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吃啥 元宵节吃什么

编辑:
发布时间: 2021-02-23 07:02:17
分享:

春节七天长假转眼间已经过去,各位小伙伴已经陆续返回学校或者岗位了。假期虽然已过,但是年味还在,即将迎来了正月十五的元宵节。到了元宵节才真正算把年过完了。那么元宵节有什么样的食俗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

元宵节吃什么,关于元宵节的食俗

元宵节的食俗:汤圆

元宵节最多人吃的就是汤圆,寓意着全家人团团圆圆。汤圆通常是选用糯米制成,性平、味甘、补虚调血、健脾开胃、益气止泻,有暖中、生津和润燥的功能。各种汤圆的馅料主要是以果料和干果为主,包括芝麻、核桃、花生,再加上植物油,营养价值就更高了。最简单的做法,也是最健康的吃法就是水煮汤圆了。

元宵节的食俗:元宵

北方人元宵节吃元宵,许多人以为汤圆就是元宵,但是实际上虽然元宵和汤圆在原料、外形上差别不大,实际是两种东西。最本质的区别就是制作工艺的不同。汤圆的做法很简单,通常是先将糯米粉用水调和成皮,然后将馅“包”好即成。元宵的制作过程比较繁琐,需要将面和好,把凝固的馅切成小块,过一遍水后,再扔进盛满糯米面的笸箩内滚,一边滚一边洒水,直到馅料沾满糯米面滚成圆球方才大功告成。

元宵节的食俗:元宵茶

陕西等地方元宵节会吃元宵茶,就是在热汤面中放进各种菜和水果,很像古时的“元宵粥”。这种元宵茶中增加了纤维素、矿物质及维生素的摄取,而且不会像一般元宵那样腻,而且对于由于节日多食动物性食品而呈现的酸性体质有中和作用,也使元宵的营养更为全面。

元宵节的食俗:枣糕

我国豫西一带的人过元宵节喜欢吃枣糕,寓意着吉祥如意。枣糕原本是清朝时期宫廷的御用糕点,味道香甜,含有维生素C、蛋白质、钙、铁、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有补脾和胃、益气生津的功效,同时还能够保护肝脏、增加肌力、养颜防衰等。

元宵节的食俗:面条

江北地区民间流传有“上灯元宵,落灯面,吃了以后望明年”的民谚,所以当地人正月十五多数会吃面条。也有祈求吉利的意思。在《仪徽岁时记》中记载着:“(正月)十八落灯,人家啖面,俗谓‘上灯圆子落灯面’,各家自为宴志庆。”落灯时吃面条寓意喜庆绵绵不断之意。

元宵节的食俗:馒头、麦饼

在浙江浦江一带,元宵节会吃馒头和麦饼。原因据说是因为馒头为发面,麦饼为圆形,取“发子发孙大团圆”的寓意。湖南常德上元各家元宵节以椒为汤,加入韭菜儆果诸物款待客人,称为“时汤”。

元宵节的食俗:糟羹

台州一带每年正月十四看过花灯之后食糟羹。这种糟羹是用肉丝、冬笋丝、香菇、木耳、鲜蜻、豆干、油泡、川豆板、菠菜等炒熟,再加入少量的面粉,煮成一种带咸味的糊状食品。正月十五喝的糟羹为甜的,用番薯粉或藕粉配上莲子、甜枣、桂圆等做成。

元宵节的食俗:豆面团

昆明的人元宵节会吃豆面团,做法跟元宵差不多,是把豆炒熟后磨面,团成丸子后用水煮熟即可,口感不错。

相关阅读
热门精选
皮肤 孕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