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兵的意义 国庆70周年阅兵有什么意义_国庆阅兵的由来

编辑:
发布时间: 2020-11-27 18:39:19
分享:

  我国成立70周年,这次国庆节的大阅兵仪式备受瞩目,为了让大家更加了解大阅兵的相关知识,小编整理了国庆70周年阅兵有什么意义_国庆阅兵的由来,欢迎借鉴参考。

  国庆70周年阅兵有什么意义

  阅兵历来被认为是展国威、扬军威的最佳方式。更是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的重要形式;阅兵是军队对祖国和人民的汇报。国庆阅兵可以展示军队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巨大成就和崭新风貌,展示军队维护祖国安全与统一、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强大信心,更是向全世界展现军事力量和民族凝聚力的窗口。因此,阅兵历来被认为是展国威、扬军威的最好方式;阅兵是国家军队信息化建设成就的集中展示,世界各强国不断加大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步伐,在引进和吸收的基础上自主创新,发展了一大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信息化武器装备,使陆、海、空、二炮联合作战能力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阅兵既是军队训练水平、作战思想的检验,亦是军队武器装备发展的一扇窗口,其武器装备成为阅兵的重要亮点;阅兵是威慑境内外敌对势力的有效手段。和平时期,军队的另一个主要作用就是威慑,而阅兵就是一种常用的威慑手段。它是国家使用不流血的军事方式来解决军事问题和政治问题的重要工具。

  国庆阅兵是怎么开始的

  “阅兵”这个名称是从汉代以后才开始叫起来的。在汉代,定期间兵常与立秋之日“祭兽”一起进行,其中增加一些打斗的内容。以后,各个建朝时间较长的朝代都有类似定期或不定期的阅兵仪式。我国最早的国庆阅兵是中华民国国庆阅兵,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清朝政府,建立了中华民国,10月10日便成为国庆日,每年都要组织庆祝活动。1912年10月10日上午,北平举行了阅兵仪式,袁世凯派段祺瑞进行了阅兵,袁世凯穿着军服就登上了检阅台,历时一个多小时。后来1913、1914年也都举行了阅兵。1915年袁世凯忙于复辟,因此没有阅兵,1916年恢复阅兵。

  今年10月1日,在首都天安门举行盛大阅兵式

  阅兵是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主题是坚定维护核心,体现时代特色,彰显国威军威,激发爱国热情。  基调是隆重、热烈、务实、节俭,目标是凸显国庆庆典特色,办成一次全面展现新时代强军风采的盛大阅兵。

  通过阅兵展示人民军队听党指挥的不变军魂,反映改革强军的成就风貌,彰显备战打仗的能力水平,体现我军向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建设世界一流军队迈进的坚定自信,动员和激励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这次阅兵总体设计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国防和军队建设也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坚持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总原则,着眼凸显联合编组、联合行动、联合保障、科学安排军兵种参阅力量和武器装备,精心编组各受阅方梯队,全视角展现“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精神风貌,充分展示人民军队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良好形象。

相关阅读
热门精选
孩子 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