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勒佛的故事 末法时代救世未来佛弥勒佛的故事

编辑:
发布时间: 2020-11-14 13:28:53
分享:

  男戴观音女戴佛中的佛就是弥勒佛,弥勒佛面容大笑,法相亲人,在民间弥勒佛象征着仁慈宽容,为了不让女子心胸狭隘才有了女戴佛之说,可是你知道么弥勒佛被预言是末法时代救世之佛,让我们跟随

佛教大全

了解一下把。

  释迦牟尼佛在给他的弟子讲法时,谈到了过去佛、现在佛和未来佛。释迦牟尼是现在佛,原始六佛是过去佛,而未来佛,则是弥勒佛。末来佛是要到末法末劫的时候,下世救度众生去未来世界的佛。在历史上的道家中,也多次谈到过弥勒,称之为弥勒教主或上上祖,是传末后道救度众生之大道觉者。那么,弥勒佛何时会下世呢?

  佛经中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说有一个魔王波旬,要乱释迦牟尼佛的法。释迦牟尼佛说,你乱不了,因为我的法是正法。魔王说,我现在乱不了,因为你的法太正,但等到了末法时,我将派我的徒子徒孙,穿上你的袈裟,坐到你的寺庙里去,乱你的法!释迦牟尼佛听完眼泪就流下来了。明代的刘伯温也曾说到未来佛祖的降世,说那时天上天下的众神,都在无边大劫之中。从历史的记载和各种传说中看,弥勒佛都是众生在未来得救的惟一希望。

  未来佛也称弥勒佛,藏语谓“强巴”。弥勒为梵文Maitreya的音译简称,是“慈氏”之意。据说此佛常怀大慈悲之心,《阿弥陀经疏》中说:“或言弥勒,此言慈氏。由彼多修慈心,多入慈定,故言慈氏,修慈最胜,名无能胜。”
  据佛经记载,释迦牟尼佛说他的弟子阿逸多(即无能胜),将修成弥勒佛。阿逸多出生于古印度波罗奈国一个婆罗门家庭,后随释迦佛出家,成为佛弟子。他在释迦圆寂涅盘之前,便先行去世。释迦曾预言,他离开此世间后,将上生兜率天宫,在那儿与诸天演说佛法,在很多年后,他要从兜率天宫下世救度众生。

  历史上记载,布袋和尚契此也曾修成弥勒佛。据《宋高僧传》记载,契此是五代时明州人,又号长汀子,经常手持锡杖,杖上挂一布袋,出入于市镇乡村,在江浙一带行乞游化。他身材矮胖,大腹便便,言语无常,随处坐卧,与人言吉凶颇为应验,能预知晴雨,“天将雨,即着湿布鞋;亢旱,即曳木屐。居民以此为验”。因他总是负着一个布袋,故被称为布袋和尚。

  弥勒佛在历史上深受敬仰。唐代三藏法师玄奘,因师傅印度那烂陀寺戒贤法师,梦中得到弥勒佛及两位菩萨的点化,苦等三年收玄奘为徒,故一生向往弥勒净土。《大唐故玄奘法师行状》曰:“法师从少以来,常愿生弥勒佛所,及游西方,又闻无着菩萨兄弟也愿往生兜率,奉侍弥勒,并得如愿,俱有记验,盖增克励。自制玉花,每因翻译,及礼拜之际,恒以愿上升兜率陀天,见弥勒佛。”他在将圆寂涅盘之时,不断持涌弥勒名号,并瞩其弟子齐念弥勒如来,祈求往生兜率内院。玄奘的弟子窥基大师,唐朝的着名诗人白居易,也都发大愿去弥勒佛的世界。

  弥勒佛像在五代、宋以前,主要有菩萨形和如来形两类,分别根据《弥勒上生经》和《弥勒下生经》所创作。菩萨形的弥勒像,主要表现弥勒菩萨在兜率天宫为诸天说法时的形象,菩萨装束,两脚交叉而坐,或是以左脚下垂,右手扶脸颊的半迦思维形;而如来形的弥勒像,则与释迦佛的造像没多大区别。从北魏开始,中国出现了佛装的弥勒佛像。

  总结:弥勒佛正是代表了一种慈悲豁达不斤斤计较的精神,原谅小编凡夫俗子虽不是佛教信徒,但是对弥勒佛大有好感。

您可能还喜欢:

基督教和佛教道教对于原罪与苦的阐述
佛母孔雀大明王菩萨的传奇故事
佛教十八罗汉排名及罗汉的特点 
东南亚佛教国家有哪些是怎样的发展历程

相关阅读
热门精选
孩子 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