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偏食 小儿偏食陋习源自哪里?

编辑:
发布时间: 2021-01-25 19:27:23
分享:
说起孩子偏食,妈妈反应很激烈,现在好多的孩子都有偏食的问题,偏食是一种非常不好的习惯,特别对于正处于长身体的婴幼儿,偏食是威胁身体健康的重要原因,那么如何预防小儿偏食呢,来看看偏食的原因,就可以对症下药了!

偏食的原因可以分为两大类:客观原因和主管原因。

小儿偏食陋习源自哪里?

(一)客观原因

  1、成人影响

  幼儿的饮食习惯主要是模仿家庭中的成人而来的,如果家中的成年人中有偏食的习惯,孩子很容易受其影响而偏食。

  2、溺爱迁就

  现在家庭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长辈对孩子过分溺爱迁就,处处以孩子为核心,在食谱的安排上有意选择孩子喜欢吃的食物。另有一些父母娇宠孩子,认为孩子不愿吃就随他去,等他饿了自然会吃。时间一长,就造成孩子进餐时间紊乱。也有一些家长想让孩子吃得更多,习惯将他的用餐时间安排在大人吃饭前或吃饭后。其实孩子和大人一起吃比自己一个人吃要好得多。

  3、 过度

  有些家长或老师过分纠正孩子的偏食习惯,会因性急而表现出很不耐烦,甚至打骂,逼迫孩子吃。在这样的氛围中,自然不会有好的胃口。

  4、 零食泛滥

  部分家长生怕孩子饿着,总存放很多零食,任其食用,到了就餐时间自然没有胃口。

  5、 缺乏活动量

  孩子吃得好却活动少,无法消耗饮食中的高能量,自然也就不会有饥饿感。

了解了客观原因,咱们再来了解一下主观原因。

(二)主观原因

  1、情寄它事

  到了吃饭时间,孩子因正在看书、游戏,处在一种紧张状态中,一时无法摆脱而不想吃饭。

  2、 缺乏食用方法

  有的孩子不会食用某种食物,比如因不会使用筷子吃面条,就逐渐对其失去信心和兴趣,形成偏食。

  3、不良的择食倾向

  儿童出生后有先天的气质差异,有些儿童对味道非常敏感,会偏好某一种味道的食物,时间长了,次数多了,就造成了偏食。

  4、 不喜欢食物颜色

  很多小朋友都不喜欢黑色的食物,如芝麻糊、发菜等,认为肮脏而不愿进食。

  5、不愉快的进食体验

  如果以前吃某种食物后被汤烫住、被刺哽住等等,也会造成孩子害怕而拒吃的心理。

针对以上小儿偏食的原因,父母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说教法:父母或老师向儿童说明偏食的害处,告诉孩子各种食物中含有人体最需要的营

养成分,如缺少就会影响身体的正常发育和健康。说教要实事求是,要有科学性,举例要生动,这样对学龄儿童或学龄前儿童才会取得较满意的矫正效果。

  2.奖励法:凡对孩子不吃的食物,经过劝导能少量进食时,应予奖励。这首先必须对孩子的需求心理有充分的了解,以便采取针对性的奖励,如有个孩子不吃鸡蛋,经过劝说并说明如果改正就带他到动物园看珍奇动物。孩子为了满足这种要求,吃了鸡蛋以后感到很高兴,味道也很好,以后逐渐就消除了偏食的坏习惯。

  3.脱敏法:即事前不让小儿知道,在他最喜欢吃的食物中掺入不吃的食物成分。如有的孩子不吃、、、姜、芹菜等,可切成碎末,拌在菜里或拌在饺子馅中,开始少量,以后再逐渐增加,当增加一定程度后,就自然而然地养成习惯了,此法对较顽固的偏食孩子,常收到良好的改正效果。但施行时需要耐心,不可急躁,一旦获得改正,尚需不断强化巩固效果,否则,如果放弃约束,其偏食行为往往容易反复。

  4.惩罚法:父母要了解孩子的需求心理,对他不吃某种食物时,可以取消他认为最有兴趣的活动,时间一长,就会达到克服偏食的习惯。

相关阅读
热门精选
孩子 皮肤