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探访:北京集中充电区缺乏 “电动车上楼”

编辑:
发布时间: 2021-06-25 08:09:03
分享:

集中充电区缺乏 “电动车上楼”仍存在

已有小区用“电动车禁入楼宇系统+集中充电柜”解决问题,小区所在街道计划在所有高层建筑推广

6月1日起实施的《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规定,公民应当“规范有序停放车辆,在指定位置充电”,并提出重点治理“在共用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处等公共区域为电动车充电”的不文明行为。

近日,新京报记者探访北京市多个小区发现,“电动车上楼”的不文明现象仍比较多见。而西城区一小区引入“电动车禁入楼宇”系统后,再配备集中充电车棚,疏堵结合的办法有效解决了上述不文明现象。

探访1 政馨园二区 宋家庄家园三区

部分居民无视警示随意停放 居委会物业推进充电桩建设

8月18日,在丰台区政馨园二区1号楼2单元门口,新京报记者看见醒目的“楼道内禁止堆放杂物、可燃物”提示。在该单元一层墙壁上,亦贴有“楼内禁止停放电动车及充电”的提示。然而,通知对面便停放着一辆电动自行车。

2单元共14层,1层至8层大部分楼道内均停放着电动自行车,其中8层楼道内有3辆电动自行车和7辆自行车。

一位业主称,虽然有警示标识,但部分居民仍然视而不见,“这些真的是安全隐患。”该业主表示,之前曾拨打过“12345”热线反映楼道内停放电动自行车的问题,“自行车少了一辆,4辆电动车变成了3辆,其他没有变化。”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该小区门口有9个可用的电动车充电接口。“除了门口的那几个充电桩,其他没有空地。”政馨园二区物业部的一名工作人员称,电动车上楼的问题早已存在,但地方有限,许多住户就将车子停放在楼道内。

新京报记者从政馨家园社区居委会了解到,目前居委会正在跟物业协商推进解决充电桩的问题,进而解决电动车上楼的问题。

在宋家庄家园三区4号楼,一层的电梯间贴有“电动车起火,夺命只需100秒”的警示海报。然而,记者走访后发现,这栋共29层的楼内,仍有不少住户将电动车停放在过道或家门口。

该社区居民王先生告诉新京报记者,他家中就有一辆电动自行车,“每次充电都推进家,人守着充。”王先生说,虽然知道这样危险,但也没办法。如果小区有室外充电设施,他肯定选择在楼外充电。

宋家庄社区居委会的一名工作人员有些无奈,“我们没有执法权,只能上门劝阻,贴个通知,再跟物业说说。但这还是得靠个人自觉。”

宋家庄家园物业人员向新京报记者介绍,物业方面刚签合同,近期就会在居民楼外集中安充电桩。

探访2 天秀花园澄秀园

电动车曾引发火灾造成伤亡 增设充电桩后楼内无电动车

2018年11月12日凌晨,海淀区天秀花园澄秀园2号楼一楼道内电动自行车着火,并很快引燃附近的其他车辆,火灾最终导致一死一伤。

8月18日下午,新京报记者再次来到天秀花园澄秀园2号楼,看见一层大厅贴有“楼道内禁止停放电动车及充电”的提示,墙上则写着“楼道内禁止停放电动车”的红字。

记者探访整个单元楼,并未发现有“电动车上楼”的现象。澄秀园一名物业人员告诉新京报记者,如果发现有人将电动车推进居民楼,他们会及时上门宣传教育,并将电动车清理至楼外。对“不自觉”的居民,物业人员就会多次敲门告知,请居民配合工作。

2019年,物业在电动车、自行车棚加设充电桩,以方便居民充电。记者在车棚内看到,充电区域设有约10个充电桩,部分电动车正在充电。

■ 措施

引入“电动车禁入楼宇”系统规划建设集中充电停车棚

早在2017年,公安部便已发文明确规定,严禁在建筑内的共用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处等公共区域停放电动车或者为电动车充电。今年5月1日实施的《北京市物业管理条例》同样规定,业主、物业使用人、物业服务人等不得违规私拉电线、电缆为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电动摩托车和电动三轮车等充电。

但因社区并没有执法权,物业也只能对违停车主进行宣传教育,因此电动车上楼的问题虽都知道危害,但仍“屡治屡现”。

不过记者探访发现,在西直门南大街新华东社区15号楼,如有居民将电动自行车推入电梯,电梯内立即会响起“电动车禁止入内,请离开”的提示语,同时电梯停止工作。

西城区消防救援支队展览路街道辖区监督员张桐介绍,今年5月,该单元楼引入“电动车禁入楼宇”系统,成为西城区第一个试点的居民楼。

相关阅读
热门精选
孩子 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