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开家长会 父母应该学会如何开家长会

编辑:
发布时间: 2021-05-30 06:39:09
分享:

  一提到要开家长会,孩子都会为自己捏把汗,认为开家长会,老师又要向爸爸妈妈告状,担心自己会被爸爸妈妈骂。

  但是大人去很期待家长会,因为这是老师和家长沟通的好机会。家长和学校老师沟通是一种有效了解孩子的途径,老师一般也都会如实地将孩子的各种情况告诉家长。但家长如何“转达”,要动一些脑筋,不要不分情况地全部“如实”转达给孩子。一定要考虑你的“转达”所采用的方式及言语会对孩子形成怎样的影响,是建设性的,还是摧毁性的,对孩子是有激发作用,还是抑制作用。现在有一种令人心痛的事实,许多中小学生特别害怕开家长会,家长会的日子经常成为他们的“受难日”,尤其是一些学习成绩不太好的男孩子,家长会通知简直是下达给他们的“惩罚通知”。在他们的经验中,家长会就是“成绩排名会”和老师“告状会”。后果是回家轻则遭训,重则挨打。

  在家长会后打骂孩子的家长,一定是简单粗暴的家长。他们大多平时不主动和老师们沟通,只是在开家长会时或老师“请家长”时,才听到一些关于孩子的在校情况。老师向他反映孩子不守纪律,或者孩子成绩不佳等各种问题,都是他生气的理由。从学校回家的路上,他不去想孩子的问题到底该如何解决,不去反思自己在教育中是否有过失,不去思考如何有效地帮助孩子,他只是想赶快找孩子算账。这样的家长他们对待孩子原本就简单粗暴,在家长会后处罚孩子,与其说想“教育”孩子,不如说只是家长想平息自己心头的怒火,想出口恶气。但这只能让孩子的问题变得更为糟糕。

  孩子是敏感而脆弱的,如果老师和家长的见面,变成了让孩子蒙羞、挨训的恐怖事件,后果只能是让孩子憎恨老师,讨厌学校;让孩子在学习、自信、道德等方面失去上进心和判断力;而且最后多半会反映在学习上,影响学习成绩。即使从家长会上发现孩子学习退步,不守纪律,和同学打架,甚至旷课等严重问题,回家后也不应该打骂孩子。要先和老师好好分析沟通一下,尽可能寻找出问题的由来。孩子不会凭空出现问题。出现问题,一定是有一些长期积淀的症结没得到解决,或是有某个外在.因素使一些小问题恶化。比如一个孩子突然不想去上学了,就要考虑他和班里同学的关系是否出现了问题,是否受到某个老师的批评而感到委屈,是否遇到了他人的威胁等;孩子的成绩一路下滑,就要考虑自己对孩子的学习管理是否得当,观察他最近情绪如何,对什么感兴趣,主要和哪些人交往,他遇到了什么打击或诱惑等。最重要的,是要好好和孩子沟通交流,首先让他信任你,能对你讲出他的困惑和困难,然后获得你的鼓励和帮助。

  孩子表现不好,把他骂一顿,揍一顿―这是多么容易的事啊,做起来也很痛快,每个家长都能做到的―所以它为许多家长所钟爱。只是,它不能解决任何问题;所以,它也会让那些习惯于“痛快”、“容易”地解决问题的家长在以后的日子里,慢慢品味教子无方所带来的更多的不痛快和不容易。

  而听到孩子的问题后,能冷静行事,能自我反思,和孩子真诚对话,努力去理解孩子,想尽办法激励孩子,巧妙地帮孩子解决问题―这些行为是难的,需要家长付出许多理性和思考―能为孩子一生成长着想的家长,难道不可以为孩子付出这些吗?教育就在这点点滴滴的细节中。你此时付出一点理性、思考和智慧,在遇到的种种问题时处理得艺术一些,孩子会用十倍的优秀来回报你。

相关阅读
热门精选
孩子 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