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的由来100字 元宵节的由来100字 元宵节的传说有哪些

编辑:
发布时间: 2020-11-14 04:15:11
分享:

  导语:一说到元宵节,我们就能想到看花灯,猜灯谜,吃汤圆等等节日活动,或许有的小伙伴们虽然知道元宵节这一传统节日,但是却不知其由来,那么元宵节是怎么由来的呢?有哪些传说故事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传说二:袁世凯与元宵
  传说,窃国大盗袁世凯篡夺了辛亥革命成果后,一心想复辟登基当皇帝,又怕人民反对,终日提心吊胆。一天,他听到街上卖元宵的人拉长了嗓子在喊:“元——宵。”觉得“元宵”两字谐音“袁消”,有袁世凯被消灭之嫌,联想到自己的命运,于是在1913年元宵节前,下令禁止称“元宵”,只能称“汤圆”或“粉果”。

  然而,“元宵”两字并没有因他的意志而取消,老百姓不买他的帐,照样在民间流传。

  元宵节花灯种类甚多,或是仿照事物的形象编制的形象灯,如龙灯、虎灯、兔灯等等,或是根据民间故事编制而成的活动灯,如牛郎织女、二十四孝等等,表现忠孝节义的民族精神。各种花灯制作工巧,一展工匠的智慧和技能。

  随着时代的发展,元宵灯节办得越来越盛大,民族特色越来越浓,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三天;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为五天;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因为灯期不同,所以最初张灯的那天叫“试灯”,十五这天叫“正灯”,最末一天叫“残灯”、“阑灯”。也有叫“神灯”、“人灯”、“鬼灯”之说。

  十四日夜为“神灯”,放于家中神位、宗祠前,以祭神明先祖;十五日夜叫“人灯”,放在门窗、床笫、几案等处,用来避除蝎虫;十六日夜为“鬼灯”,放在丘墓、原野,为了游魂得到可以脱离鬼域。上祈天意,下护苍生,神人鬼畜,无所遗漏。

  小结:元宵团圆,一家人齐聚一堂,热热闹闹的享受着元宵佳节所带来的欢快,是非常幸福的一件事情。

  

相关阅读
热门精选
孩子 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