意别把自己也圈到里边,这个圈圈住了纸钱,而在祖先居住的方向要留个缺口,便于先祖过来拿钱,同时防止其他孤魂野鬼抢钱。

一坟不烧二纸二、一家子坟不烧两回纸

“一家子坟,不烧两回纸”。这一句话的含意非常容易解读。换句话说,亲人早已烧过纸了,同祖的人就不需要去烧了。或是,弟兄俩个不可以分开单独进行烧纸钱拜祖,然而要一块儿去。为何需要有这一个注重呢?很多人无法理解,那样的话,不一样的人,分批次给些纸钱,多多益善,岂不效果更好?实际上不是这样的,这一句话身后的真实含意,是为了更好地维持一类家庭生活,或一类大家族的团结一致、和睦相处。在农村,清明时节拜祖参加的人口数诸多,通常是一个大家族一块儿去墓地拜祖,与此同时,浓烈的仪式感应运而生。族人一块儿赶往墓地,先要修复坟茔破损的地区,清除野草,找块大石头,将白色的纸钱压在坟上,摆放已逝老人喜欢吃的鲜果,随后借助族中辈份的长幼尊卑,先后叩头。并且一个大家族一块儿拜祖的人口数越多,越说明这一个大家族子孙满堂,并且大家都很团结一致。

假如一家子的兄弟二人产生矛盾,谁也不理不睬谁,那么他们针对这类能够 见面的行动一般来说就不可能一块儿出现了,通常全部都是一类“你去了,我就不去,看到你就烦”的心理状态。由此一来,便会产生“一家子坟,兄弟二人分开单独进行烧纸钱”的状况。一大家子产生矛盾,谁都不愿理睬另一方,更不要说让他们团结一致了。本需要温馨和睦相处的家庭生活,一下子会显得冷言冷语的,于内于外都不太好。“一家子坟,不烧两回纸”,老祖先留下来的一句俗话,实际上是很有智慧的。不仅能够 谆谆教导晚辈,一大家子要团结一致;而另一方面,及化解兄弟姐妹中间有的矛盾,借助一块儿扫墓拜祖,提升彼此之间的沟通交流联系,更加有利于化解矛盾。

以上就是一坟不烧二纸的来源,小编认为第二个风俗还勉强说得过去,不过第一个风俗说什么出嫁的女儿不能回来给去世的亲人烧纸就是有些重男轻女的意思了,如果真是这样,现在许多家庭都是独生女儿,如果她们的父母去世了该怎么办?谁给她们的父母烧纸呢?这不明明是古代看不起女人、不把女人当自家人、约束女人的一种方法嘛,不过,如今时代不同了,每到死者的祭日也是有许多女儿给亲人烧纸的,这也算是社会的进步了!

相关阅读
热门精选
孩子 孕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